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方濟各沙勿略在東方(9)

文德泉蒙席 著 馬六甲老師 羅格奧利維拉於一五二二年或一五二三年生於葡國亞威羅。聖人於一五四七年在果亞遇到了他。那時他大約二十五歲並已在聖保祿學院已經教了三年書,學生都是小孩子,但他沒有讀過很多書,拉丁文也不懂,不過他很虔誠亦是一個品性純良的年青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世界現正需要的…

要懂得如何寬恕 先要接受寬恕 文祖賢 著 何紹玲 譯 十年前的四月二日,羅馬時間晚上九時三十七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回歸天父家,成千上萬的信徒緊隨他在世豐盛人生的最後數天,很多也因此被感動至歸化天主。教宗在星期六這天與世長辭絕不是巧合,這天是獻給聖母的一天,更是他親自訂為救主慈悲主日的前夕。 第二天,是救主慈悲敬禮當天,教廷國務院副院長萊奧納多·桑德禮總主教主持紀念剛逝世教宗的彌撒,結束前,他向信衆這麼說:「我被委託,向你們讀出剛辭世教宗的一番話,這都是在聖父若望保祿二世明確指引下的留言,我對這任命深感榮幸,但也懷着無限思念。部份內容如下:「對於人類,有時候似乎會迷失及受制於邪惡、力量、自私和恐懼,但復活的天主獻出了愛的禮物,就是寬恕、修和及重新打開通向愛的心…以愛打造心靈,結出和平的果子。世界多需要我們去明白和接受救主慈悲!」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

新的盟約 心的盟約 梁展熙 今天的三篇讀經,好像是因為是四旬期中最後一個甲乙丙三年讀經不同的主日而特別為教友進入復活期作準備一樣,向他們闡釋基督事件的意義。所謂基督事件(the Christ event),雖然也包括道成肉身的部分,但著眼點當然是落在耶穌的死與復活上。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真理的時刻

「主,是我嗎?」 文祖賢 著 何紹玲 譯 「到了晚上,耶穌與十二門徒坐席。他們正吃晚餐的時候,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有一個人要出賣我。 』他們非常憂悶,開始各自對衪說:『主,難道是我嗎?』」(瑪竇26:20-22) 但我很想知道,那時伯多祿是否也說了同樣的話。據聖若望記載,當時坐在耶穌身旁的若望曾被伯多祿示意代問耶穌所指是誰(參看若望13:24-25)。他差不多肯定自己不是叛徒。被稱為磐石的他?沒可能吧!伯多祿怎會出賣他的主!當然,他沒這樣做,但他卻三次不認主,還發誓不認識衪(參看瑪竇26:72,74)。瓦解了的磐石。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加俾額爾之旅

陝西遊記(七) 陳遠霆 另一個起點 雨雖然連綿,卻沒有為我帶來煩擾的感覺,反而成了謝幕的場景,為古老的氣氛增添一份憂鬱的悽美。 立於西安城的最中央位置,居高臨下,看東南西北這四條自古至今的交通要道,車來車往源源不息,也許就能體驗所謂歷史的洪流是無可阻擋這事實。從鐘樓走到不遠處的鼓樓,就像在江河中央的一個沙洲來到另一個沙洲之上,水流仍然是水流,風景卻不盡相同。鐘樓鼓樓,還有其他所有的文物建築,其實都一樣,用眼去看只是古蹟,用心去看才是歷史。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救恩史」資訊圖表

給尊敬的讀者們: 我們每期的資訊圖表,自見報以來,多蒙各界的鼓勵和擁護,我們心感榮幸。眾朋友、甚至司鐸,對這「救恩史」圖表甚為支持,連載閱讀;也有不少讀者,親臨敝社,就為希望取回缺了的一期。讀者會收集並保存,敝報可能是屈指可數的其中一份。 我們這資訊圖表已闖出澳門,海外讀者近的有香港,遠至非洲肯亞。隨著中、英網頁的推出,我們更能為眾多網民提供免費的資訊圖表。也有朋友問,可有想過把資料編制成書,答案是肯定的,現正在籌備中。(目前更考慮用折扣形式或免費贈送給能証明搜集齊第一至廿三期的讀者。) 我們在中央摺頁加插了「救恩史」資訊圖表,原因很明顯,這是唯一的故事,最關鍵的那個記敘,沒有它,號角報裏所有形式的文章(不論是全球的、本地的、或個人的)也來得沒意思,或可能根本不會發生。這故事對我們而言可能是耳熟能詳,卻就是它把我們聯在一起,是它給了我們「前途和希望(耶肋米亞29:11)」。我們應該把這故事發揚光大,讓人人都認識。教宗方濟各說過:「忘記這故事的人是迷了途的人。」 直到目前為止,我們是敘述歷史的第一部份:以色列時代,下期我們將把這時代來一個總結。若承天意,又蒙天主恩准(Deo volente et adiuvante),我們將於四月推出第二部份,「救恩史」的核心:耶穌時代。隨着便是第三部份:教會時代(即教會歷史)。 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說過:不是人人也願意和我們討論真相,正如他們會迴避談論善與惡一樣。若他們一旦看見美,我們便有機會引導向善的去尋找、去擁抱真相! 願仁慈的天主祝福我們! 文祖賢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