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區青年牧民中心於2017年12月22日冬至正日,所舉辦的「冬至送暖」活動圓滿結束。今年參與活動的義工共有76位,探訪了24戶家庭及35位獨居人士及長者,為他們送上節日溫暖和祝福。 今年的「冬至送暖」活動為三人一組進行探訪,每組探訪兩至三戶家庭或獨居人士及長者,送上節日的關懷與問候,分享節日的喜樂和溫暖。義工每戶逗留約30到40分鐘。活動當天下午2時半,負責探訪的義工們就準時齊集牧民中心,帶著準備好的禮物,分組出發。義工除了送上禮物,更重要的是關心探訪戶的生活近況和傾聽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在探訪過程中,也讓義工有所啟發,了解到施比受更有福,學會珍惜自己身邊的一切,並且會感染身邊的朋友,用生命影響生命。有初次參加的義工表示,活動後才發現原來澳門有很多不同階層的社群是需要幫助和關心的,若有同類活動未來會再參加。
本地 Local
澳門華語聖母軍勝利之后區團 隆重慶祝成立65週年
李主教、共祭神長、區團神師與團友等合照 (本報訊)今年是澳門華語聖母軍勝利之后區團慶祝成立65週年,為慶祝這隆重日子,該區團於12月16日下午5時半,在聖老楞佐堂舉行感恩祭。聖祭開始前,聖母軍團員一齊誦念聖母軍經文,因為聖母軍的精神表現在它的經文中。接著是感恩祭,敦請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主祭,共祭神父還有香港督察區團神師譚錦榮神父、澳門區團神師葉祿標神父,另有何家輝神父、周安智神父、何知行神父、文祖賢神父、李憲俊神父、林文森神父、謝明浩神父、陳寶存神父、潘保庭神父及Fr.Mario等。在彌撒禮儀中,來自廣州石室主教座堂少年詩歌班特別獻唱兩首聖詠<五餅二魚>、<天賜神糧> ; 他們穿著整齊的禮服配合悠揚的歌聲,增添信眾心靈虔誠的氣氛,而聖母軍團員身配紅色聖母軍肩帶,令整個場面莊嚴肅穆;李主教的講道亦以福音的主題──希望與喜樂,為我們聖母軍的團員作訓勉,他指示聖母軍的工作,除保持一如既往的探訪工作外,還要關注現時社會的問題,如維護真理及珍惜生命的祈求,提供相關的意見。所以聖母軍應因社會的問題而作出相關的服務。同時鼓勵我們要履行聖母軍的口號<成聖自己、聖化他人>,好好發揮光與鹽的作用,能為聖母的精神傳揚,為教區、堂區的福傳服務廣施更多人靈。感恩祭後,主教與神長及眾團員、教友等影大合照。最後由聖母軍資深團員羅李靈貴姊妹,分享她對聖母軍的回顧與近況。
2018年澳門基督信徒聯合祈禱會
(本報訊)每年一度的「澳門基督信徒聯合祈禱會」將於1月20日,在聖老楞佐堂舉行。今年祈禱會的主題,是取自出谷紀(15:6)所記述上主大能的作為,「上主,祢大顯神能!」。祈禱會將於當日晚上7時30分開始,會後設有茶點,供各宗派信友交談的機會,約9時結束。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2018年世界和平日 移民和難民——尋找和平的男女
CN/22/427/2017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2018年世界和平日 移民和難民——尋找和平的男女 教宗方濟各在元旦和平日文告中,呼籲社會接納移民難民。我們要以「充滿信心的目光」看待全球遷移現象,不把它視為一種威脅,而是建設和平未來的「機會」,因為它依然「標誌著我們的未來」。 全球逾二億移民,他們不少是冒著危險遷移,正在尋找一個生活安定的地方。許多人在漫長而危險的旅程中「性命堪憂」,遭受「辛勞與痛苦」,面對「那阻礙他們抵達目的地的鐵絲網與隔離牆」。 教宗並引用聖若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的話,稱經歷了上個世紀的悲劇後,廿一世紀「並沒有進行真正的轉向」,武裝衝突和其他有組織的暴力,仍繼續造成人口在國內流動和向國外遷徙;此外,移民也是為了與家人團聚,或找到就業和教育機會,躲避環境惡化,「誰不能享受這些權利,就無法生活安定」。 教宗繼續寫道,在那些離開自己國家的人當中,大多數人按照正常的路徑移民,有些人則走上其它道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絕望」,「祖國不能給予他們安全和機會,而且任何合法途徑似乎都不切實際、被阻斷或過於緩慢」。 教宗呼籲眾人懷著「慈悲的精神」,並指「接納他人需要作出具體的行動,透過一系列的援助和善行,秉持謹慎和善解人意的關切態度,負責任地處理新的複雜情況,有時還必須解決其他現存的諸多問題,以及有限的資源」。 教宗向我們保證,「默觀的目光」能夠指導公共事務負責人的分辨力,從而「促使」他們的接納移民政策,考慮到「唯一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需求,以及每個人的利益」。 然而,教宗指許多目的地國家,強調安全風險或接納新來者的負擔,進而貶低人的尊嚴;有許多人煽動對移民的恐懼,卻不是為了建設和平,也許是出於政治目的,從而引發暴力、種族歧視和排外心理。 教宗說,信仰的智慧讓人注意到,所有人都是人類家庭的一員,並指引眾人把自己的城市變成「和平的工地」,只有這樣社會才能發現移民「並非空手而來」,而是帶著「勇氣、能力、能量和願景」,以及他們的文化寶藏,如此,接納他們的國家,生活將更加富饒。 ・謹請本澳各聖堂的獻祭司鐸,在當日彌撒中向信友闡釋教宗的「和平日」文告。 ・是日各堂區舉行之感恩聖祭,應採用「天主之母瑪利亞慶節」之專有禱文和讀經,並為世界和平祈禱。 ・請各聖堂負責中人將「和平日」之教友獻儀送交主教公署,轉呈宗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特此知照。 特此公告 教區秘書長 馬嘉道神父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2017年李斌生主教聖誕節文告 從青年和家庭修直未來的道路
在這段將臨期的日子, 走在澳門的街道上,除了五光十色的聖誕燈飾,也許大家會留意到一些大大小小,精心設計的馬糟,雖然它們或許已成為聖誕裝飾之一, 但對於我們基督信徒來說, 它真有特別的意思。我很高興知道教區一些組織, 正推行在家庭建造馬槽,或教友拜訪教堂馬槽的活動, 旨在重現基督降生成人的偉大奧蹟,鼓勵我們懷抱希望,預備我們的心靈,以望德一步一步迎接那無比歡悅的聖誕佳節及新的一年開始。 相信你們已知道, 教宗方濟各在本年年初宣佈在2018年10月將召開以「青年、信仰和聖召辨別」為主題的主教會議。教宗心繫青年人的福祉,透過富於慈悲的天主,邀請年青人來跟隨耶穌基督所預備的,充滿美善的道路。 大家亦記得去年「慈悲禧年」所帶給教會豐厚的恩寵,和今年我呼籲在這教區內推動教宗方濟各提出的「慈悲的文化」(參《慈悲》20 ),特別著重於修和聖事的認知和實踐。我希望明年能繼續深化這「慈悲的文化」,更能把這關懷特別擴展到年青人,我們有必要促進家庭內的更新,努力應對年青人面對的各種顧慮、需要、問題和傷害。當今世界變化萬千,問題也不容易解決,誠如教宗所說:「……為成年人來說,若要耐心聆聽他們、體諒他們的顧慮和要求、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來交談,確不容易。」(《福音的喜樂》105)
禮儀委員會及傳播中心主辦 《宗教藝術保育》講座
(本報訊)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禮儀委員會、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主辦之《宗教藝術保育》講座,將於2018年1月7日(日)假澳門大會堂2院舉行,主講嘉賓為蔡國傑老師,誠邀有興趣人士報名參加。活動資料如下: 活動:《宗教藝術保育》講座 日期:2018年1月7日(日) 時間:下午2:30 – 4:30 地點:澳門大會堂2院 演講嘉賓:蔡國傑老師 費用:全免 有興趣人士可致電2832 3209或電郵pepdcdmcs@gmail.com報名參加,講座內容查詢:cdl@catholic.ogr.mo。傳播中心辦公時間:逢星期一至五早上9:00 – 1:00,下午2:30 – 6:00(公眾假期休息) 地址:澳門家辣堂街13號地下(澳門大會堂側)
利瑪竇師生喜迎62週年校慶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為慶祝創校62週年,特別舉辦多項慶祝活動,師生同樂。不同年份畢業的校友於12月2日「校友回校日」回到母校,一起回憶校園軼事及了解學校發展狀況,並參與了一年一度的「閃電盃」籃球和足球比賽,場面熱烈。該校假南灣德興海鮮火鍋酒家舉行校慶聯歡晚宴,座無虛席。張慧玲校長介紹該校的學年主題「喜樂利人」,並鼓勵校友會以校訓「友愛勤勞」的精神,團結各界校友,關心母校的發展,發揮耶穌會的核心價值,藉此貢獻社會。席間校友會會長吳志輝和理事長鄧俊彥頒發了校友會會徽創作比賽的各奬項,校方還安排多場精彩表演節目和幸運大抽奬,現場洋溢歡樂氣氛!
2017聖若瑟教區中學聯合運動會
(本報訊)為強健學生體魄,聖若瑟教區中學於本月6日至7日,假氹仔奧林匹克運動場舉行聯合運動會。今年比賽項目一共有76項,參賽學生達二千多人次。 出席運動會的嘉賓有: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教育暨青年局張敏輝代廳長,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校監暨六校校董陳繼容博士,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六校校董何金明先生,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一、二、三、四校校董鄧華禮先生,聖保祿學校校長蘇輝道神父,聖德蘭學校校長盧桂芳修女,聖瑪大肋納嘉諾撒學校蔡兆明副校長,天主教學校聯會理事長黃彪校長,澳門聖若瑟中學校友會黃偉強會長、岑妙娟理事長及林亦樂理事,天主教澳門教區教育委員會廖芷珊主任及秘書陳庭鋒先生。
美滿家庭協進會聖誕聯歡晚會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2017年聖誕聯歡晚會,已於12月9日假金麗華酒店圓滿舉行。藉着節日宣揚親子及夫婦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和尊重,同時亦邀請了何知行神父帶領在場參加者一同作祝福禱告。當晚除了有豐富的自助餐和抽獎節目外,亦有考驗親子默契及眼力的互動遊戲和團體遊戲,各家庭更積極參與其中,氣氛相當熱鬧。另外,還為參加者提供免費聖誕妝扮飾物,於特設的影相區提供即影即有拍攝服務,留下美好的回憶。 是次活動由澳門基金會及天主教澳門教區贊助,該會深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