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接見耶穌瑪利亞修會修女 「以天主的目光看待世界」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六(5日)接見耶穌瑪利亞會第37屆全體大會、約70名與會修女,並敦促他們進行分辨、評估和選擇,以回應天主今天對她們的期許,並且透過友愛和團結,喜樂地為天主的慈悲作見證。她們的會祖聖女泰弗內(Claudine Thévenet)親身體驗了法國大革命的恐怖,並於1818年在里昂創立了該修會。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基督轉變我們的心,讓我們視他人為兄弟姊妹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週三(9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對《宗徒大事錄》中有關掃祿歸化的記載進行了省思。教宗表示,掃祿先前是新生教會的迫害者,後來成了「天主揀選的器皿,向外邦人宣講福音」。掃祿在迫害基督徒時,認為自己是在「為上主的法律效勞」,心中只有「死亡的氣息」。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天恩:白白得來,白白分施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厄里叟與納阿曼的故事,是今天讀經一的主題。但禮儀由於牧民的需要而只能把這故事截段,所以大家若有時間,最好應翻開聖經,把這故事細讀一番。為了更好地了解這段敘述,讓我先說明一下在納阿曼在走到約但河浸入河水之前所發生的事:究竟何以這個外邦人會想到去求見這位以色列民的先知,尤其是何以他會贈送一大批貴重的禮物(列下5:5)。納阿曼希望厄里叟單單用說話去醫好他,但厄里叟卻要求他在約但河中浸浴。雖然文中沒有明言,但厄里叟的用意明顯就是要表明,把人治好的,並不是厄里叟他自己,而是上主,以色列的天主透過約但河水把人治好(見7節)。納阿曼這位軍官,儘管氣上心頭,卻慢慢學會了聽從。既得治癒,致謝的時間自然到了:納阿曼再次向厄里叟奉獻有如獻給皇家的禮品。然而,厄里叟卻斷言謝絕,因為出手醫治的其實並不是他自己,而是天主本尊。不過,這段落最觸動人心的結尾還有後頭:得到醫治的,不單只是他的皮膚病(癩病),還有他在軍事力量上的自大。納阿曼在康復後,謝別厄里叟之前,請求要帶一些以色列土地的泥土回到敘利亞,好能在他自己的家鄉——敘利亞——朝拜上主,以色列的天主。此外,納阿曼提前致歉在先,因為他身為國家軍官,他有些時候不得不要去朝拜敘利亞神——黎孟;厄里叟於是回答他說:「你放心去罷!」。換言之,於此,厄里叟體諒他的困難,天主會看得清他的真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如何訓練教會合唱團】(3) 指揮的角色

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在談論各種合唱團時,我們不得不提到指揮此一角色。這也是該要拿出來討論的,因為指揮有可能是每個合唱團最大的優點或最大的缺點。我認為指揮家的角色經常被誤解。人們認為指揮就像是決定音樂該如何演奏的獨裁者,且要合唱團員盲目跟隨。不,指揮是促進者,不是獨裁者。指揮家最重要的作用,並不是揮動手臂給出正確節奏,而是能夠聆聽,這是個重點。他不是要將個人的想法強加於二、三、四十名歌手身上,以得出所要演繹的結果;而是他要有能力在單一音樂場合中挑動每個人的力量。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 第四十章:馬丁路德(III)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這是基督徒世界最大的改革。事實上,路德的改革是全世界宗教史上最重要的時刻,但是很痛苦和四分五裂。沒了它,世界與現在是不一樣的,有了它,世界與從前又是不一樣。但並不是一切都是美好的,並非一切都一如所願。烏托邦與現實是有衝突的,不論是男女、組織、法律、國家、權力、經濟、小數族群等都是有點格格不入的。改革這枚美麗的金幣亦有不那麼光彩的另一面的。在十六世紀改革的年代,亦不是一切都是純改革的,不過,潘多麼拉的盒子已經被打開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7:11-19 「除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別人回來歸光榮於天主嗎?」 今天,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遇見了十位痲瘋病患。耶路撒冷不僅是一個地名,也代表着耶穌的目的地。痲瘋病患者不准與其他人接近,因為他們的病具有傳染性。知名的達米盎神父,被派到夏威夷的痲瘋病村莊服務,成為痲瘋病人的使徒,最終卻不幸染上了疾病。由於這樣的病情,他們常常遭受他人的譴責,因而遊走在社會的邊緣。回到福音本身,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什麼他們要遠遠地站着呼喊耶穌。他們高聲說:「師傅,耶穌,請可憐我們吧!」耶穌只是告訴他們,去叫司祭檢驗你們吧,因為耶穌在路途中已經將他們的病都治好了。這些病患來到司祭的面前,希望司祭們能夠宣布他們已經潔淨了,使他們能夠再次回到社會中,融入正常的生活。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51) 創造論和進化論是否互相矛盾?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聖經告訴我們天主如何在六天內創造了有形的世界。《天主教教理簡編》第62點(參閱《天主教教理》第337-344點)解釋說:「聖經以『六天』創造的記載,教導我們認識造化工程的價值,其光榮天主及服務世人的目的。一切都靠造物主天主存在,由祂獲得自己的美善和優點、各自的規律和在宇宙中的地位」。 這是否意味着並不存在進化論?不一定。成為教宗以前,拉辛格樞機在其書《在起初——天主教對創造和墮落的故事的了解》(In the Beginning: A Cathol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of Creation and the Fall)中寫道:「我們不能說:【只有】創造或【只有】進化,就如兩個東西指向兩個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