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林家駿主教 由「院聲」而「晨曦」 創辦伊始,篳路藍縷,院聲社務事事因繁就簡,出版的刊物實在談不上水準,而經濟拮据,尤為當年第一號難題。當時的修院院長阮振華,對院聲社備極關懷,慨然撥出一筆款項,作為刊物在政府註冊時的按金,又每月資助郵費30元正。修院當時學生人數甚多,維持費很重,實在無法多予資助,而當時的教區主教高德華對修生的中文教育未加重視,亦未嘗予以分文資助,院聲社的經濟困難可知。幸好社友晉鐸的人數漸多,每人多樂意按月捐助印刷費10元20元不等,再加上微末的訂戶捐輸,印刷費和郵費算是勉強籌措妥了。至於編輯、繪圖、製版、彩頁、增加篇幅、交際、交通、文具、參考書等費用,就需要筆者和發行部的高天予自掏腰包,或四出籌措了。還幸當時港澳區的華籍司鐸修女及會士,都深明文化傳道的重要,除了各盡全力去推荐這初生的刊物以外,還偶作「及時雨」般的捐獻,使院聲社預算從未出現赤字,實在大幸。
本地 Local
【通古今之變】 細說晨曦月刊(3)
原著:林家駿主教 由若石壁報而院聲月刊 1941年到1950年間,修生出版的壁報時斷時續,寫作嘗試多限於夏季假日期間舉行。到1951年,在高天予學長鼓勵之下,華籍修生出版《若石壁報》,創刊號於是年院慶日,即3月25日聖若瑟主保慶日面世,起初每半月出版一次,逾年改為每十天一期,由謝華生、麥文傑、李冠章、梁雅明等神學院高年級學生擔任編輯,幾乎全體華籍修生參加工作,文稿內容及字數不限,是一個最自由的寫作園地。壁報文章詩詞,曾寄發各地公教報章雜誌,蒙大量取錄刊登。
距離越遠 心越接近 2020年澳門明愛素善宴
(本報訊)澳門明愛將於2020年五月三日(星期日)晚上七時,假聚龍酒家舉行「2020年澳門明愛素善宴」,主題為「距離越遠,心越接近」。 澳門明愛為響應四旬期愛德運動,以喚起大眾對貧窮問題的關注,透過舉辦素善宴,進食清淡簡樸的素食,從而喚醒市民對貧困者和健康飲食的關注,伸出關懷之手,獻出仁愛之心。
同舟共濟 疫境同行 明愛續收各界捐助抗疫物資
(本報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對經濟和民生造成極之嚴重的影響。澳門明愛不斷收到各界團體及善長捐助的抗疫物資和善款,向在疫情中的弱勢社群和人士,表達一份同舟共濟,關懷互助的精神,並祈願大家度過艱難的時期。有關捐助情況,本刊連續多期已有報導。
【新書推介】《小小觀察家:聖堂大發現》
本書簡介 你知道神父的祭披有幾種顏色嗎?進聖堂前為什麼要點聖水?苦路、將臨期、領洗聖名是什麼意思呢?本書有39篇簡單可愛的聖堂觀察紀錄,搭配童趣手繪插圖,讓學習教理知識變得活潑、輕鬆又有趣。加入小小觀察家的行列,擦亮眼睛仔細探索聖堂裡的人事物,就會發現豐富珍貴的信仰寶藏,每次到聖堂都有新的收穫。你想成為聖堂小達人、精通教理的高手嗎?快來瞧一瞧吧! ★ 變身小小觀察家,一起去聖堂尋寶! 《小小觀察家:聖堂大發現》(全彩平裝) 崔珍泰 ◎文圖,上智文化事業 ◎譯 每本澳幣76元 澳門聖保祿書局有售
【2020年李斌生主教復活節文告】不要害怕
各位親愛的兄弟姊妹: 「你們不要害怕!」(瑪廿八5) 2020年甫一開始,新冠肺炎令世界很多事情好像變得沉重和困難。為遏止病毒的廣泛蔓延傳染,出現種種抗疫防疫措施的增加和改動、醫療資源的供不應求、學校公眾設施的關閉、各國各地紛紛封城宵禁等。而我們也體驗了不一樣的四旬期:聖堂的關閉,使教友只能留在家中觀看彌撒的直播,也不能進堂祈禱。聖周莊嚴虔誠的禮儀亦只能在網上慶祝。這真是一場「疫症暴風雨」! 然而,現在整個教會正正慶祝「主真復活了,阿肋路亞」,迴響著天使對瑪大肋納說的話:「不要害怕……」。主耶穌受苦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現已復活了!復活節是我們信仰中信德和望德的基礎,難怪聖保祿在羅馬書中說「Omnia in bonum,一切都有良益」。(1) 所以,這不就是考驗我們信德、望德和愛德的時候嗎? 復活了的主耶穌,按教宗方濟各的提醒,「不會掩面不顧我們」,也不會「沉默不語」,因為祂「從未忘記我們」,而且永遠信守「祂對我們的愛」(2)。正如早前三月廿七日羅馬時間傍晚六時,我們與教宗一起同步為全球疫情祈禱,獻上禱聲時,教宗以馬爾谷福音的事蹟向我們講解說:耶穌唯一一次記載的安睡就在暴風雨中。隨後祂被叫醒,平息風浪,並且斥責門徒們說:「為甚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3)。我們有這信德嗎? 復活了的主耶穌,會主動將我們在這疫情中的重擔放在自己的肩膀上。祂會孜孜不倦地尋找我們、安慰我們、指引我們、支撐我們。當晚,為全球疫情祈禱中,面對著聖伯多祿廣場的空蕩,教宗鼓勵我們懷抱信德,不要驚慌,並懇求主耶穌伸出援手。我們有抓緊祂的手嗎? 復活了的主耶穌,會賜予我們特別恩寵,來回應教宗的期望,發揮自身愛的力量,對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付出自己,多行神形哀矜,特別在這逆境時刻,「……作出回應,奉獻自己的生命。因著聖神傾注的行動力,塑造出種種勇敢的慷慨犧牲……」像那些在抗疫前線,冒著生命危險的醫護、軍警、清潔、運輸等人員,「面對如此苦難,我們發現並體驗到耶穌大司祭的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4)帶給這個特別的復活節一份溫馨和暖的氣候;祈禱和默默無聞的服務就是我們得勝的武器。我們有這愛德嗎? 復活了的主耶穌,會繼續祝福世界各地,繼續祝福祂的子民,好使疫症早日平息,讓各地儘快恢復健康的生氣,警剔及喚醒世人藉這災難,磨練、懺悔、洗滌、改過自我的驕奢、貪婪、腐壞、脆弱、沉睡或冷漠,並更新心志。 在這復活慶典的光輝時刻,我們再次懇求復活了的主耶穌,賜給我們平安和喜樂的日子。阿肋路亞!阿肋路亞! +李斌生主教 天主教澳門教區 (1)參: 羅八28 (2)2019年1月16日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要理講授;羅八14-16 (3)2020年3月27日特殊祈禱講道;谷四40 (4)若十七21
大學生因疫情爆發而失去財政援助 聖大設「疫境援助基金」 幫助有需要學生
文:Marco Carvalho 聖若瑟大學宣佈設立「疫境援助基金」,以減輕在全球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下稱:新冠肺炎)對部份學生的影響。設立基金的目的,是為因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而失去援助的國際學生,而向他們提供即時經濟緩助。 新冠肺炎於全球的大爆發,以及受此疫情影響的國家製定應急措施。此對聖若瑟大學的部份學生產了「戲劇性的影響」,有些外國留學生幾乎沒有錢買食物。
澳門明愛簡訊
(本報訊)澳門明愛兩個多月來不斷收到各界團體及善長捐助的抗疫物資和善款,向在疫情中的弱勢社群和人士,表達一份同舟共濟,關懷互助的精神,祈願大家度過艱難的時期。近日又收到善長和社團交來的抗疫物資;另澳門明愛屬下托兒所已公佈招生事宜。茲將有關上述情況簡述如下:
【通古今之變】 細說晨曦月刊(2)
原著:林家駿主教 修院中的文藝寫作熱潮 修院當局旣已痛下決心,力求改善修生的母語教育,各華籍修生,亦意識到國學修養及文藝寫作的重要。他們雖然要日夕苦讀拉丁文及神哲學,還須研習葡文和英語,課程繁重,感到十分吃力,卻也不敢對國學稍事鬆懈。課餘之暇,更多閱讀當代公教刊物,以補課外知識之不足。修院原設有傳統式的課外文藝活動,如複音合唱團、管弦樂隊、學術研究會、話劇歌劇、遊藝、演講、運動等活動,以培養修生的組織能力,以求加深他們的文化修養;華籍修生並不以此而自滿自足,更自動自發的組成文社詩社,交換切磋;又由黃勵修等當日神學高年級修生發起,於1941年創辦不定期性壁報,取名「晨曦」,是爲修院鼓勵文藝寫作的濫觴。該項文藝寫作努力,雖然爲太平洋戰事所扼殺,卻也奠定了修院華籍修生嚮慕中國文學的基石。 責任編輯:張天嘉,葉家祺
聖亞豐索《神領聖體禱文》 神領聖體不取代聖體聖事,但有一定價值
在這新冠病毒肆虐、許多地區信友不能親身參與彌撒。在澳門教區,我們同樣經歷過沒有實領聖體的時期,並在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的帶領下,建議在彌撒中誦念《神領聖體禱文》。而教宗方濟各近日也籲請信友們神領聖體。他在舉行清晨彌撒時也經常誦念聖亞豐索的《神領聖體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