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灰禮儀日公開接見教宗:若一切感到厭煩且無意義,需要「在信德中忍耐」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2月14日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有關「惡習與德行」的系列要理講授。當天是四旬期的首天,教宗以「懶惰」為反思主題,並誦讀一段福音:「耶穌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着了,便對伯多祿說:『你們竟不能同我醒寤一個時辰嗎?醒寤祈禱罷!免陷於誘惑;心神固然切願,但肉體卻軟弱。』」(瑪26:40-41)
國際 World
在孩子身上認出基督
文:李愛德神父耶穌聖心司鐸會 在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去探望我修會的鐸兄鐸弟——John Karl Cabaluna神父和Rechie Guier神父;他們都是菲律賓棉蘭老島北部(Northern Mindanao)卡加延德奧羅(Cagayan de Oro City)聖母無染原罪堂的司鐸。
聖事的經文和元素不可更改,否則無效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教義部上週六(3日)公布了一份文件《行動與言語》(Gestis verbisque),重申在施予聖事時不可隨意修改禮儀中所規定的經文和元素。如果隨意發揮,那麼聖事本身就無效,也就是從未舉行過這件聖事。這份文件在教義部最近的全體大會上進行了討論並通過,也得到了教宗方濟各的批准。
第五十八屆社會傳播日文告
第五十八屆社會傳播日文告教宗:人不應被算法吞噬,傳播應充滿人性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三(1月24日)在傳播主保聖方濟各.沙雷氏(St Francis de Sales)的瞻禮日上,發布第五十八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主題為「人工智能與心靈智慧:促進一種充滿人性的傳播」,再次反思人工智能和新技術的機會與風險。教宗指出,這些技術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信息傳播,一些公民共存基礎的系統也受到演變,他對此表示讚賞的同時,也感到擔憂,形容這涉及到每個人的變革。
全球奉獻生活者代表舉行會議
全球奉獻生活者代表舉行會議與普世教會一起踏上同道偕行的旅程 (梵蒂岡新聞網訊)為準備2025年禧年慶典,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度不同形式奉獻生活的300多名代表將於2月1日至4日在羅馬舉行會議。他們齊聚一堂分享生活與使命的經驗,並希望返回各自國家後,在人們之間繼續成為修和的標誌。
國際天主教大學聯盟百週年紀念 聖若瑟大學校監及校長前往羅馬
國際天主教大學聯盟百週年紀念聖若瑟大學校監及校長前往羅馬教宗:繼續滋養智慧和人性 photo: Vatican Media (本報訊)國際天主教大學聯盟(IFCU)慶祝成立一百週年,來自全球各地多間天主教大學代表齊集羅馬,進行為期兩天的會議,主題為「大學與教會」。會議期間舉行多場圓場會議,代表團又於上週五(19日)獲教宗方濟各接見。澳門教區首牧暨澳門聖若瑟大學(下稱聖大)校監李斌生主教,以及聖大校長暨國際天主教大學聯盟副主席麥侍文教授亦有前往羅馬出席慶典。
教宗主持天主聖言主日彌撒
教宗主持天主聖言主日彌撒「隨身攜着福音書,讓天主聖言更新我們的生命」 (梵蒂岡新聞網訊)今年是教宗方濟各設立聖言主日的第五個年頭,主題為「你們要固守我的話」(若8:31)。教宗1月21日聖言主日當天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彌撒,鼓勵教友隨身攜帶福音書,將天主聖言放在個人和團體生活的中心。彌撒中,教宗親自主持讀經職務和要理教員職務的授予禮, 2位女性平性徒領受了讀經員職務,九位男女平信徒則接受了傳教員的職務。教宗也授予他們每人一本《聖經》和一枚十字架。
印尼教區等待十五年後獲批興建教堂
(天亞社訊)印尼一天主教教區在時隔15年後獲得批准建造教堂。其教堂的建築許可證當年因遭當地穆斯林的抵製而被扣留。 印尼主教團主席、萬隆教區聖十字架會士本雅明(Antonius Subianto Bunjamin)主教週一(22日)在西萬隆攝政區帕達拉朗區主持了聖本篤堂的奠基儀式。當地天主教徒和政府官員均參加了這項活動。
善牧會修女助尼泊爾女孩重獲新生活
(天亞社訊)這是一個溫暖的12月下午,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北212公里處的高速公路小鎮赫姆賈,一群小女孩正在天主教修女開辦的庇護之家的前院裡沐浴在冬日的陽光下。
教宗:聖經研究應以牧民服務為目標
(天亞社訊)教宗方濟各表示,對天主教徒來說,在耶穌經歷生、死和復活的土地上研究聖經和考古,應該不只是一種學術活動;它應在牧民的層面上幫助人們了解和活出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