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代表團上週一(11日)在印度加爾各答出席了在當地舉行的第27屆世界病患日活動,帶去教宗方濟各的訊息。孟加拉國德羅薩里奧(Patrick D’Rozario)樞機代表教宗參加了在加爾各答的活動,表示「整個城市與聖德蘭修女一起慶祝與病患共融的喜樂。」本屆世界病患日的主題是:「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瑪10:8)。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事隔兩年多 本篤會隱修女大地震後重返諾爾恰
(梵蒂岡新聞網訊)上主日(10日),也是聖女斯高拉諦加紀念日,意大利諾爾恰本篤會隱修女回到聖本篤的城市──諾爾恰。 兩年前、2016年10月30日的地震過後,本篤女會聖安多尼會院無法再使用,這些隱修女們被迫暫時離開家園,當地隱修女只好寄住在特雷維同會姊妹的聖路濟亞會院,如今8位隱修女在院長科羅納(Caterina Corona)修女的帶領下重返聖本篤的城市,居住在組合屋搭建成的隱修院。當天諾爾恰總主教博卡爾多(Renato Boccardo)在恩寵之母團體中心主持了彌撒聖祭。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二十六章:神權政治 (1)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面對着在西歐出現如雨後春筍湧現的異端、社會運動及偏離教義的思想,而商業發展蓬勃的大城市演變成政治中心,人們重新從福音及貧窮中找尋救恩和完美,教會對此作了甚麼的反應?教宗及教會高層是否作了相反的應對行動?他們為自己的權力作努力,用教會的白袍覆蓋着整個歐洲。基督信仰達到了顛峰,教會的神權政治統領着一切。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它,換句話說,那神權政治只是一種負荷。
【聖言啟航】禍福何所倚?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 「你們富有的人是有禍的……你們現今飽足的人是有禍的……」單從今天福音選讀的文字,聽起來耶穌好像是個『進步無產階級主義者』,擁抱『階級鬥爭』思想。不過,祂真是這樣嗎?是否只有身無長物、家徒四壁(甚至露宿街頭)才能夠成為耶穌的門徒?是否連儉樸生活所剩餘的儲蓄,甚或努力拼搏賺取財富也是罪過?如否,那麼耶穌今天在《路》中的『真福八端』(更準確些,該是「福禍各四端」)又是甚麼意思?
巴拿馬世青節結束 2022年將於里斯本舉行
(綜合報道)第三十四屆巴拿馬世界青年節上主日(1月27日)圓滿結束, 數十萬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抵達巴拿馬參與此三年一度的教會盛事,眾人更懷喜樂之情返回自己的所屬國家或城市。
馬嘉道神父 「我們要了解青少年……及他們的心路歷程」
文:Marco Carvalho 譯:何紹玲 澳門教區司鐸諮議會秘書長馬嘉道神父被問及澳門教區計劃在2019的主要牧民工作時表示:一方面要照顧年輕一代的期望,另一方面便是大力推廣天主教會的傳教工作;今年更是公教中心進行重建工程的開始。
專訪香港世青團 天主教信仰如何在香港蓬勃發展?
(ACI Prensa訊)在香港75萬的人口中,有大約百分之四為天主教徒。近年,天主教信仰特別蓬勃,當中有三十多位青年更參與今屆2019年的巴拿馬世界青年節。
菲國主教座堂上主日發生連環爆炸 造成21死、過百人傷
(綜合報道)菲律賓西南部蘇祿省(Sulu Island)和魯鎮(Jolo)嘉模聖母主教座堂(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Cathedral)27日發生兩次爆炸,造成至少21人死、過百人傷。兩宗爆炸均為恐佈襲擊。
聖儀與基督徒的喪禮(三)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667至1690號 文:陳繼容 2. 埋葬亡者的遺體 就埋葬教友遺體一事,聖座教義部於2016年10月25日公布了《與基督一同復活Ad resurgendum cum Christo》訓令,重申基於教義和牧靈理由,並依循基督徒信德的悠久傳統,天主教會依然提倡將亡者葬在天主教會的墓地或其他聖所。另外,只要選擇火化的理由不違背基督徒信德的教義,或敵視天主教會。教會不再拒絕為對那些要求身後火化的信徒施行聖事和舉行葬禮。
師法「聖母的德行」 華籍聖母軍週年退省
(本報訊)澳門華籍聖母軍勝利之后成年區團於2019年1月26日(星期六),在聖安多尼堂舉行週年退省。當天有60多位團員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