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訪問伊拉克 為該國帶來希望

文:Michał Kłosowskki 在教宗方濟各登上前往巴格達的飛機前,這朝聖訪問伊拉克之行不可能是真實的,正如很多人認為這並非明智之行。為我們記者而言,前往伊拉克更是一個挑戰;無止境的戰火、疫症的蔓延,絕非好的時候。然而,聖父十分堅決的要訪問伊拉克(3月5至8日),也就是教宗新冠疫情後的首個牧靈之旅。當然,在嚴格的保安措施下,教宗的行程一如既往地緊湊:教宗將穿梭整個國家。若不是教宗的到訪,誰會願意忍受被數百萬人——大部份基督徒——的騷擾?不少人認為,教宗訪問伊拉克是帶來麻煩的,但為更多的人——不止在中東地區的人——卻認為教宗之行是「希望」的訪問。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主持聖灰禮儀 「四旬期是回到天父身邊的時機」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聖灰星期三(17日)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聖灰禮儀,並並在彌撒講道中強調「四旬期是一段回到天主身邊的旅途,我們在其中重新發現與天父的重要關係。我們切莫跟隨曇花一現的凡塵俗物,卻要以天主作為生命航行的目標。」教宗勸勉道,在四旬期內,我們要分辨心靈的歸向。這段旅途可能有重重阻礙,一如當年以色列子民出埃及那樣困難。因此,教宗稱四旬期是「逃離奴役、走向自由的出谷經驗」,而這段與天主修和的旅途,無法單靠一己之力完成,因為它的起點是要承認「自己需要慈悲」。 新冠疫情當前,教宗方濟各今年改在聖伯多祿大殿宗座祭台主持聖灰禮儀彌撒,而非如同以往那樣在羅馬市中心的阿文帝諾山丘舉行禮儀。為遵守防疫規範,參禮人數受到嚴格限制。日前,聖座禮儀及聖事部公布了疫情下的施放聖灰方式:戴口罩,以及為所有的人只誦唸一次《羅馬彌撒經書》中的經文。因此,教宗祝福了聖灰後,為在場所有的人誦唸一次:「人啊,你要記住,你原來是灰土,將來還要歸於灰土。」接着,教宗從科馬斯特里樞機手上領受聖灰後,為在場眾位樞機施放聖灰。其餘的信友則從幾位會士那裡領聖灰。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指出 ,我們應當反省,我們的心靈是否像個「舞者」那樣,「一下子愛着上主,一下子愛着世界」;或者,我們的心靈堅定不移地存留在天主內。在俯首領受聖灰的記號方面,教宗談論了這條歸途更深層的涵義。他說:「在四旬期結束之際,我們要再次俯身,為弟兄們濯足。」 「四旬期意味着謙卑低下,深入我們內心,並面向他人。它意味着明白救恩不是為光榮而攀升,卻是為了去愛而俯首躬身。它意味着把自己變小。在這段旅途中,為了不迷路,我們要佇立在耶穌的十字架前:那是天主無聲的講台。讓我們每天注視着祂的傷痕,那些祂帶進天國、每天在轉禱時獻給天父看的傷痕。讓我們每天注視着祂的傷痕,在那些傷口中承認我們的缺失、我們的不足、罪過的傷痕,以及讓我們受傷的打擊。而正是在那些傷口裡,我們看見天主並未對我們指指點點,而是向我們張開雙手。」 因此,教宗鼓勵眾人親吻耶穌的傷口。教宗強調,「在人生最痛苦的傷口裡,天主懷着無限慈愛等待我們。因為在那裡、在我們最脆弱的地方,在我們羞愧不已的地方,祂前來與我們相遇」。現在,天主邀請我們回到祂身邊,重獲被愛的喜樂。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取自《岳厄爾先知書》。教宗由此省思了上主的斷語:「你們應全心歸向我」(2:12)。教宗表示,為了繼續這段旅途,我們要記得天主聖言所說的歸途:蕩子的比喻展現出,促使我們重新啓程的是「天父的寬恕」,而前去辦告解則是邁出的第一步。關於這點,教宗叮囑司鐸們在聽告解時,必須懷着慈父心腸,不要手持鞭子,卻要張手擁抱。 再者,我們也要回到耶穌身邊,就像獲得治癒的癩病人那樣回去感謝祂(參閱路17:12-19)。教宗說:「我們人人都有靈性上的疾病,無法單憑一己之力來醫治;我們人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壞習慣,無法單憑一己之力來拔除;我們人人都有一些使我們裹足不前的恐懼,無法單憑一己之力來克服。我們要效法那位癩病人,回到耶穌那裡,跪伏在祂的腳前。我們需要耶穌的醫治。」 因此,我們需要來到耶穌面前,把自己的傷痕和罪過交託給祂。領聖灰的禮儀幫助我們謹記,我們原來是灰土,將來還要歸於灰土。教宗再次強調,天主正是在我們這些灰土上噓了一口氣,那一口氣就是祂賜給我們生命的聖神。「從那一刻起,我們不能繼續過着灰土的生活,倒退回曇花一現的凡塵俗物。讓我們回到聖神那裡,祂是賜予生命者;讓我們回到那使我們死灰復燃的聖神火焰,那教導我們去愛的聖神火焰,我們雖然始終是灰土,但我們將會有如一首禮儀歌曲所唱的一般,成為『愛的灰燼』。讓我們再次祈求聖神,重新發現讚頌的火焰,它焚燒的是埋怨和認命的灰燼」。 然而,這條走向天主的「回程」有個先決條件,就是由天主先展開「去程」,前來尋找我們。教宗闡明,事實上,天父「走出家門,前來尋找我們」;「那治癒我們的主,在十字架上受了傷;那改變我們生命的聖神,大力而溫柔地在我們的灰土上噓氣」。因此,我們要接受修和。 「唯有天主先採取行動,我們的心靈才能皈依並藉由行為舉止表現出來。促使我們回到祂身邊的,並非我們的能力或功勞,而是祂賞賜的恩寵。在福音中,耶穌表明:那使我們成義的,不是我們在人前實踐的正義,而是與天父的真誠關係」。教宗最後提醒說,歸途乃是一條謙卑之路。那拯救我們的,是天賜的恩寵:它純粹是一份恩寵。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在四旬期内,認識並實踐基督徒懺悔補贖的意義

(梵蒂岡新聞網訊)宗座聖赦院院長皮亞琴扎(Mauro Piacenza)樞機上週四(18日)發表公開信,解釋教會邀請信友們在四旬期懺悔補贖的深刻意義。他表示,懺悔補贖的時期,也是參與基督最終戰勝邪惡的時期。在受新冠疫情大流行考驗的今天,唯有基督能帶給人類喜樂和救恩:「四旬期和疫情大流行:這兩個時期,一個是教會生活的一段禮儀時期,另一個是影響全人類生活的疫情大流行。一些傳統的精神財富好像已經過時,不被人重視,至少在西方有這樣的情形。」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修女在西非遭綁架四年 馬里信徒持續祈禱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四年前,哥倫比亞籍修女雅各蒂(Gloria Cecilia Narvaez Argoty)在西非國家馬里遭到與阿爾蓋達組織有聯繫的伊斯蘭極端分子綁架,至今仍未獲釋。馬里主教會議秘書長德努神父(Father Alexandre Denou)向「援助有需要教會」基金會表示,馬里的天主教徒繼續努力爭取釋放修女,並為此祈禱。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葡萄牙主教們對延遲討論安樂死法律表示支持

(梵蒂岡新聞網訊)葡萄牙總統德索薩(Marcelo Rebelo de Sousa)將國會於1月29日通過的安樂死法律交由憲法法院討論,該國主教們對總統的決定表示熱烈歡迎。主教團發言人巴爾博薩(Manuel Barbosa)神父表示,無論憲法法院作出什麽決定,該國教會將繼續為維護生命而奮鬥。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在祈禱中彼此團結

(梵蒂岡新聞網訊)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教宗方濟各和他的合作者今年無法在羅馬附近的阿里恰「神師之家」舉行四旬期避靜。這項活動原定於2月21日至26日舉行。教宗為了表達他的關懷之情,向每位參與者贈送了一本由耶穌會士利巴諾里(Daniele Libanori)神父編輯的書,題名為《惦記上主》。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西方情人節:聖華愣定瞻禮 教宗在三鐘經祝福所有情人

(梵蒂岡新聞網)普世教會於2月14日慶祝聖華楞定主保瞻禮。教宗方濟各當天在誦唸三鐘經後,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提及這位聖人。教宗說:「今天,在聖華楞定的日子裡,不能忘記向未婚夫婦和情侶獻上一份心意、一份祝福:我以祈禱陪伴他們,並降福他們。」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大耶穌聖像出遊連續第二年取消 苦難善耶穌整體敬禮以直播形式舉行

(本報訊)傳統性的苦難善耶穌聖像(大耶穌)敬禮及遊行,每年均在四旬期第一主日前夕及正日舉行,但因新冠疫情關係,並按照澳門特區政府呼籲勿聚集,今年取消大耶穌聖像出遊,而整體敬禮在崗頂聖奧斯定堂一連九天舉行,並將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茲將有關程序列下: 甲、九日敬禮:2021年2月11日至19日 上午7時45分:誦念九日敬禮經文及敬禮彌撒(中文)下午5時:敬禮彌撒及誦念九日敬禮經文(葡文)。 乙、耶穌五傷瞻禮:2月20日(星期六) 上午8時: 敬禮耶穌五傷瞻禮彌撒(中、葡文)     由李斌生主教主禮 下午5時:主日提前彌撒(中、葡文)     拜苦路(中、葡文)     中文講道:耶穌山園祈禱     葡文講道:耶穌山園祈禱 丙、苦難善耶穌聖像(大耶穌)禮儀:2月21日(主日) 下午4時:中文講道     拜苦路(中、葡文)     葡文講道及十字聖木降福。 敬請教友以耶穌背十字架為人贖罪的精神,懷著懺悔認罪及克苦補贖的心情,透過網上直播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