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思穎 《天主教教理》頒布廿五週年的羅馬之行中,我也特別前往傳信公學,拜訪 「萬民福音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韓總主教是我的老師,也是我參與翻譯《身體神學》的合作伙伴,所以,這次可說是師生相聚;同時,1996出版的《天主教教理》中文翻譯本,韓總主教是其中的主要工作成員之一,他除了親自參與翻譯內文工作,更擔任協調、審閱、校對和編輯的工作,可以說韓總主教在華語教會中,為《天主教教理》的推廣作出了甚為具大的貢獻。 問:韓總主教,您好!今天很高興可以來到羅馬傳信公學跟您進行一個有關《天主教教理》的訪談,以及為您送上澳門教區對您的問候。今年適逢《天主教教理》頒布25週年,故此,我想請您為我們簡介一下《天主教教理》的精神、源由和目標。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默想體驗「天主的愛」 氹仔嘉模聖母堂舉行四旬期避靜
(本報訊)氹仔嘉模聖母堂3月10日(星期六),假竹灣會議中心舉行四旬期避靜,逾30名教友參加。 避靜由該堂主任司鐸袁偉明神父帶領,反省「天主的愛」這個主題。袁神父在講道中,透過「停,靜,聽,思,行」五個步驟,讓參加者進入祈禱的狀態,從中反省天主的大愛。 此外,教友製作紙黏土模型,對天主創世時作出體驗與默想,同時感受天主創造生命的大恩,並深刻地反省現實的我,如何回應天主的愛。 最後,在袁神父的帶領下,教友通過朝拜聖體和苦路善功,感受主耶穌基督的臨在,以善功行動實踐基督徒以天主為中心的信仰生活。
聖若瑟青洲校舍舉行冠名儀式
(本報訊)聖若瑟青洲校舍 於3月19日早上10時30分,於聖大及聖中校舍舉行冠名儀式,由澳門教區主教暨聖大校監李斌生主教於聖大小禮堂致開幕詞。隨後,嘉賓移步到中央花園為花園 冠名,儀式在圖書館展覽室結束。為向捐獻支持聖若瑟青洲校舍的 捐贈者表達謝意,聖大及聖中在青洲校園的小禮堂、展覽室及中央花園將分別命名為「鮑思高禮堂」、「黃昇雄展覽室」、「毛佩湖花園」。澳門教區為天主教大學及中學建設校舍,及以天主教教育精神培育人才,獲得捐贈者的支持,深表謝意。 是日儀式由李斌生主教主持,邀得三方捐贈者及代表:香港鮑思高慈善協會、滙邦實業有限公司常務董事毛佩湖先生和黃昇雄先生見證。出席嘉賓亦包括,天主教會大學暨高等教育基金成員,蘇輝道神父及鄧華禮先生,以及聖若瑟大學校長蒒沛德神父、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校長喬樹勇博士和特邀嘉賓梵蒂岡駐港澳代辦尤安泰蒙席。
2018迎新教友聚會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教友協進會將於4月29日(星期日),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假聖若瑟修院(岡頂入口)舉行迎新教友活動,敦請李斌生主教為教友舉行感恩聖祭,並與參加者交流。活動內容還有由各善會團體主持的有獎攤位遊戲。該會希望透過該活動讓新教友加深了解教會及善會團體,從而分享教會大家庭的喜樂。 誠邀今年復活節領洗的新教友、堂區神父、傳道員及代父母一同出席。請於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或之前,向堂區或該會報名,費用全免。報名方法:請致電劉小姐(6688 9635/Whatsapp) 或 鄭小姐(6686 1587/Whatsapp) 或電郵:catholicmacau@hotmail.com。
聖座禮儀及聖事部公布 慶祝教會之母紀念日的規則
(梵蒂岡電台訊)在教會之母榮福童貞瑪利亞法定紀念日列入《天主教羅馬禮禮儀日曆》之後,全體信友從今年起就要在聖神降臨節之後的星期一予以慶祝。為此,聖座禮儀及聖事部3月27日發表通告,闡明慶祝這個紀念日的禮儀規則。該聖部部長薩拉(Robert Sarah)樞機在通告上署名。 通告首先指出在五旬節主日後星期一和星期二舉行彌撒的情況,重申“在某些地方,信友們習慣在五旬節主日後星期一和星期二參加彌撒。在這種情況下可選用五旬節主日的彌撒,或聖神彌撒。 (《羅馬彌撒經書》(2008年)488頁)”。
新聞簡訊
耶路撒冷聖枝主日遊行:聖城是我們信仰的根源所在 (梵蒂岡電台訊)耶路撒冷聖枝主日遊行向來是基督信仰最為盛大的公開活動之一,因此總是人山人海。為了這項活動,巴勒斯坦基督徒得到了耶路撒冷的特殊入城許可;在場的朝聖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菲律賓、波蘭、瑞士和美國。成千上萬人從橄欖山上的一座聖堂出發,前往老城區的聖亞納堂。他們手持棕櫚枝和橄欖枝高呼賀三納,在樂器的伴奏下歡唱聖歌,以各自的語言讚美天主,表達基督徒的喜樂。 在遊行的終點,拉丁禮宗主教府宗座署理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總主教對信眾表示,「我們走過了耶穌親身經歷的同一段路程。有關耶穌榮進聖城的記述,必須在逾越奧跡的光照和補全下來誦讀。我們今天也跟耶穌一起進入當年的逾越節」。
世界主教會議會前會議閉幕,兩岸三地與會青年接受本台專訪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年輕,但是我們不輕浮!」這是世界主教會議會前會議的兩岸三地與會青年所發出的心聲。她們於3月25日聖枝主日暨教區級世界青年日參與了教宗方濟各主持的大禮彌撒,隨後接受本台中文節目部的專訪。她們分別最想跟教宗說的一句話是:「聖父,你一直在青年的心中」;「我們不只是教宗的青年,更是耶穌的青年」;「請為中國的教會祈禱」。 來自中國大陸的任羅莎、香港的陳卓羚和台灣的馮筱嵋於3月19日至24日在羅馬出席了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第15屆常規會議會前會議。對她們而言,最大的收獲在於學習了「世界主教會議(Synod)同道偕行的意義」,體會到「教會乃是一個身體」。她們深切感受到「被聆聽」的喜悅,在會議期間認識了「非洲、中東、美洲」等平常難以接觸到的各地青年。
法國主教們就生命結束議題聲明:殺人不是一種治療
(梵蒂岡電台訊)法國主教團3月22日發表聲明,論及生命結束的議題。他們重申:「以同情為理由而殺人,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一種治療。」法國全國此時正在討論關於修訂2016年2月2日通過的法律議案,這項法律禁止對病人繼續實施不必要或不相稱的治療,但可使用「深度和持續」鎮靜療法,直到病人死亡為止。 不過,有人提出要修訂這項法律,促使在醫療上協助自殺和安樂死得以合法化,因此引起法國目前的辯論。法國主教團闡述教會的看法,以關懷病人為首要考量,強調姑息療法的重要性。主教們認為,這種治療尚未充分得到發揚,而且少為人知。
穆斯林青年褻瀆聖母像 被法官罰背誦含瑪利亞的可蘭經經文
(綜合報道)三名穆斯林青年因褻瀆聖母聖像被判有罪,被黎巴嫩一名法官裁定背誦《可蘭經》中讚美耶穌之母的所有段落。 當地媒體報道,這三名穆斯林住在一條大多是基督徒的村落。網上流傳一段短片,顯示他們在褻瀆一尊聖母聖像,他們事後被拘捕。
教宗三鐘經:跟隨聖母的芳蹤,走向世界主教會議和巴拿馬世界青年節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3月25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枝主日彌撒,並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當天也是教區性世界青年節,教宗邀請青年跟隨聖母瑪利亞的芳蹤,走向世界主教會議和2019年巴拿馬世界青年節。 教宗首先關注來自世界各地參加本屆世界主教會議會前會議的青年和透過社交媒體參與活動的1.5萬青年。參與會前會議的青年代表藉此機會把會議總結文件呈交給教宗方濟各,一位青年代表向教宗保證,青年們將持續以祈禱支持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