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2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誦念三鐘經活動,向在場七萬名前來羅馬朝聖、最後齊聚在廣場前的意大利青年發表了講話。教宗勉勵他們做行善的主角,不要認為自己不作惡就可心安理得了,因為若每個人原可行善卻未行之,那他就有過錯了。 教宗指出,我們在聖洗聖事中作出兩項承諾,即棄絕惡而歸向善。這就是說,成為一個好基督徒不僅不可做惡,也應行善,正如聖保祿宗徒告誡厄弗所基督徒的那句話:「你們要彼此相待,要良善,要仁慈,互相寬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內寬恕了你們一樣(弗4:32)。」
國際 World
秘魯耶穌會神父卡洛斯.里瓦維茨遇害
(梵蒂岡新聞網)西班牙耶穌會士卡洛斯.里瓦維茨.蒙特斯(Carlos Riudavets Montes)神父在秘魯遇害,令人震驚。耶穌會秘魯省會就事件發表聲明,表示感到困惑和悲痛。 里瓦維茨神父今年73歲,在該地區服務了38年。事發秘魯時間上週五(10日)上午,里瓦維茨神父的屍體在巴瓜省巴倫廷薩萊吉公學(Colegio Valentín Salegui)的住所內被發現,屍體上留下了被毆打的痕跡。
巴西和阿根廷主教團對墮胎合法表達反對立場
(梵蒂岡新聞網)巴西和阿根廷的主教們採取行動,反對一些機構對贊成墮胎進行的宣傳。巴西聯邦最高法院週一(6日)舉行了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公開聽證會,討論關於將12個星期內中斷妊娠合法化提案。阿根廷參議院則於週三(8日)針對允許在14個星期內實施墮胎提案進行表決,而眾議院已於6月14日通過了這項提案,當時只有四票棄權。在兩國進行表決之際,教會舉行多項促護生命的活動。
印尼龍目島強烈地震 數百人死傷、七萬人無家可歸
(綜合報道)印尼龍目島(Lombok)上週日(5日)再次發生6.9級淺層地震,是一週內第二次的地震,造成至少105人死亡、236人重傷、數萬棟住戶大樓及清真寺受損,當局估計有七萬人無家可歸。教宗方濟各在地震發生後致電表示慰問。
批准修改《天主教教理》有關死刑條文文本 教宗方濟各:死刑是不能接受的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的一道詔書,批准《天主教教理》第2267號有關死刑的新文本,指出「對國家刑罰意識的新理解」,且「死刑是不能接受的」。 這項決定是由聖座教義部在8月1日(聖亞豐索主教紀念日)一封「致所有主教」的信件中宣布,並由部長拉達里亞(Luis F. Ladaria)樞機所簽署。
波蘭神父為司鐸聖召舉行「朝聖接力」
(綜合報道)與全球各地的教區一樣,聖召永遠不嫌多!波蘭琴斯托霍瓦(Częstochowa)總教區現時雖有900名神父、近100名修士,但仍不停為聖召祈禱,期望有更多年輕男士能回應司鐸聖召。今個夏天,總教區的神父將這個祈禱意向帶到街頭上。
新聞簡訊
教宗發布八月份祈禱意向:為家庭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八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在這個月裡,特別為珍貴的家庭祈禱。 教宗在視頻訊息中,形容家庭有如一個寶藏:「談到家庭,常會有寶藏的圖像浮現在我腦海中。當今生活的節奏、焦慮、工作壓力以及有關機構的鮮少關注,都可能使家庭陷於危險之中。」因此,家庭需要公共機構和企業的幫助。
尼尼微重建委員會助伊拉克基督徒重返家園
(梵蒂岡新聞網)四年前今天,12萬名伊拉克基督徒為了逃避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的殘害,被迫離開了尼尼微平原。根據尼尼微重建委員會的數據,在這些逃避伊斯蘭國暴力的基督徒中,如今已有8815個家庭重返家園,佔全部逃亡家庭的44%。
意國國會提議強制在公共建築物展示十字苦像
(綜合報道)意大利一份雜誌《L’Espresso》上月底報道,指意國國會提出一項法案,要求在公共場所的建築物展示十字苦像。 這項「有關在學校及公共行政辦公室展示十字苦像」法案,建議在學校、大學、監獄、公共辦公室、領事館和港口等地的明顯之處懸掛十字苦像。
教宗方濟各到保祿六世墓前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一(6日)前往保祿六世教宗的墓前祈禱,紀念其逝世40週年。在前一天主日誦念三鐘經的機會上,教宗方濟各稱保祿六世為現代的偉大教宗:「在期待保祿六世將於10月14日列聖品之際,讓我們懷著景仰和感恩之情紀念他。」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