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保祿學校宗教組參與「樂施會貧富宴」 讓大家關注全球饑餓貧窮問題

2018年5月12日上午10時至12時,該校中、小、幼宗教組聯合舉辦了「樂施會貧富宴」活動,當天約有60位人士參與,當中包括有神長,教友家長、教友老師和教友學生。舉辦這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世界上有很多人生活在貧困中,他們沒有足夠的糧食果腹,物質困乏,而我們生活在澳門,衣食充足,物質豐盛,實屬天主的恩賜,因此我們要感恩,也要學習珍惜和盡己能力,效法耶穌基督愛人的精神,幫助別人、關愛別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區師達神父大型合唱作品《謝主曲》 錄音及演出圓滿完成

(本報訊)由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籌辧,聯合澳門嚶鳴合唱團、香港學士合唱團、香港Chummy Choir、一班本地音樂愛好者及學院師生,於5月26日下午在望德聖母堂,公開錄音演出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創辦人區師達神父作品《謝主曲》已圓滿舉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最後四十堂奇蹟課》讀後感

文:珍珠 望廈聖方濟各堂讀書小組教友 「知死的人將更知生……要善終必須善生,才得以善別」—— 這是兩年前在望廈教堂讀書小組閲讀了《最後40堂奇蹟課》後,對書中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去年,在小磐石舉辦的宗徒大事錄課程中,書友苓苓在小組討論中問及對死亡的看法。對於這問題,深感自己的見解仍流於理論化。我相信人原來在死後將回歸天家,享受著在天主內的平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德詩雅修女《默觀行》畫展  六月主教座堂隆重登場

(本報訊)由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及澳門主教座堂主辦、香港教區視聽中心《藝術顯主榮》協辦,於本年6月8日至30日,假澳門主教座堂舉行德詩雅修女《默觀行》畫展,屆時將展出逾40幅新畫作,題材包括「聖週」、「心之行旅」、「觸碰,生命」、「基督面容」、「聖言默想」、「天使」、 「厄瑪烏路上」,邀請大家在觀賞藝術作品之餘,也在靜默中遊走一趟心靈行旅。是次畫展已於香港灣仔聖母聖衣堂完成為期2個月的展覽;德詩雅修女表示澳門畫展場地相對較大,有機會展出香港站未能展示的畫作給澳門的教友欣賞。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朝聖活動  走進《天主聖名之城》第三站

(本報訊)由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舉辦的澳門朝聖活動──走進《天主聖名之城》系列,走訪各座聖堂,由教友向大家作導賞說明、聖堂的歷史及聖人的行實,藉此加深對教會的認識,進而深化彼此的信仰。 自本年二月開辦這系列朝聖活動以來,參加者相當踴躍,第三站行程將於六月中旬舉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2018國際明愛慈善宴

(本報訊)由澳門明愛舉辦的「2018國際明愛慈善宴」定於6月23日(星期六)中午12時及晚上7時半,假澳門君怡酒店二樓君怡軒舉行,每張餐劵澳門幣叁佰捌拾圓正(MOP$380)。 國際明愛主要為人道緊急需要、戰禍及天災的受害者服務,當前尤其關注敘利亞難民及身處於動蕩國家的災民問題,改善其惡劣的生存環境和不公平對待,並積極推行為世界移民和難民發起的運動“Share the Journey”,期盼在提供援助的同時,為他們創造更多空間和機會,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