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科普特禮正教會(Coptic Catholic Church)上週日聖枝主日遭受兩宗恐怖襲擊,令幾十人無辜喪命。除當日的襲擊外,科普特禮教會不時受到襲擊,例如去年12月及本年1月初,均先後遭到不同程度的襲擊,導致多人死傷,令外界更關注這個擁有長遠歷史的基督宗教。 科普特教會是全球最古老的基督徒團體之一,更是中東地區來說最古老、人數最多的基督宗教族群,不過現在只佔埃及總人口10%。科普特基督徒可追溯到他們的教會來自聖馬爾谷宗徒於42年的一趟傳教旅程。而「科普特」這個詞則源於古埃及,描述一個來自埃及的人。
國際 World
埃及科特普兩教堂遇襲多人死傷 事件無礙教宗月底訪問行程
(綜合報道)埃及坦塔市和亞歷山大市的科普特禮正教堂(Coptic Catholic Church)上週日(9日)舉行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彌撒期間,發生爆炸事件,一共造成至少46死、過百人傷。埃及官方發布聲明,確認爆炸為恐怖襲擊;政府內閣週一(10日)一致通過全國進入緊急狀態3個月。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對兩宗爆炸承認責任。 第一宗發生爆炸的聖喬治教堂位於首都開羅以北、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的坦塔市(Tanta),是當地少數民族信奉的科普特教會,亦是埃及和中東地區最大的基督宗教教會。爆炸發生時,約1000名信徒正參與聖枝主日彌撒,至少27人死亡、78人受傷。
主持聖枝主日彌撒 教宗:讓我們在受苦者身上認出耶穌
教宗方濟各上週日(9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隆重彌撒時表示,耶穌臨在於今天像祂一樣受苦的弟兄姐妹身上。 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參加了彌撒,其中包括在羅馬參加第32屆世青節的青年們。彌撒前,教宗降福棕櫚枝和橄欖枝,帶領信眾舉行聖枝遊行。
教宗邀信友每天培養靜默以尋找天主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週四(6日)在平日彌撒講道中,邀請信眾多培養靜默的習慣,在沒有分心的情況下,專注在生命中遇到的好事與壞事,並多默想永恆不變的天主。
敘國發生化武襲擊導致百人亡 教宗強烈譴責襲擊行為
文:姚子汶 敍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Idlib)一個小鎮在週二(4日)遭到化武攻擊,醫療救援組織稱造成至少100人喪生,包括11名年齡8歲以下的兒童。教宗方濟各週三(5日)出席活動時表示震驚,稱事件是無辜平民「不能接受的大屠殺」。
教宗籲多注視苦像 強調十字架不只是歸屬的象徵
(鹽與光訊)聖枝主日代表著聖周的開始,亦應該多默觀十字架的意思。教宗方濟各在週二(4日)的平日彌撒講道中,提到十字架並不只是歸屬的象徵:「我們配戴十字架時,切莫單純視之為一種特色,更要注視十字苦架上的耶穌,明認祂是為救我們而成了罪的這位天主。」
教宗方濟各特准教區主教授權為聖庇護十世團體信友主持婚禮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天主的教會委員會4月4日公布了關於聖庇護十世團體信友婚姻聖事的新規定,藉此致函相關主教團主教們,表明在與聖庇護十世團體成員共融道路上的新意。這封信函由聖座教義部部長兼天主的教會委員會主席繆勒(Gerhard L. Müller)樞機和委員會秘書長圭多·波佐(Guido Pozzo)總主教署名。
新聞簡訊
教宗發布4月祈禱意向:為青年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最新的祈禱意向,在4月中特別為全球的青年祈禱。教宗在視頻訊息中指,「我知道你們年輕人不想往虛幻的自由中生活,總是被一時的風尚所羈絆。我曉得你們志向高遠。」 教宗又指,青年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因此邀請青年一起努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同時又勉勵眾人特別為青年祈禱,願青年能慷慨答覆天主的召叫,認真考慮以司鐸身份或奉獻生活來奉獻自己:「願他們慷慨回應各自的聖召,積極投入世界的大業。」 「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是一個全球性祈禱網絡,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教宗自去年一月起為每個月的教宗祈禱意向發表視頻訊息,並委託負責製作這些視頻訊息,來加以推廣,以提升急需祈禱的意識。
教宗:若我們遠離天主的愛,祂會為我們哭泣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在上周五(3月30日)的平時彌撒中,勉勵信眾不要跟隨虛幻和虛假的偶像,同時亦要撫心自問是否遠離上主,而去追逐偶像和世俗。
俄羅斯東正教會支持徹底取締代孕
(亞洲新聞網訊)俄羅斯下議院(杜馬)計劃討論代孕法規。全俄羅斯和東正教會莫斯科宗主教公署指,此類方式冒犯了人性尊嚴,並基於其完全自願和商業行為而應予以剷除。而代孕出生的孩子只能在父母做出一段時間的悔改後才能領洗,同時建議不育夫婦收養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