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則家庭活動消息 「如何協助子女適應父母離異」圓滿結束 是次活動邀請了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婚姻調解服務處之家事調解督導、親職協調員及婚姻輔導員。活動過程中協助家長了解子女對父母離異產生的行為和情緒、處理子女情緒之技巧及培養離異父母的親子關係,當中以分享討論、影片等,讓參加者加深體驗及學習。家長們專注投入,並期望日後能舉辦更多的親職專題活動。 「繪出心聲」藝術體驗工作坊圓滿結束 「繪出心聲」藝術體驗工作坊由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舉辦,天主教澳門教區贊助之工作坊,已於早前圓滿結束。是次課程邀請到香港藝術治療師黎家傑先生作指導。黎先生經常於各地運用藝術治療模式來服務兒童、青少年、智障及精神復康人士。在一天工作坊中,導師讓大家透過藝術創作來探索自己,讓參加者通過畫作來表達自我,並與這些畫—大家的孩子來對話;從而更了解自己的身心靈狀態,覺察自己如何與外界來連結。參加者非常投入,表示經歷驗了一次很棒的體驗,有著不同的發現與得著。活動蒙天主教澳門教區贊助。
本地 Local
澳門舉辦紀念利瑪竇之拉丁文彌撒音樂會
作曲家冀創作中文彌撒曲 (天亞社訊)為向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神父致敬,意大利作曲家於澳門舉行音樂會,由多個合唱團演唱。有聽眾欣賞後表示感安祥,也有希望推動禮儀音樂。 這場「拉丁文彌撒」音樂會於四月廿六日在聖若瑟修院聖堂內舉行,由在澳門工作及生活的作曲家龐保頤(Aurelio Porfiri)作指揮,其中的大部分音樂也是由他創作的。
聖安多尼堂六月十四日慶祝堂區主保大慶節
(本報訊)聖安多尼堂定於六月十四日,舉行堂區主保瞻禮。堂慶前舉行聖安多尼十三日敬禮,由六月一日(星期一)起,每日上午七時十分和下午六時正,分別用粵語和葡語舉行。(六月七日主日,葡語敬禮改在上午十時彌撒前舉行)。 聖安多尼堂主保瞻禮正日(六月十四日),慶祝程序如下: 上午七時半及八時半:中文彌撒 十時正:葡文彌撒 下午四時半:明供聖體 五時半:聖體降福、共祭彌撒及聖像出遊,敦請教區黎鴻昇主教主禮。 堂慶聯歡聚餐,將於堂慶前夕,即六月十三日(星期六)下午七時半,假座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富豪酒家舉行。餐券每張澳門幣二佰五十元。現已開始發售,有意購買者請到本堂辦事處洽購,或致電28571629查詢。
公教中心的新面貌
「透過藝術尋覓天主」 PEDRO DANIEL OLIVEIRA 著 吳志濠 譯 澳門教區主教黎鴻昇早前向本報透露已成立工作小組,由鍾志堅副主教帶領,負責處理位於南灣和水坑尾交界的公教中心工程。黎主教強調:「工作小組已經運作。新的公教中心將會繼續致力於福傳和牧民工作。」 活化公教中心工作小組成員羅芷芬指出:「中心的對象將會是學生和老師,但我們歡迎所有來賓,包括旅客和海內外團體。我們不是只為公教學校而設,因為公教中心設計意念及日後運作模式參照天主聖三的共融,為所有人而設,不論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或其他信仰的人。」
聖大與日本千葉工業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本報訊)聖若瑟大學於5月11日早上與日本千葉工業大學簽署合作及作生交流協議,為兩校未來合作發展及提升本澳高等教育在海外的地位打下基石。 日本千葉工業大學是全日本最歷史悠久的私立大學之一,目前約有10萬學生。今天,千葉工業大學三位代表在校長小宮一仁教授帶領下到聖若瑟大學訪問,由聖大校長薛沛德教授、創意產業學院院長包帷幄教授及建築學及設計學系主任Thomas Daniell教授熱烈接待。在兩校代表互相介紹各自的大學及課程後,由兩位校長簽署了合作及學生交流協議。小宮一仁校長表示期待早日在日本接待聖大的交流生,亦期待早日派日本學生到澳門開展學術交流及文化交流。 聖若瑟大學與日本千葉工業大學簽署的合作協議包含不同類型的合作,除學生交流外,亦鼓勱兩校教授及研究人員開展學術互訪及交化交流。是次合作亦有助于提升澳門高等教育的國際地位。
「喜樂家族歡迎你」聖召推行活動
(本報訊)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推行聖召委員會主辦「喜樂家族歡迎你」聖召推行活動已於2015年5月9日圓滿結束。 當日下午二時假聖玫瑰學校舉行褔傳派遣禮,由周伯輝神父和周安智神父主持,派遣在場來自8間(天主教)中小學之學生共超過百人,參與稍後的福傳活動。派遣禮後隨即步行往大三巴牌坊舉行「喜樂家族歡迎你」開幕禮,邀請本澳教區首牧黎鴻昇主教、神師周伯輝神父、前行政法務司陳麗敏小姐、贊助是次活動的恩人羅志國伉儷、主席吳如琴修女及多間學校校長、代表和嘉賓等主禮。禮成後,學生學生隨即向嘉賓及市民大眾表演歌唱、武術、跳繩、現代舞、魔術等文藝節目;其後學生進行街頭傳福音,向市民和遊客派發天主教簡介宣傳單張、聖堂磁貼、小天使等福傳小禮物。透過這次活動讓參與的青年能夠和聖召推行委員會的神父修女有多角度的互動和認識;另一方面又可向市民和遊客宣傳天主教澳門教區的福傳工作。
「伯多祿獻金」是什麼?
梁展熙 本文特別講解有關澳門教區在復活期第四主日就向教友募集的「伯多祿獻金」(英:Peter’ s Pence;葡:Óbolo de São Pedro)。此名本義為「伯多祿的便士」。這是個已承襲了千年的做法。因此,要了解「伯多祿獻金」,就要從歷史講起。 (一)按謝俠的《新法律字典》(Jacob, 1739: s.v. “Peter Pence”)所載,「伯多祿獻金」的拉丁名稱為「聖伯多祿德納」(Denarii Sancti Petri);撒克遜語【註一】為「給羅馬的錢」(Romefeoh)。最初是撒克遜人用來指英格蘭七國時期(即第六至十世紀)的西撒克遜王國(【註二】)的國王依拿(Ina)在主曆七二五年往羅馬朝聖時所給的貢金,或更好說是救濟金。英格蘭七國的另一王國麥西亞(Mercia)國王奧法(Offa)在七九四年也在其領地內作過類似的獻金。但有說這筆款項並非獻予教皇【註三】的貢金,而是為支持位於羅馬的英格蘭學院(English College)。之所以有「伯多祿便士」【註四】這名稱,是因為當時的收集日期是「聖伯多祿受鎖紀念」【註五】;而且每戶收一便士。
澳門教區通告No 6/2015
二零一五年普世傳播節通告 今年耶穌升天節(五月十七日),普世天主教會將慶祝第四十九屆世界傳播節。為配合今年十月舉行的主教會議主題:「家庭」,可敬的教宗方濟各發表了一篇與家庭有關的文告:《宣傳家庭──一個發揮無私大愛的人際相遇的好地方》。 教宗說:家庭是學習如何與人溝通的第一個地方…在家庭中我們學會說「母語」──即我們祖先的語言(瑪下7:25-27)。在家庭中,我們發現到有人活在我們之先,他們使我們有條件存在,我們又轉而繼續產生新生命和做些美好的事。我們之所以能夠給予,是因為我們已接受了。這良性循環,就存在於家庭能在其成員間和與其他家庭溝通的能力的中心。總括來說,這是所有溝通的典範。 為響應我們敬愛的教宗之心意,謹請各堂區及準堂區主任司鐸、各聖堂負責人及各負有牧靈職責的司鐸,於五月十七日按下列指示行事: (一)在各台彌撒中,除講述主耶穌升天的意義外,請根據教宗的文告,向教友表述本屆普世傳播節的主題; (二)在各台彌撒的信友禱文中,請加上與本屆普世傳播節主題配合的意向; (三)各台彌撒的教友捐獻,將全用於教廷的大眾傳播事業,請鼓勵教友捐助,並將捐獻送交主教公署總務部代轉教廷。 澳門教區主教 黎鴻昇 主曆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二日 發自澳門主教公署 〔註〕教宗文告全文中譯本可參考本報第四頁,或瀏覽下列網址:www.catholic.org.mo
澳門明愛關心尼泊爾地震救災及重建工作
(本報訊)尼泊爾地震至今逾八千人死亡,近兩萬人受傷,該國超過四分之一人因地震而受災。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藉著國際明愛與多國國家和地區共同商議支援尼泊爾賑災及重建工作的會議中,與尼泊爾明愛主任Fr. Pius Perumana面談,提及澳門明愛已展開為尼泊爾籌款工作,並關心受傷傷員以及如何配合未來的救災工作及日後的重建工作。潘志明亦向尼泊爾明愛表達了澳門教區、堂區、學校及社會各界為當地受災災民的熱心捐助與關懷。澳門明愛目前為尼泊爾地震籌得的款項逾澳門幣捌拾萬圓。Fr. Pius Perumana感謝澳門各界對尼泊爾災民的關心與支持。
中葡會話手冊
一個相互了解的工具 柯偉民 適逢今年(2014年)為東方葡萄牙學會(IPOR)成立二十五週年,該會推出《中葡會話手冊》一書,並於五月五日舉行公眾發佈會。 東方葡萄牙學會會長João Neves Laurentino於受訪時表示:「(對中文使用者來說,)本書會有很大的幫助,亦體現及促進了於葡語人士及中文人士之間的溝通上,學會將在出版及製作的工具書上所擔當的輔助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