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網訊)寧波老外灘江北天主堂上主日(20日)迎來了150週年建堂慶祝活動,寧波教區金仰科主教主持感恩祭,並介紹了天主教在寧波的歷史,期間緬懷歷代主教、神父和修女以寧波為起點所做的貢獻與犧牲,又鼓勵眾信友勇敢肩負使命,共建美好未來。
國際 World
教宗:隱修會士的祈禱是教會的支柱
(梵蒂岡新聞網訊)11月21日(週一)是獻聖母於聖殿瞻禮日,也是女性隱修生活祈禱日。教宗方濟各發表推文,稱讚女性隱修會士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生活道路的燈塔,也邀請信友在這一天特別為女性隱修會士祈禱。
印度果阿公布聖方濟各沙勿略聖髑展期
(天亞社訊)印度果阿總教區宣布,果阿主保聖人聖方濟各沙勿略的聖髑展將於2024年11月21日至2025年1月5日舉行。這個十年一度的展覽每次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數百萬不同信仰的人到來朝聖。
教宗主持世界窮人日彌撒
教宗主持世界窮人日彌撒:勿漠視弱小者的哀嚎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3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為第六屆世界窮人日主持彌撒。教宗表明,值此世界窮人日,耶穌的話語振聾發聵,要求我們不再對最弱小者的痛苦哀嚎充耳不聞。
教宗祝福「庇護」銅像助無家者建設家園
(天亞社訊)在加拿大雕塑家弟茂德.施馬爾茨(Timothy Schmalz)的新雕塑中,一隻飛翔中的鴿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人蓋上毯子。 施馬爾茨與約60名聖雲先修會和平信徒團體代表於11月9日一起見證教宗方濟各祝福了這座名為「庇護」的銅像。
教宗公開接見:心靈陷入黑暗時要尋求耶穌,祂總會答覆
週三公開接見教宗:心靈陷入黑暗時要尋求耶穌,祂總會答覆 (梵蒂岡新聞網訊)神枯是教宗方濟各以分辨為主題的第八次要理講授的主軸。教宗週三(16日)在公開接見中闡明,神枯意味着「心靈陷入完全的黑暗悲傷」;它可以是成長的機會,因為我們「如果缺少健康的不滿、悲傷」,如果缺乏「健康的獨處能力」,恐怕會「始終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無法深入其核心。
聖史馬爾谷大殿的出土物將向公眾開放
(梵蒂岡新聞網訊)位於羅馬市中心威尼斯廣場上的聖史馬爾谷大殿,不久後可以讓公眾欣賞到聖史馬爾谷留下的遺跡。這座聖殿如今仍有額我略四世在公元第九世紀時的樣貌,儘管公元500-600年,以及之前的設計在保祿二世時期作了翻修,那是因為聖殿已破舊不堪。這位教宗打算重建聖殿,用馬賽克進行裝飾並有豐富的陪襯。這次重建卻使昔日的痕跡蕩然無存。
土耳其清真寺以基督徒殉道者的名字命名
(梵蒂岡新聞網訊)哈比比.內賈爾是這位受恭敬者的名字,他於迫害聚集在巴爾納伯和保祿宗徒周圍的基督徒團體的年代,在現今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遭殺害。當時是在公元後一世紀,離公元638年在他殉道的地方建立清真寺還有一段時間。這個伊斯蘭敬禮場所的第一個特別處是以這位基督徒殉道者的名字命名,這名字大概的意思是「親愛的木匠」。
宗教領袖和民間團體對氣候會議有一列的期望
(天亞社訊)隨着最近一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的召開,一些宗教和民間組織列出了一列的願望清單,希望會議能就這些目標取得成果。
教宗在巴林與青年相聚:我們需要你們!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巴林鼓勵青年「絕不要失去那份夢想遠大、活出圓滿生命的勇氣」。這個以歌聲和舞蹈點綴的聚會上週六(5日)下午在巴林阿瓦利聖心學校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