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0月15日在世界主教會議當天的議程結束後,於傍晚七點探訪了數日前剛落成的無家可歸者新宿舍。這間宿舍位於梵蒂岡附近,聖神醫院後面,場地由耶穌會總會提供,費用由教宗救濟所負責。 教宗這次的探訪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宿舍的客人和志工感到萬分驚喜和感動。在那裡迎接教宗的是教宗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總主教、耶穌會總會長倪勝民神父、3名服務的修女和幾名志工。這間宿舍住宿的30名客人欣喜地迎接教宗,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因為他們終於有張床可以睡覺。這些客人大多是意大利人,他們都想訴說自己的經歷,並請求教宗降福。教宗方濟各逐一親切問候他們,向每個人說些關懷的話後,視察了整個宿舍。教宗這次訪問持續了約20分鐘。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天主:禮儀中的主角
與Fr. Randifer Boquiren細談禮儀(2) 文/文祖賢神父 譯/何紹玲 對司鐸和平信徒給予『禮儀培育』,大家都覺得有迫切需要和談論已久,延遲實行只會抑制第二次梵蒂岡會議提出的禮儀改革之成果。你覺得在這主題下還有其他重要的項目應討論的嗎? 真高興你能提出禮儀培育和禮儀改革的關連。其實這談論並不是今天才開始,早於二千年最初的十年,已有人知道禮儀行動的重要性;因當時的他們,和今天的我們,也清楚明白沒有心和智的內在改革,外在的改革便不會有這麼好的成效,藉此我們得以明白和守護禮儀的精神,這也是禮儀培育的基本任務。事實上,當第二次梵蒂岡會議肯定教友在聖禮儀上應作全面和活躍參與後,並沒為了立刻實現宗旨,便制定一些改革時實用的待辦事項清單,不過,我們還是把這些留作日後處理;反而禮儀憲章已肯了定活躍參與是要通過適當的培訓(per debitam institutionem)再加上必須的指引。
中國與梵蒂岡完成第二輪會談
中梵關係 (天亞社訊)據不同消息來源透露,中國與梵蒂岡第二輪會談已在北京舉行。 中國政府為控制宗教事務免受外國勢力干預,一直推行「中國化」運動。在天主教會,江蘇省和遼寧省在近月,先後舉辦有關天主教中國化及民主辦教的研討會,而四川省的所有神父被要求在十月二十日前,提交他們對「中國化」的理解的報告或參加相關研討會。 在這樣的背景下,據不同消息透露,梵方代表在十一日抵達北京,並已在會談後離開。然而,這次閉門會議的內容或成果,或參與人員,沒有傳出任何訊息。 一些消息人士對天亞社說,會談應該包括雙方的外交人員,以及國家宗教事務局的官員。
漠不關心和沉默即是同謀
教宗2016年世界移民與難民日文告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於10月1日發表教宗方濟各為下屆第102屆世界移民與難民日撰寫的文告。教宗在文告中說:「移民是我們的弟兄姐妹,他們為尋找遠離貧窮、饑餓和剝削的更好的生活。」2016年世界移民與難民日將於1月17日舉行,主題為「移民與難民質問我們;慈悲福音的答覆」。面對全球日益增長的移民潮,慈悲福音今天比以往更震撼人們的良知,我們不可對別人的痛苦無動於衷。 教宗表示:「世界各地出現的不可接受的人道危機,數百萬人的悲慘故事向國際社會提出質問。當我們看著因窒息、窮困、暴力和海難而死亡的移民時,漠不關心和沉默即是同謀。無論是合法或是不合法移民,他們首先是人,他們離開自己的家園,在走向美好未來的夢想的道路上,遭到人口販賣者的淩辱。倘若他們在淩辱和不幸中生存下來,他們仍必須面對背後隱藏著的猜疑和恐懼的現實生活。」教宗繼續說,移民和難民經常遇到沒有清楚可執行的法律得以接納和安排他們融入社會的情形。他也籲請大家關注所有人的權利和義務。
寶血女修會區佩球修女及吳葵歡修女安息主懷
(公教報訊)香港教區寶血女修會吳葵歡修女於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五日於大埔醫院安息主懷,享年九十五歲。 吳修女聖名依撒伯爾,廣東省寶安縣人,一九三八年加入寶血女修會,度奉獻生活七十七年。吳修女於一九四四年宣發初願後,先後被派往中山小欖孤兒院及澳門跑狗塲貧民住宅服務多年,並於澳門聖若瑟修院任總務之職,自一九五六年調回香港後,致力鄉間傳教工作,其福傳的足跡遍及元朗、大埔、錦田及西貢等。吳修女性情謙厚,熱心服務,她曾於母院及寶血醫院負責管理伙食及衣物等工作,及任長者會院院長之職達十年之久,直至一九九八年接受癌症手術後,退居粉嶺會院休養,但期間仍滿懷福傳心火,向身邊所接觸的人宣講基督喜訊,亦常看到她在聖堂內默默祈禱,誠是年輕修女們的楷模;二零一五年九月二十二日因中風入北區醫院,轉往大埔醫院接受治療後,於二零一五年十月十五日晚上八時五十三分安息主懷,享年九十五歲。
服務港澳台學校逾五十載
母佑會麥卉貞修女安息 (公教報訊)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麥卉貞修女(聖名依肋斯,圖)十月六日清晨於沙田醫院逝世,在世旅居八十九載。麥修女一生服務於港、澳、台三地修會屬校。 麥卉貞修女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在廣東中山出生。年輕時她與一群同伴從鄉間出外謀生,接觸慈幼會傳教士,認識天主教信仰並領洗。工作期間她在母佑會的女青年宿舍居住,受修道生活吸引,一九四九年加入母佑會,在上海接受培育。 後因政治環境的轉變,麥卉貞隨初學導師來港,一九五一年發願成為母佑會修女。
美滿家庭協進會11月份工作坊資訊
「婚姻加建工作坊」 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將於2015年11月21日及28日(星期六)舉辦「婚姻加建工作坊」。目的是讓配偶及伴侶強化彼此的情感連結,學習感情不老、保持甜蜜的秘訣,改善已變酸的婚姻關係,令婚姻生活終生美麗。活動邀請香港資深婚姻戀愛治療師杜婉霞(Joanna)擔任導師,其著作有「好好戀愛」,「戀愛幸福學」及「戀愛防腐學」,是藝人王祖藍、李亞男之戀愛軍師。 是次活動時間:10:00-13:00、14:00-18:00;內容包括:短講、討論、遊戲及茶點。費用為MOP380元/位(10月21日前報名早鳥優惠MOP300元/位)。名額有限,報名從速。查詢詳情請致電2838 8886與李小姐或黃小姐聯繫,或瀏覽本會網站www.mcaf.org.mo下載報名表格。
《願祢受讚頌》:天主教的社會訓導講座
(本報訊)近來不論是本地、鄰阜及至整個世界都有一連串的社會事件。本澳有住房、交通及賭收下跌;鄰阜香港有大學副校風波、反水客等;國際社會則面對難民和氣候轉變等問題。 面對大小種種社會問題,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在天主教會的教導裏,社會訓導就給予我們指引,讓我們在複雜的社會事務裏找出最適合的應對方法。但我們對教會的社會訓導又熟知多少?因此,教友協進會(教協)舉辦題為「從《願祢受讚頌》通諭看天主教的社會訓導傳統」講座,希望能藉此機會使教友對教會的社會訓導有更多認識。 是次講座是教協承接本年年初所辦的社會訓導課程,是該課程的延伸,並邀得香港阮美賢博士到來主講。阮博士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天主教研究中心研究員,又是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社會倫理客座教授。她在教會社會訓導上有不少的研究和著述。
利瑪竇中學舉辦「利瑪竇日」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慶祝創校六十週年系列活動之「利瑪竇日」於十月十日上午舉行。活動開始時,由該校校牧楊國輝神父帶領全體師生進行感恩祈禱,感謝利瑪竇神父為人們所作出的種種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