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在剛過去的星期一(13日)慶祝教宗方濟各當選伯多祿繼承人4週年。聖座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於前一天(12日)接受梵蒂岡電台專訪,談及這位教宗的幾個特點和聖座各部會在他領導下的改革工作。
國際 World
新聞簡訊
越南曉明之星聖母修院慶祝重開25周年 (天亞社訊)越南中部曉明之星聖母大修院慶祝重開25年,芽莊教區武德明主教2月22日主持慶祝修院成立25周年的感恩祭,約近千人參加。 曉明之星聖母大修院位於慶和省首府芽莊市,於25年前成立。儘管修院當時受到共產政權的壓制,但仍滿足國內天主教會的需要。修院院長吳定進神父指,在過去25年來,修院為全國9個教區培育近500名司鐸,他又表示,共產政權在1975年統一全國後,這批神父解決了各個教區對神職人員的需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神父指,政府1979年將芽莊教區從前的曉明之星修院及60間教會設施充公,1976至1990年間便再沒有祝聖司鐸,其他神父亦禁止從事牧靈工作。 20世紀80年代,政府頒布「開放政策」及容許6間大修院重開後,芽莊教區已故的阮文和主教決定,在1991年重開曉明之星修院。 吳神父表示,政府只准修院每兩年取錄30名學生。他還指出,作為地下教會期間,修院仍有為那些沒有接受正統訓練、來自全國9個教區的老修士,開辦神學導修課。
耶路撒冷拉丁禮宗座署理發表牧函
(梵蒂岡電台訊)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區宗座署理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總主教,在四旬期開始之際發表牧函,分享自擔任宗座署理7個多月以來的工作,以及宗主教區當前的難題。
【教宗論聖樂】適當的音樂培育能治癒平庸、膚淺與凡俗
文:文祖賢神父 譯:姚子汶 教宗方濟各上週六(4日)在梵蒂岡接見出席國際聖樂會議的人士時表示,「聖樂的使命是讓我們感悟天主的美善,因此絕不能陷於平庸與膚淺。」國際聖樂會議是由聖座文化委員會和聖座教育部於本月2-4日召開,討論「音樂與教會:《論聖禮中的音樂》訓令(Musicam Sacram)頒布50年來的禮儀與文化」。
教宗三鐘經: 勤讀《聖經》如滑手機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首主日如常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並勉勵眾人多讀《聖經》如滑手機,「勤於閱讀《聖經》,就像我們看手機那樣,這將有助於我們與惡搏鬥,不遠離天主與善的道路。」
中非內戰結束 加爾默羅修會保護基督徒和穆斯林
(梵蒂岡電台訊)中非首都班吉國際機場附近的姆波科(M’poko)難民營關閉數週後,在班吉附近的加爾默羅山聖母隱修院避難三年之久的難民也離開了他們的營地,標示著中非內戰的緊張局勢已經結束。2012年末至2013年初,塞雷卡武裝分子和反巴拉卡組織之間曾爆發了血腥衝突。2015年11月教宗方濟各曾牧靈訪問中非首都班吉。
伊拉克尼尼微平原基督徒的希望與悲劇
(梵蒂岡電台訊)伊拉克軍隊繼續向摩蘇爾西部,伊斯蘭國掌控下的地區推進。從這個城市逃離的人約有30萬,目前至少有7.2萬人返回了自己的家園,伊拉克安全部隊收復的地區。在伊拉克的衝突中受到最大打擊的是基督徒團體。約有1百萬難民逃離尼尼微地區,50萬人則選擇留在那裡。
聖本篤大教堂地震受毀 修院院長訪台籌款 道教徒捐兩萬歐元
(綜合報道)意大利中部諾西亞(Norcia)去年10月底發生6.6級強烈地震,令當地中世紀古蹟、聖本篤出生的聖本篤大教堂遭到嚴重損毀。負責打理聖堂的本篤會修院(San Benedetto)院長上周六(4日)遠赴台灣義賣啤酒,獲不少人支持,更有一位名道教徒慷慨捐出兩萬歐元。
北韓教區慶祝成立90周年
(天亞社訊)北韓平壤教區於3月慶祝成立90周年。上世紀初,該教區成為當地福傳工作的基石。
中梵協議是否近在眉睫?未來將會怎樣?
文:安德列.卡格利亞多奇(Andrea Gagliarducci) 譯:何紹玲 當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表示「在主教任命這問題上,中梵可能提出修正建議」,頓時給大家帶來了新的希望。 他在2月11日香港的英文公教報(The Sunday Examiner)撰文作出這表白,也為他在2016年8月之文章作跟進,他最新的文章給人某程度的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