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育暨青年局主辦

「2015年校際數學比賽」頒獎典禮 (教育暨青年局訊)由教育暨青年局主辦、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協辦的「2015年校際數學比賽」(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已於日前順利完成。為表揚得獎學生,教青局於4月24日舉行頒獎典禮,出席的嘉賓包括教育暨青年局老柏生代局長及多名主管、澳門大學科技學院助理教授梁應德、以及多所中、小學學校校長。主、協辦單位期望透過是項比賽,提升學生研習數學的精神,增強學生的數學能力,並藉此發掘具潛質的小學、初中及高中學生,參加地區性和國際性的數學賽事,增強與不同地區學生的學科交流,擴闊視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中學教師加深認識耶穌會教育理念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教師於四月份有幸獲得兩次寶貴的機會,深化對辦學團體耶穌會教育理念的認識,同時反思個人教學經驗,致力培育「德智兼備」的青年。教職員一行約百多人於四月中赴港出席「耶穌會教育論壇2015」,是次於香港華仁書院舉辦的論壇分別邀得全球耶穌會中小學教育秘書長Jose Mesa神父、研究利瑪竇的學者余三樂教授以及《耶穌會的人才學》一書作者Chris Lowney先生作主講嘉賓──Jose Mesa神父闡釋了具有400多年傳統的耶穌會教育在現代所面對的種種挑戰和機遇;余三樂教授帶領與會者走進利瑪竇與徐光啟的友誼之路;Chris Lowney先生鼓勵大家樂於回應,成為時代的領袖。教師們隨後參與由多位耶穌會學校傑出校友及教育工作者帶領的工作坊。參與論壇的老師均把握這次寶貴的機會,從嘉賓的分享中汲取養份,滋養教學生命的成長。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高小師生宣傳「減少包裝紙」

(本報訊)利瑪竇學校高小師生參與2015年4月18日由民政總署舉辦的「世界地球日」活動。本校一直致力於在校內推動環保及節能教育,因此自2008年始,至2015年都以高小學生為主,積極參與地球日的活動。今年,高小學生選擇了「減少包裝紙」為主題的內容,並表演了現正在日本小學生之間流行起來的舞蹈體操。師生合力把舞蹈的主題曲進行改編,以配合「愛護地球!減少包裝紙!」的主題。高小學生穿上美麗的級服,戴上可愛的貓兒帽,連同兩位老師一起上台,表演歌舞,如歌詞般「不減少紙呀!疑地球沒變改!日日夜夜用少D包裝紙!」。學生們積極及投入的表演,目的只是宣揚「減少包裝紙」。每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活動非常有意義,除了提高學生的環保及公民意識外,還通過寓遊戲於學習的方式,讓環保精神得以傳承。因此本校學生都能繼續發揮及宣揚環保精神,共同創建美好未來。

uncategorise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大自然的數字

0, 1, 1, 2, 3, 5, 8, 13, 21, 34 … 接下來呢? 文祖賢 著 何紹玲 譯 你們當中一定有人知道上面問題的答案,這連串數字名為斐波那契數列,以其創造者萊昂納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1170–1250)命名,他又名萊昂納多‧波那契(Leonardo Bonacci)、比薩的萊昂納多(Leonardo of Pisa)或萊昂納多‧皮薩諾‧比哥勞(Leonardo Pisano Bigollo),他被認為是中世紀最有才華的西方數學家。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

復活與此生 理想與現實 梁展熙 今天的讀經,分兩條主線,兩者在內容上各不相干。我猜測,這是由於復活期的主日讀經的目的同樣有二之故。其一:除了重溫各福音中的復活敘述外,也需從各福音中得到如何活出身為已復活的基督的追隨者的生活;其二:重溫耶穌復活後,初生教會的發展歷程。當中,前者告訴我們基督徒團體生活的理想狀態,以及此狀態之為理想的原因;而後者則告訴我們,基督徒團體生活的實際情況為何,以及當時的初生教會如何克服種種困難。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保祿書局好書推介

靜默祈禱:歸心旅程 內容簡介 聖奧思定曾經這樣說:「天主對靜默的心靈說話。」人生最重要的旅程是回歸內心之旅,探索自我最深處。我們受邀走上這段旅程,超越言語和圖像進入靜默。靜默能平靜並沉澱躁動不安的思緒,回到內心深處,找到真正的自我,也找到天主;意識到天主是愛和生命的源頭,與祂合而為一。我們的生命煥然一新,滿懷喜樂及熱忱,在日常生活中把天主的愛與平安帶給別人。 靜默祈禱是歷久彌新的靈修方法。本書根據聖奧思定的靈修傳統,分成七個主題共六十四篇,每篇文章篇幅適中,文筆精練優美,觀點清晰敏銳,簡單而有說服力。廣泛探討靈修旅途中可能遇到的種種難關,帶領讀者沉澱心靈,在靜默中與天主相遇。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樂‧跡‧區師達神父紀念集》

(本報訊)為紀念本澳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區師達神父,對本澳音樂教育作出的重大貢獻,天主教澳門教區──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即將出版《樂‧跡‧區師達神父紀念集》,書中收錄有關區神父的文章、訪問、相片,以不同的角度回顧這位對澳門音樂發展影響深遠的傑出音樂家。區神父1917年生於葡萄牙亞速爾群島碧谷島,十四歲來澳進入聖若瑟修院學習,1943年晉升司鐸,除了赴里斯本國立音樂學院深造的七年(1951-1958),一直生活於澳門,畢生為教會工作及推廣音樂貢獻他的力量。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方濟各沙勿略在東方(13)

文德泉蒙席 著 沙勿略離開馬六甲時有否拂塵的舉動 多年前,新加坡的「馬來亞公教領䄂」雜誌曾有過對沙勿略拂塵的爭論。我曾參與其間,並肯定了聖人的舉動。不過有很多愛戴聖人及維護馬六甲的虔誠教友否認聖人曾有此無禮的行為。為此我曾去信蘇哈默神父查詢此事,而他肯定了我的立場。蘇神父是當代研究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