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ssali 聖老楞佐堂教友 玫瑰唸珠是誦唸玫瑰經常用的祈禱工具,亦是教友在聖物部經常選購的小禮品。原來聖母可以透過它發揮神效,啓示我們去編寫一個福傳故事。 猶記得復活節前,聖老楞佐堂區周安智神父(Fr. Jojo)發起教友為「病人之痊」聖母敬禮,學習串玫瑰唸珠,還特地邀請導師在堂區舉行唸珠製作工作坊,讓教友初步認識製作的程序,目標是製作好400條唸珠在聖母像出遊當日送給教友,並優先送給病人。自認不精於手工藝的我,知道此活動消息後,心裡明白這是一個別具福傳意義的活動,但對於學習如何製作唸珠並無太大的動機,只是在臉書上看到參與工作坊的教友分享後,很佩服他們的投入,去點個讚而已。 很快又到了復活期,惦念很久沒有見面的代女,轉眼她已受洗兩年了,該安排一下見面時間,了解她在信仰生活的需要。忽然間,一個念頭閃過:近期堂區每天都有教友虔敬地於宗教室串玫瑰唸珠,何不邀請她前來一起參加?於是我馬上告知她這訊息,沒想到長期有膝痛毛病的她二話沒說,回覆我她有興趣!可是,她卻擔心上落樓梯及上落車會有困難。如何能協助年長的她解決這些問題呢?對,我也可一併邀請她的家人參加呀!感謝聖母的牽引,四月「病人之痊」聖母敬禮前一個週末,我約同代女及她兩位家人一同在教友的指導下學習串玫瑰唸珠。 對於我們四人來說,這真是個很獨特的體驗。原來串唸珠不能靠機器製作,,絕大部份製作程序都需用人手完成。學習的第一個步驟,是將呈「9」字型的金屬針穿入每粒珠,並需用鐵鉗將它屈曲成一個問號形狀,再將預製好的小金屬圈穿入,這樣才能將唸珠串起。同樣工序需重覆近60次,因每串唸珠共有59粒珠,尚未將十字架及聖牌計算在內。結果,我們四人經歷了兩個多小時的練習,手痠了,不過卻親身經歷合力串唸珠的過程,很感動。一串唸珠真的得來不易啊!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教友的熱心指導及鼓勵,使我們信心大增。話說回來真是日子有功,他們一有空檔及假期就來堂區宗教室練習,已能熟練地操作工具及指導初次學習的教友了。這個串玫瑰唸珠的工作坊足足持續了數個星期,直至「病人之痊」聖母敬禮前,已完成的數目已超過預期的400條。 事實上,整個串唸珠的學習過程是一項可說得上是近乎完美的福傳工作。願意投入其中的,除加深對玫瑰經的認識,認識玫瑰唸珠的可貴之處,亦將製作的技巧傳授給其他人。這個共同參與的過程亦增進了堂區教友間之認識及合作機會。最後,堂區在敬禮中將唸珠送給所有參與敬禮的教友,是更廣泛地將這份聖母賜予的恩寵散播於每個領受的人心中。適逢五月聖母月,特別為此撰文與眾分享,願聖母福佑大家。
本地 Local
簡訊兩則
(一)「齊成聖 應主召」活動 聖若瑟修院為讓青年對教區司鐸聖召有初步概念,並與修生團體彼此認識,將於5月22日(星期二)舉辦「齊成聖 應主召」活動,內容有:與修院團體一起遠足、祈禱、聖召分享及晚飯。歡迎中四以上,30歲以下未婚男教友參加。有意參加者請於5月15日前到主教座堂辦事處報名(電話:28373643 陸先生)。 (二)彌撒時間更改 主教座堂將於5月20日(五旬節主日)早上彌撒中,施放堅振聖事,故將原定九時半彌撒,提前在上九時正舉行,請各教友注意。
澳門的花地瑪聖母敬禮(一)
文:陳思頴 「Ave, Ave, Ave Maria…」每年5月13日的黃昏,在澳門最熱鬧的中心地悠揚著這首聖母的讚歌,澳門本地的教友以及來自各地專程來參加花地瑪聖母巡遊的信友,異口同聲地誦念著玫瑰經,詠唱著花地瑪聖母歌,為聖母在一百年前向三位牧童所囑咐的祈禱意向同心齊聲祈禱。 去年是聖母在葡國花地瑪顯現一百週年,除了葡國在隆重慶祝,澳門的教會也在另一個時區熱烈呼應;今年也不例外。澳門教會對花地瑪聖母敬禮的推崇和熱愛,在這近一個世紀以來,不單是澳門教會的大事,同時也是「澳門街」的盛事。 這篇文章,筆者闡述花地瑪聖母敬禮在澳門教會興起的原由,當中涉及到一些歷史事件,特定地點,相關團體,以及信友對此敬禮的情宜等。
花地瑪聖母瞻禮 恭奉聖母像遊行
(本報訊)5月13日為花地瑪聖母瞻禮,澳門玫瑰聖母堂隆重舉行慶祝。為協助教友準備心靈,善度慶節,特由5月4日至12日舉行九日敬禮,內容有:敬禮經文、玫瑰經、彌撒聖祭。
《號角報》創刊七十週年 社長文祖賢神父:帶感恩的回顧,勇敢展望將來
訪問:Pedro Daniel Oliveira文:姚子汶 2018年5月1日是本報創立七十週年的日子。本報首先以葡文服務澳門市民及教友,並於2014年設立中英文部。作為澳門最悠久的報章,現任社長文祖賢神父談到本週刊在過去四年的轉變、對未來的挑戰,以及天主教媒體對社會的重要性。 在《號角報》慶祝七十週年,並擔任其社長四年之際,你如何評估你這些年的工作? 我看到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 首先,我非常感謝天主賜予我這個機會,去作福傳的工具。然後,我要感謝黎鴻昇榮休主教對我的信任,並簡單地定義出我們的使命,就是:資訊及培育的傳遞。這亦是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努力達致的。我肯定仍有很多改善的空間。 亦要感謝現任的李斌生主教,他為澳門教區注入了新的活力,並繼續為我們提供許多各類的活動,好讓我們得以報道。這意味着會有更多的工作,也是一件好事。透過去年成立的教區傳播委員會,我們亦能在我們的工作範圍上得到不少的資訊。 我亦十分感謝許多修會團體的修女及神長兄弟,他們不斷鼓勵我們的工作,對我們的印刷給予不少意見,甚至貢獻出一些有趣的文章。不少讀者已表達出對我們所出版有關信仰培育、哲學和神學等文章的興趣及讚賞。
利瑪竇中學師生追悼前校長連民安神父
(本報訊)耶穌會連民安神父(Fr. Joseph Mallin, SJ)於2018年4月1日(復活主日)下午12時25分,在香港律敦治醫院蒙主寵召,安息主懷,享年104歲。 連民安神父曾於1978年至1981年出任利瑪竇中學第六任校長;利瑪竇中學為感謝上主派遣衪的忠僕為該校服務,特於4月18日(星期三)早上為連神父舉行追思祈禱會,向師生介紹連神父生平和與學校的關係,並指出他為該校發展作出的貢獻。
澳門聖經協會選出新一屆幹事 六月初舉行就職禮及聖言講座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聖經協會於4月9日舉行會員大會,選出第十三屆(2018 – 2020年度)幹事會成員,新一屆幹事及協會神師芳名如下:
聖保祿學校第十九屆「樂善日」慈善園遊會
(本報訊)澳門聖保祿學校一向以培養人才為己任,除了教授課本知識外,於品德培養方面也十分重視,今年將如往在校內舉行慈善園遊會,以培養學生回饋社會、樂善好施的美德。園遊會是慈善活動,也是個很好的親子活動,各界的友好可藉此行善、播種仁愛,家長和其子女也可藉一起參與此活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增進感情。
聖若瑟六校班社歌唱比賽 歌聲歡慶展才華
(本報訊)為慶祝聖若瑟教區中學八十七週年校慶、為給予同學們一個能發光發亮的舞台,讓其能於繁忙的學習中互相切磋、交流學習,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班社聯會於3月上旬起,於校址舉辦「2017/2018聖中歌唱比賽」的各項賽事,其中包括個人、小組及班際合唱的賽事;日前(14日),則於澳門大會堂進行了歌唱比賽決賽,活動邀請了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三校副校長歐淑君、澳門歌手馬檇鏗、澳門著名創作團隊「微辣」藝人黃曉晴、澳門歌手兼校友蔡國柱、何嘉穎作評審,並邀得聖中校友會會長黃偉強,以及理事長林亦樂作頒獎嘉賓。全校師生、家長、校友等逾四百人出席。
聖德蘭學校舉行聯校觀課交流
(本報訊)聖德蘭學校為持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學素質,中文科及數學科多年來都參與教育暨青年局的「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且於日前分別舉行聯校觀課,課堂模式均以合作學習進行。兩天的出席者包括內地優秀教師、八所友校老師及教育暨青年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