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寬恕 豈可計算

文:梁展熙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上主日的讀經,尤其福音選讀,提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修和之道。雖說傷害過後,施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修和講求愛,但修和畢竟也要訴諸行動,因此某程度上耶穌的提議有其形式性。簡言之,就是『如何』修和。不過,修和不完全等於寬恕。修和可以流於表面,形式了事;但寬恕,卻避不過內心的一關。可以講,在接續上主日福音選讀的今天福音開始時,伯多祿所問的:「主,若我的弟兄開罪我,我應寬恕他多少次呢?七次夠嗎?」,把耶穌的教導帶到一個更深入的層次:『為何』寬恕。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二十四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5: 1-32 我們看到今天的讀經中,那些自以為虔誠的法利賽人和經師們,看到耶穌的行為,都感到震驚和不安。「這個人交接罪人,又同他們吃飯。」按照法利賽人的標準,一個「好人」,不應該接觸「罪人」。因此耶穌告訴法利賽人三個比喻。第一個比喻是一個失去一隻羊的牧羊人。牧羊人一定會千里迢迢,甚至離開其他所有的羊,只為了尋找那隻迷失的羊。當他找着那隻羊時,他會開心地與他的好友分享喜悅。第二個比喻是一個失去一枚硬幣的婦女。一枚硬幣看似不起眼,但對她來說意義卻很重大。她翻箱倒櫃地仔細尋找。當她找到錢幣後,她一樣會高興地告訴所有鄰居。但最撼動人心的應該是第三個故事。沒有人會否認小兒子的行徑確實令人髮指。他把父親慷慨給他的家產揮霍殆盡,以自我為中心、放縱地虛度光陰。但是父親卻在家門口,左顧右盼地等待小兒子回家。即使任性的兒子依舊我行我素,但父親的態度卻絲毫沒有改變。看到兒子從遠方回來,父親對他充滿了憐憫,撲上前去,熱情地親吻他,並為他舉辦歡迎晚宴。這是寬恕,這是和解,對小兒子來說,這更是轉變,回到一個真正屬於他的地方。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47)天主對世界和我們說了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我們來自哪裡」和「我們會去哪兒」這些問題,可以在創世紀的首三章中找到答案。因為如此,這些章節為人而言尤關重要(參閱《天主教教理》第289點)。在創1:1-3,它說:「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天主說:『有光!』就有了光」。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地球之肺」燒近一個月 各國主教呼籲捍衛雨林

(綜合報道)「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上月底爆出大火,其實早在數月前已發生,但隨着事態越趨嚴重,除了危害雨林生態,更影響到地球的生態與氣候,引起全球關注。大火持續逾一個月,大火至今終於受控,惟各地媒體亦沒有再跟進情況。 亞馬遜雨林位於南美洲北部,面積約550萬平方公里,橫跨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八國與法屬圭亞那,其中巴西部分佔約60%。全球現存的雨林,40%在亞馬遜,因為地球提供兩成氧氣而得「地球之肺」美名。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十月──特殊傳教月,何特殊之有!

文:劉淑珍修女 澳門教區傳教節籌備委員會   教宗方濟各定2019年的10月為特殊傳教月,從以往的傳教主日,伸延至一個月之傳教月,原因是:要藉著記念教宗本篤十五世在1919年頒布「夫至大」宗座牧函,百年之後的今天,教宗方濟各重新呼籲全球各地教會,所有的基督徒以十月作為一個祈禱及反省的時間,好重燃教會的福傳熱誠。 澳門教區為回應教宗方濟各的呼籲,聯同全球地方教會,在十月這特殊傳教月內將舉行連串的活動:即將於10月6日下午舉行一次嘉年華會,並不為求熱鬧;10月19日在牌坊舉行大禮彌撒,也非為了宣示權勢。這些活動實在期盼澳門教區,這個由傳教士四百多年前所建立的地方教會,能共同一起祈禱,反思,及具體地向澳門地方宣示基督信仰——天主是一位慈愛的天主,祂在我們意識到祂的存在之前,已先愛了我們。並藉著各堂區、學校、團體籌備是次慶典時,能一起作出反省,祈禱,好能更新各各的團體,更清晰地向澳門社會各階層人士傳遞喜訊,向澳門的居民及遊客說:我們將你們所敬拜而不認識的這位神,傳告給你們。(宗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