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神糧=天降人糧? 梁展熙 煮食廚藝,講求色、香、味俱全。現在,人們上茶樓餐館,還講求服務、裝潢和氣氛。但說到底,人進食的最基本的目的,是為維生,是為從生活的疲憊中是為走人生之路,是為到達人生的目的地。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新環保通諭《願祢受讚美》概覽
神學展望──察斷行三部曲 創世失落與救贖 梁展熙 閱讀一份通諭,本來就不是輕鬆的事;再加上暫時仍未有官方中譯本,就更是困難。有見及此,筆者想先與大家一起概括地從大綱來看看這份通諭。由於本文難免會引用通諭,內文中的引文只為筆者試譯,僅供參考。
利瑪竇教師同樂日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於七月二十一舉行教師同樂日,教職員合共百多人從學校乘旅遊巴前往路環。一路雖有風雨,但仍未減聚人愉快心情。
文藝采風之旅──四川寫作暨彝族交流活動
粵華中學 (本報訊)由澳門教育暨青年局贊助,粵華中學中文科組主辦的「文藝采風之旅—四川寫作暨彝族交流活動」已於日前圓滿結束。
「自然家庭計劃義務導師培訓課程」完滿結束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於7月12、19及26日舉辦了「自然家庭計劃義務導師培訓課程」,學員們通過18小時的學習,課程已完滿結束。學員們正進入實習階段,實習期滿便可正式被委任為自然家庭計劃義務導師,在協會為澳門市民服務,服務期間可獲定期督導的跟進。
氹仔嘉模聖母堂調整主日彌撒時間
(本報訊)鑒於嘉模堂區目前各台主日彌撒之間缺乏間隔的空間,實在不利教友的祈禱需要。經過兩個月的諮詢後,該堂教友達致共識,並得到黎主教的批准。堂區將於九月六日開始更改主日彌撒時間,其安排如下: 中文彌撒 早上八時四十五分 8:45 am 英文彌撒 早上十時正 10:00 am 葡文彌撒 早上十一時十五分 11:15 am
聖安多尼堂輔祭會喜與香港青年輔祭交流心得
(本報訊)聖安多尼堂輔祭會於七月十二日與香港新浦崗善導之母堂及黃大仙聖雲先小堂之輔祭會成員一同共祭主日彌撒,互相交流,讓他們在交流中認識到澳門堂區的工作,並了解到二地青年教友對信仰的想法。
新校舍將服務街坊社區
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柯偉利 (Pedro Daniel Oliveira) 座落台山的聖若瑟教區中學新校舍將擴展服務街坊社區,指望能使年輕人放棄麥當勞這溫習熱點,移到一個寬敞的地方,在那裏他們既能找到創作空間,也有足夠場地做運動。位於台山中街253號的聖若瑟教區中學將進入新階段,他們將拆卸D座(連同操場),改建成50米高、樓高10層的校舍,將能容納約30間教室、一圖書館和一多功能運動室等等。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校長郭華邦博士向號角報透露:「這些新設施並不只為學校而建,也應台山和青洲這兩社區的需要而設,這兒的青少年極欠缺活動的空間。」 「我不能預測這將塑造新人才,但除了傳統的教育,我們起碼也能為這些青少年提供設施,好讓他們找尋自己的方向和潛能。」郭校長解釋說。
黎主教冀教區發展多元化 邀平信徒多投入牧民工作
澳門教區將踏入四百四十年 葉家祺 鄧百亨 教宗方濟各定於二O一五年十二月八日起為慈悲聖年(一譯慈悲禧年),明年亦是澳門教區成立的四百四十年(一五七六年一月二十三日)。過去十年,澳門特區發展迅速,在民生、教育等也面對不同的挑戰,而天主教會在澳門的角色也變得相當重要,尤其是在新住宅區及未來的新填海區人口持續增長,教會需要增強新地區的福傳工作。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黎鴻昇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本澳教會自回歸後仍保持著《基本法》賦予社會宗教自由的優良傳統。教會福傳有賴各堂區,團體及善會的發展,望教友們能繼續活岀基督愛德的精神。
救恩史 -- 耶穌時代(十九)
光明四端:耶穌大博爾山顯容(基督:君王與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