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主日(4日)傍晚入院接受外科手術,手術後需要靜養休息,週三的公開接見活動亦因而暫停一次。不少信友得悉教宗就醫的消息後,紛紛透過社交媒體表達關切,期望聖父能早日康復。
國際 World
恢復聖地朝聖活動
(梵蒂岡新聞網)在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的衝突開始整整兩個月後,一個由信徒、司鐸和記者組成的朝聖團,在羅馬天主聖愛之母朝聖地本堂費羅奇(Enrico Feroci)樞機的帶領下,於週一至週五(5日至9日)在耶路撒冷,耶穌的地方朝聖。
訪問單親爸爸恩里克.彼得里洛 為胎兒捨棄生命的母親:「做事想着永生,才有意義」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意大利平信徒基婭拉.科爾貝拉(Chiara Corbella)懷孕時確診患癌,她和丈夫恩里克.彼得里洛(Enrico Petrillo)為了不影響胎兒,決定延遲治療。基婭拉最終在28歲離世。此前,她兩次懷孕,胎兒都是天生畸形,夫婦兩人仍然決定誕下胎兒。兒女出生後一小時內離世。這位平信徒母親列聖品的程序,在2017年6月13日她逝世五週年展開。她的丈夫恩里克接受訪問,分享妻子的訊息,以及他們充滿痛苦和考驗,同時充滿愛的生命故事。
教宗方濟各:本篤十六世是為教會祈禱的默觀者
(梵蒂岡新聞網訊)6月29日、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瞻禮是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晉鐸紀念日,今年更是他的晉鐸七十週年。教宗方濟各在誦念《三鐘經》後,表達了他對「亦父亦兄」的本篤十六世的感激、關懷和愛戴。
新聞簡訊
在納匝肋舉行首屆為中東和平祈禱日 (梵蒂岡新聞網)首個「為中東和平祈禱日」於上主日(27日)在納匝肋天使報喜大殿舉行,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皮扎巴拉主持了彌撒聖祭。宗主教在致歡迎辭時說,「今天,不僅是聖地的所有教會,就連世界各地的教會和聖父教宗都與我們一起祈禱,懇求聖家的轉禱,並為中東和我們東方教會的所有家庭祈求和平」。
聖伯多祿和聖保祿慶節 教宗接見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
(梵蒂岡新聞網訊)為慶祝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節,「在羅馬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之間每年互派代表團是一個我們分享共融的記號,雖未達致完全的共融,但卻是真實的。」這是教宗6月28日在梵蒂岡接見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時講的一番話。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若我們跟隨天主,生命中就絕無偶然的事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週三(30日)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信友們在場參加。在以聖保祿《迦拉達書》為主題的新一輪要理講授中,教宗論述了這位使徒的聖召,他從「迫害基督徒的人」成為福音的宣講者。教宗說,天主編織我們的歷史,如果我們懷着信賴接納「祂的救恩計劃」,祂的恩寵就能「轉變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看到新道路」。
在佛羅倫薩發現若翰洗者的古老聖髑
(梵蒂岡新聞網)意大利佛羅倫斯的主教座堂上週四(24日)聖若翰洗者誕辰日,慶祝主保聖人瞻禮的日子,首次展出新近通過鑒別確認為聖若翰洗者的珍貴遺髑。展出的聖髑是聖若翰洗者的一塊頸骨,它最初收藏在一個專門的聖髑盒内,在1557年的洪水中遺失、損壞或融化。之後,這塊頸骨與其他聖人的11塊骨片被收入14-15世紀的苦行者聖西默盎的聖髑盒内。
教宗:效法伯多祿和保祿,做自由和謙卑的人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二(29日)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彌撒,慶祝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瞻禮。在遵守衛生安全的規範下,眾多信友、主教和樞機參禮,由加采東都主教厄瑪奴耳率領的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也在場,每年這個代表團都在這個機會上前來羅馬參加慶祝大典。
青年以「蜘蛛俠」身份探訪病童傳播希望
(綜合報道)在週三(23日)如常的公開接見活動中,來了一個特別「吸睛」的面孔——蜘蛛俠!這位蜘蛛俠有如電影中角色般,肩負起超級英雄的責任,不過這蜘蛛俠並非救出人民,而是主要到醫院探訪患病的兒童,讓他們臉上重拾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