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baird O’Cearbhaill 譯:何紹玲 就憑一個夢想,自1999年便有220萬患病兒童因此得救。 一次,有人親眼目睹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有名小孩,只因為她的父母負擔不起兩塊錢的醫藥費,她便在街頭病死了。目擊者對柬埔寨無數患病及瀕臨絕望的兒童,動了側隱之心,決定創辦一所兒童醫院,這便是吳哥兒童醫院(Angkor Hospital for Children)了。這位創辦人原來是位日本攝影師,我們更見到他的作品屢獲殊榮,大家可以從醫院的網站,便看到關於他和他們的故事。
國際 World
烏克蘭修女在戰亂下堅持留守服務難民
(天亞社訊)在面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戰況下,當地的修女們仍以堅定的信仰繼續她們服務的承諾。 來自烏克蘭的兩名聖巴西略修女會修女上週三至四(2月23至24日)透過電話和應用程式 Viber 於烏克蘭接受了CatholicPhilly.com網站的訪問。
【圖片故事】戰地彌撒
烏克蘭一名神父,在基輔一個地下防空洞,與信徒一起慶行彌撒聖祭。上主日(2月27日),烏克蘭天主教希臘禮大總主教舍夫丘克(Sviatoslav Shevchuk)向該國的司鐸發送一條視像訊息,鼓勵「神長到防空洞、地牢,為信友舉行禮儀。」他在視像訊息中亦感謝各方支援烏克蘭,特別是為國捨身的前綫士兵。
教宗公開接見:需要放慢生活節奏,以便找出交談的時間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對人的長壽作了省思,這是他第二次以老年為主題的要理講授。在活動開始時誦讀的《創世紀》中,敘述了亞當及其後裔的長壽,教宗以此談到父親、兒子和祖先之間的對比,指出這一切的核心乃是「按天主的肖像受造」的人類生命與人終將一死的脆弱性之間的張力,這是需要時間去發現的一種關係。
英國議員促請聯合國保護納卡宗教遺跡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2020年在納戈爾諾—卡拉巴克(Nagorno-Karabakh)地區(簡稱納卡地區)發生武裝衝突,並爆發戰爭。阿塞拜疆接連毀壞亞美尼亞具歷史價值的宗教遺跡。英國上議院議員考克斯(Caroline Cox)2月15日去信聯合國教科文組職總幹事阿祖萊(Audrey Azoulay),促請組職確保納卡地區的基督教歷史遺跡得到保護。
教宗方濟各:願武器噤聲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月27日)在主持三鐘經活動後發出呼聲,反對飛彈隆隆作響。教宗這席話不僅是對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更是對着眾人的良心而說。教宗說:「這幾天,我們對某個悲慘處境深感不安,即:戰爭。我們已經再三懇求不要走上這條路。而今,我們仍不停呼籲,更熱切地祈求天主。」
在種族滅絕的一對盧旺達夫婦有可能獲冊真福
(綜合報道)來自非洲盧旺達的Cyprien 與 Daphrose Rugamba,結婚雖有20年,但婚姻關係曾一度出現危機;然而,他們二人已獲接納列品申請,有望在不久將來獲冊真福品。
西班牙河流內發現加爾默羅聖母聖像
文:Miriam Esteban Benito翻譯及整合:梁皓衍 西班牙潛水員本月初在一個外岸,意外地發現一尊白色的「海洋之后」聖母像。 本月4日,西班牙海軍費羅爾潛水隊(Ferrol Diving Unit)的潛水員於西北海岸馬林灣(Ria of Marín)訓練時,在一片海藻及香草中,隱約看到這尊美麗的聖母像。其中一位潛水員貝華利斯(Pablo Perales)接受《Aleteia》訪問,分享這個發現的整個過程。
教宗籲教友聖灰星期三為烏克蘭祈禱和守齋
(鹽與光訊/本報綜合)教宗方濟各週三(23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呼籲教友在下週三(3月2日,聖灰禮儀日)當天,特別為烏克蘭的和平奉獻祈禱和守齋。
教宗公開接見:老年要求尊嚴,不僅有護理,也應有生存計劃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3日)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以「老年的意義和價值」為主題,開始新一輪的要理講授。教宗指出,年長者對社會是一種祝福,青年應與他們交談,免得落入迷惘的境地,而老年的生命也有其富饒之處,因此斷不可陷於沮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