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月3日)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反思了「靈性搏鬥」的課題,也是以惡習與德行為主題的新一輪系列要理講授的第二個課題:「基督徒的生活也滿是挑戰和考驗,但仰賴「天主父的無限仁慈」,戰勝誘惑並走向成聖是可能的。」教宗表示,這攸關每一個基督徒,因為基督徒的靈性生活絕非風平浪靜、一帆風順且沒有挑戰,基督徒「卻要不斷去搏鬥」。
國際 World
聖地守護人巴頓神父:白冷城的光在歷史的黑暗中閃耀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地守護人巴頓神父在聖誕節前公布一段視頻訊息,再次強調了聖誕節的意義,指出即使在衝突中,在最艱困的情勢中,在戰爭和仇恨的黑暗中,基督始終與我們同在。
甘斯魏總主教:本篤十六世與天主密切結合的一生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本篤十六世教宗去世一週年的機會上,甘斯魏總主教(Georg Gänswein)於上主日(12月31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紀念彌撒。在這位已故教宗牧職期間和引退後的生活中,甘斯魏總主教一直擔任他的私人秘書。
梵蒂岡紀念與韓國建交六十周年
(天亞社訊)在梵蒂岡紀念與南韓建交六十周年的同時,教宗方濟各致函向韓國天主教徒和主教們致以問候。
教宗接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
教宗接見普世博愛運動成員「在瀰漫衝突的世界中做和平的工匠」 (梵蒂岡新聞網)在普世博愛運動慶祝創建80週年之際,教宗方濟各於上週四(7日)接見了該運動的會長卡蘭(Margaret Karram)女士、協同會長岑浩思(Jesús Morán),以及「瑪利亞工程」的其他成員,勉勵他們成為和平的「見證人及建設者」。教宗也邀請他們警惕常設下埋伏的靈性世俗化,言行不一則是最惡劣的反見證。
教宗公開接見:福音要求基督徒敞開心扉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的要理講授結束了對「使徒熱忱」的系列反思。他談到耶穌使一個聾啞人恢復語言和聽力的奇跡時說,基督對那個人說的『開了吧』,也是對每一個信徒重復說的:「我們每個人都要捫心自問:我想成為祂的見證人,還是只滿足於做祂的門徒?」
教宗在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為和平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上週五(12月8日)是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教宗方濟各前往羅馬市中心的聖母大殿,向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獻上三朵金玫瑰,然後又前往位於市區的西班牙廣場,在始胎無染原罪聖母態像前舉行了傳統的敬禮儀式。
在哪裡存放亡者的骨灰?教義部的兩個答覆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教義部對意大利博洛尼亞總主教祖皮(Matteo Zuppi)樞機關於已亡信友實施火化的問題作出答覆。祖皮樞機提出兩個問題:是否能將骨灰存放在類似於骨灰盒的公共場所,以及是否可以將一小部分骨灰保存在對亡者有重要意義的一個場所。
教宗:梵蒂岡聖誕馬槽讓我們想起聖地悲慘處境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六(9日)接見了今年聖伯多祿廣場聖誕樹和聖誕馬槽的捐贈者代表團。他們分別來自意大利北部馬克拉市(Municipality of Macra)和意大利中部列蒂教區(Diocese of Rieti)。當天下午,他們也出席了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聖誕樹點燈和聖誕馬槽揭幕儀式。今年的聖誕馬槽旨在紀念800年前、即1223年亞西西聖方濟各從聖地回來後首次在格雷齊奧重現耶穌誕生場景的事蹟。
教宗致函國際發展法律組織
教宗致函國際發展法律組織正義和法治增進世界和平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與所有奮力加強法治、人權和社會正義的人站在一起,願他們的奮鬥能展現出希望的新道路,讓世界各國邁向更團結、正義又祥和的未來」。適逢國際發展法律組織(IDLO)正在羅馬舉辦大會慶祝成立40週年,教宗方濟各在寫給該組織的信函中強調了這個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