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於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上午,舉辦2017/2018學年小六及初三祝福禮,眾畢業生與師長、家長歡聚一堂,場面熱鬧溫馨。
本地 Local
望德聖母堂慶祝 免疫主保聖羅格瞻禮
(本報訊)望德聖母堂於7月8日(主日)慶祝免疫主保聖羅格瞻禮,上午九時半舉行大禮彌撒,恭請教區李斌生主教主禮。彌撒後,隨即恭奉聖像遊行,環繞聖堂附近多條街道(俗稱進教圍)。祈求藉聖人的轉禱,福佑全澳市民身心泰康。
走進「天主聖名之城」第三站 ──七苦聖母小堂
文:許敏兒 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於6月16日舉辦朝聖活動:走進「天主聖名之城」第三站。當日下午二時在八角亭集合,由李太帶領49位教友一起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下午。
心動之旅
文:Boneca 一直覺得「朝聖」是遠渡重洋、所費不貲的活動,以致只有心動卻還未有行動。日前見到只花三小時,就在每天生活的小城市內,而且是免費的朝聖之行,除了好奇及消閒之外,當然也為了圓「朝聖夢」呢!
澳門明愛「飽點接力」計劃
(本報訊)澳門明愛在2017年6月開展了「飽點接力」計劃,目的是推行惜食文化,減少浪費。食物會由熱心商戶捐贈,現希望更多的義工可以加入明愛服務團隊。每逢星期二、三及星期六、日的每晚10時半至10時45分需要到路氹城收取,每次需要兩名義工配合,一名駕駛義工及一名義工隨車義工。收取食物後送往俾利喇街轄下安老機構暫存,第二日早上再由明愛分發麵包及食物給有需要人士。 明愛歡迎任何有興趣參與本項計劃的人士成為「飽點接力」義工。如有興趣者,請直接致電澳門明愛報名參加,電話:2893 3255。懇請支持參與,共襄善舉。
到宗徒的門檻 李斌生主教到羅馬述職
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李斌生6月18日於羅馬開始了為期一周的述職。根據聖教會法典(參法典第399-400條),拉丁文稱這工作為 “Ad Limina Apostolorum“,直譯為「到宗徒的門檻前」,意思是「五年一度謁見教宗的訪問之旅」, 以便向羅馬教宗報告當地教區的情況。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楊鳴章,以及輔理主教夏志誠也在同一時間代表香港教區進行述職。 三位主教在會見教宗之前已先後拜訪梵蒂岡幾個不同的教廷部門和宗座委員會,包括聖座國務院,萬民福音部,教廷禮儀聖事部,教廷教育部,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宗座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以及宗座促進福音新傳委員會。三位主教都感謝有機會與有關部門負責人分享當地教區的情況,並表示會議非常有成果。 在他們的會議中涉及的議題包括傳教事業的不同方面,包括教理,聖洗,家庭,平信徒,與商業世界的關係,跨宗教交談,以及最近在全球推行的24小時朝拜聖體,和世界窮人日。
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大禮彌撒 李主教:削薯仔也能成聖
(本報訊)6月26日為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司鐸紀念日,該團體當日晚上假主教座堂舉行大禮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持,多位神父共祭,逾300名教友參與。 李主教於講道中,首先以讀經中《創世紀》的記載,指出天主創造人類,就是要工作;工作就是天主創造世人的一份使命:「這就是聖施禮華在1928年特別從天主中聽到的一份召叫,將這《創世紀》的音訊——上主將人放在樂園裡,叫他耕種,看守樂園——來將他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
2018國際明愛慈善宴
(本報訊)主題為「共融有愛」的「2018國際明愛慈善宴」,於6月23日假澳門君怡酒店君怡軒圓滿舉行,筵開32席,380多人參與。慈善宴的目的是為國際明愛籌款,為其在國際上的各項援助工作籌募經費,並希望透過宴會,讓市民加深對國際明愛的認識和了解。
聖家學校書香世家閱讀計劃頒獎禮
(本報訊)聖家學校於6月9日舉行本學年「書香世家」閱讀計劃頒獎禮。該校自2004年開始推行校內閱讀計劃,得到家長及學生的積極支持和參與。 校長林淑華修女致辭勉勵學生時表示,閱讀是智慧的泉源、知識的根本。閱讀不但可以增長知識,更是推動人類發展和進步的基石,對於正值求學時期的學生來說,是全人發展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閱讀,除了提升學生的品格和素養外,亦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她亦讚賞部分平日較內斂的學生於當天亦能上台演出,充分體現學校「有能力、自信、能獨立自主」的願景。
聖若瑟中學校友會改選第六屆理監事
(本報訊)日前,聖若瑟中學校友會於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召開會員大會,並進行第六屆理監事改選,新一屆會長、理監事會成員承諾將會全力以赴,帶領新一屆幹事為校友會做好各項會務,更好地為聖中校友會出言劃策,聯繫校友與母校間的感情,凝聚各屆校友間的友誼,從而吸引更多校友加入到校友會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