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新書推介】《在診療室遇見摩西》

精神科醫師帶你探索隱藏在聖經裡的心靈秘密 本書簡介 聖經是歷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也是基督徒最熟悉的一本書。我們可能知道其中的許多故事,卻不一定能夠理解故事中人物的種種行為與思維,當人物出現令人不解或前後不一的反應或舉動時,更是如此。本書作者以精神科醫師、教授、神學院老師、教會長老等多重身分,帶領我們從精神醫學的觀點,一同探索聖經人物的心靈秘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

【聖經人物傳】諾厄——不同文明中的洪水滅世

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我們已經連續三期,先後看過《創》文本中的字面重覆以及有些細節的前後矛盾。我們也看過教會現在支持聖經學者透過理性的研究來嘗試重構《五書》成書的始末的開放態度。我們也簡略介紹了學界在這方面的成果。今天,就讓我們轉一轉焦點,嘗試談談另一個與〈諾厄方舟〉有關的現象——世界的不同文明似乎有個類似的洪水滅世的神話故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明末清初在山西絳州傳教的耶穌會士(1)-西來孔子——艾儒略神父

文:段春生神父 艾儒略(GiulioAleni, S.J., 1582-1649),字思及,意大利耶穌會士。1582年生於意大利布雷西亞(Brescia),自1613年起在中國傳教,直至1649年在福建延平去世,在華傳教36年。艾神父去世後,安葬在福州西北效馬鞍山丞相坑(又稱興聖坑十字山)。1999年因興建福州軟件園,艾儒略墓被遷往蓮花峰萬壽陸園。其墓前兩側欄板分別鐫刻「西來孔子」與「開教元勳」的字樣。墓碑正面鐫刻:「艾儒略司鐸之墓」。墓碑上側雕有漢白玉艾儒略頭像,兩旁立兩塊石碑。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

【週三公開接見】教宗:寬恕帶給人尊嚴和自由

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以黑奴聖女柏姬達為使徒熱忱的榜樣,指出她這份熱忱的基礎是寬恕的意願。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1日)上午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使徒熱忱為主題的要理講授,介紹了黑奴聖女柏姬達(Giuseppina Bakhita)的見證。談到這位出生在蘇丹的聖女,教宗念及該國的現況,說:「不幸地,蘇丹連月以來因恐怖的武裝衝突而四分五裂,今天人們很少談論當地的衝突。讓我們為蘇丹人民祈禱,願他們能和平地生活!」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信友誦念玫瑰經,同為世界主教會議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上週六(7日)晚上,許多信眾和朝聖者在聖伯多祿廣場參加玫瑰經祈禱活動。教會會議秘書長格雷奇(Mario Grech)樞機主持了祈禱活動。他在帶領默想時,藉着反思聖母領報的奧蹟,強調了天主聖神在同道偕行的世界主教會議中的主導作用:「無論過去或現在,聖神都會使我們委順於天主的旨意。」在大會的最初幾天浮現了一個強烈需求,即:「教會要更能夠包容窮人、弱小者、遙遠的人,並對移民和難民予以特別的關注。」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印度托波樞機安息主懷,享年84歲

(梵蒂岡新聞網訊)印度托波樞機上週三(4日)在印度蘭契總教區的一間醫院去世,享年84歲。托波樞機於1939年在傑恩布爾,現今印度賈坎德邦出生。蘭契總教區的輔理主教馬什卡雷尼亞什在訃告中說,托波樞機長時間「臥床不起」。主教在訃告中提到蘭契總教區的天主教徒向已故樞機表達感激之情,感謝他「為焦達訥格布爾教會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