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奉李斌生主教諭,公布如下: 聖若瑟大學了解天主教傳統以人為本的教育,多個世紀以來在澳門及東南亞地區的重要性,積極地擔負起在多元化的科學和文化傳統之間作為橋樑的責任,我們致力於繼承這個傳統,尋求在科學、文化及地域關係上的進步。 現呼籲本澳各大、小聖堂,於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四日當天有信友參與的彌撒中,鼓勵他們慷慨捐獻;募捐所得的款項,請送交主教公署轉交聖若瑟大學,以示澳門教區對大學的使命之支持。 特此公告 教區秘書長 馬嘉道神父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原來緣去」三部曲系列工作坊
(本報訊)由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婚姻家庭輔導中心主辦的「原來緣去三部曲」系列工作坊,已於2016年11月12日下午5時圓滿結束,活動內容包括婚姻的法律講座,以及父母共親職和離婚適應工作坊三部分,活動期間參加者反應熱烈,可見他們對離婚議題的關注,同時亦希望透過是次工作坊,喚起市民對婚姻的關注,不論婚姻的結局如何,我們也需正視面對它。
聖大學生作品年度展覽
(本報訊)聖若瑟大學創意產業學院傳播與媒體學士課程學生,將於2016年11月9日至12月3日假創意空間展出本年度作品。是次展覽包括攝影和新聞攝影、數碼合成照片、平面設計、互動媒體、動畫、視頻製作和數碼音頻錄製。展出的各種媒體反映了傳播與媒體學士學位課程在多個學科的發展。 此次展覽免費入場,逢星期一至星期六下午2時至晚上7時對外開放(星期日休館),歡迎有興趣人士參觀。開幕式定於11月9日下午六時三十分在創意空間(澳門文化中心地下,新口岸)舉行。詳程可聯絡聖大策劃人José Manuel Simões 教授 (jmsimoes@usj.edu.mo – 62285277)
香港、坪洲朝聖之旅
余佩嬋 (本報訊)上月參加了香港、坪洲兩天朝聖活動。當日早上七時三十分,已有近六十位參加者齊集澳門外港碼頭離境大堂,我被選為組長,當然要負責點名及派發所需用品,今次共分五組。集禱後,我們乘八時噴射船往港,到達後隨即走進一架大旅遊巴士,踏上朝聖之旅。
扶貧助學 – 聖家學校27日辦慈善嘉年華
(本報訊)聖家學校在2006/2007學年開始推行「感恩助學計劃」,為中國內地山區學校籌款,改善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環境。多年以來本校已先後資助了雲南省長坡腳山區道明小學及為當地居民興建水窖,安徽省懷寜縣旨田小學、岳西縣板橋小學、四河小學、上舍小學、北庄小學、樅陽縣石磯小學、鞠隱小學及雙崗小學,去年資助廣東省雲浮市郁南縣建城鎮西鎮小學、內逕小學、圓山小學、沙龍小學及東二小學等五間小學,並資助一戶貧困家庭。
利瑪竇中學校慶活動安排
(本報訊)本年十二月八日為聖母無原罪瞻禮日,適逢利瑪竇中學六十一周年校慶典禮,校方將於慶典期間舉辦連串活動以誌慶賀。
香港:基督徒參與反釋法遊行
(公教報訊)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一月七日釋法前夕,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與香港基督徒社關團契十一月六日舉行祈禱會,為中央及香港政府尊重法治精神祈禱。 兩名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及遊蕙禎宣誓案尚待法院裁決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於十一月七日全票通過對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指出香港公職人員必須真誠宣誓,而不符合解釋和法律規定的宣誓應確定為無效,宣誓人即喪失公職資格,且不得重新安排宣誓。
教宗主持無家可歸者禧年彌撒 – 不可丟棄人,人不可被丟棄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13日主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彌撒,與無家可歸者共慶慈悲禧年。這些社會邊緣人士在法國「兄弟」協會和聖艾智德團體的帶領下,從上週五11月11日至13日慶祝他們的禧年。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強調,天主將人置於受造界的頂峰,視人為最寶貴的善;倘若被丟棄,人就連過眼煙雲的事物都不如,這令我們無法接受。
教宗禧年公開接見 – 天主包容每個人,不排拒任何一個人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12日週六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慈悲禧年的最後一次特別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解釋了「慈悲與包容」的含義,強調天主包容每一個人,不排拒任何人。教宗在問候朝聖者時,特別念及在中東遭受迫害的基督徒。 《瑪竇福音》記述耶穌邀請眾人歸向祂:「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十一28)。教宗表示,耶穌不排拒任何人,因為祂的使命是向每個人彰顯天父的愛。天父愛每一個人,包容每一個人。 教宗說:「我們基督徒必須奉行同一個準則,因為慈悲是天主行事的方式,天主的風格。我們應在自己的生命中藉著慈悲努力包容他人,不自我封閉,不將自己關進自私自利的保險箱内。」包容是慈悲的一面,它要求我們張開雙臂接納他人,不排拒任何人。 「我們不應以社會地位、語言、種族、文化或宗教來把他人分門別類:在我們面前的只是一個值得去愛的人,因為天主愛他。那個在我的工作、我的社區中遇到的人,是一個值得我去愛的人,因為天主愛他。『可是,這人是那個國家的,那人是另一個國家的;這人信奉這個宗教,那人信奉另一個宗教……』但他是天主所愛的人,所以我也必須愛他。這就是包容,這就是包容的含義。」 《福音》要求我們從人類的歷史中認出偉大包容的計劃,充分尊重每個人和每個團體的自由,要求眾人有如兄弟姐妹組成一個大家庭,成為教會,基督奧體的成員。天主的慈悲和寬恕不排拒任何一個人,我們人人都需要蒙受寬恕。教宗因而邀請眾基督徒以實際行動包容他人,做天主慈悲的見證人。 結束要理講授後,教宗問候了在場的波蘭朝聖信友。在援助苦難教會組織的推動下,隔天主日將在波蘭舉行關懷受迫害教會日。教宗對此表示:「在目前不安與痛苦的情況下,我們應以熱誠祈禱和具體援助支持在伊拉克及其它中東國家的弟兄姐妹們。我們祈求天主,讓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因宗教、文化或種族而受到社會排斥。」
教宗感謝禧年義工的服務 – 你們真了不起!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11月12日在慈悲禧年的最後一次特別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衷心感謝義工們在慈悲禧年期間為梵蒂岡和全世界朝聖信友提供的極珍貴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