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主場訊/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譯)自俄烏戰事開始以來,莫斯科正教宗主教基里爾(Patriarch Kirill)曾以個人社交平台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辯護,以此保護俄羅斯免受西方價值觀的影響。
國際 World
教宗公開接見:小國應當推廣尊重與自由的邏輯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6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回顧了他在馬耳他的牧靈訪問。教宗再次引用聖史路加在《宗徒大事錄》裡的記述,指出保祿遭遇船難後,在馬耳他島受到「非常友善」的款待(參閱宗28:2)。教宗此行正是選擇了這句話作為格言,因為這番話「不僅為移民現象指示當走的道路」,更是普遍有助於「世界變得更友愛、更宜居」,從而拯救同在一艘船上的我們大家免於「船難」。
教宗訪問黎巴嫩列入考慮之中
(梵蒂岡新聞網)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週二(5日)在回答記者們的提問時,對教宗方濟各訪問黎巴嫩的可能性表示,「這是正在考慮的一個設想」。教宗即將訪問這個香柏之國的消息是黎巴嫩總統奧恩在推特上發表的。奧恩總統在不久前的3月22日曾來梵蒂岡拜見教宗方濟各。
教宗與波蘭總統杜達會晤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五(1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接見了波蘭總統杜達。隨後,波蘭總統會見了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也陪同在場。
教宗2022年4月祈禱意向:為醫護工作者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四月份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在這個月裡,特別為醫護工作者祈禱。 教宗在視頻中指出,「疫情讓我們看到了醫護人員、志工、衛生工作者、司鐸、男女修道人的奉獻和慷慨。但這場疫情也同時表明,並非每個人都能被納入良好的公共醫療衛生系統。」
聖保祿在馬耳他經過的痕跡
(梵蒂岡新聞網訊)「我們得救以後,那時才知道這島名叫默里達」:聖史路加在《宗徒大事錄》第28章如此描述。保祿在搭船前往羅馬途中遭遇船難。外邦人的宗徒於公元60年在今天稱為聖保祿海灣的地方登陸。在塞爾穆內特島,亦即「沉船之島」,豎立了一座聖保祿雕像,並建立了一個可以舉行彌撒的祭台。
教宗訪問馬耳他:接納他人是在教會內活出福音的石蕊試紙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六(2日)傍晚在馬耳他戈佐島塔皮努全國聖母朝聖地的祈禱聚會中,敦促在場眾人要回歸信仰的本質,這在於與耶穌的關係和喜樂地宣講福音,並強調教會的喜樂在於福傳。
教宗在馬耳他主持彌撒:跟隨耶穌,開始嶄新的生活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 (3日)在馬耳他進行國際牧靈訪問的第二天,在弗洛里亞納(Floriana)主持彌撒聖祭,並在講道中強調要「跟隨耶穌,新的和不同的生活總是可能的。」大約有兩萬名信友和各基督信仰教會團體,以及其它宗教的代表參與了該彌撒聖祭。
李主教預報救主降生瞻禮帶領信友奉獻烏俄兩國予聖母無玷聖心
與教宗方濟各聯繫在一起李主教預報救主降生瞻禮帶領信友奉獻烏俄兩國予聖母無玷聖心 (綜合報道)普世教會上週五(3月25日)慶祝「預報救主降生」瞻禮,教宗方濟各當日羅馬時間下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懺悔及奉獻禮儀,將烏俄兩國及全人類奉獻於聖母無玷聖心。澳門教區為響應教宗這個呼籲,在當天晚上七時正,假主教座堂主持「預報救主降生」大禮彌撒,並於彌撒後誦念「奉獻禱文」。
教宗公開接見:老年可以是一個具有靈性活力的時期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30日)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從西默盎和亞納這兩位充滿靈性活力的長者身上,我們學到期待的忠實使感覺變得完善,但啟發他們的則是聖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