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把愛傳出去

文:J’s apple 這十幾年來,我們家助養了好幾個貧窮國家的孩子,原因十分簡單,從前別人幫助我升學,如今我幫助別的孩子接受教育,希望把愛傳出去。當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發薪水時,我第一時間去了某慈善機構辦理助養孩子的手續,至今我們一家人已助養了好幾個來自尼泊爾、廣西及印度的小孩子。其實我也曾擔心過自己的經濟能力,但天主賜給我們充足的,好使我們跟別人分享。「天主能豐厚地賜與你們各種恩惠,使你們在一切事上常十分充足,能多多行各種善事。(格後9:8)」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傳佈主愛.廣結善緣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沒有人可以同時侍奉天主而又同時侍奉錢財(見路16:13)。有不少人,雖然遵守了儀式上的規誡,一條不漏;但事實上,他們的內心與天主之間的距離堪比天淵(見依19:23)。《亞毛斯先知書》(讀經一)就舉了一個這樣的例子。這些人確實遵守着初一(新月)和安息日,停止了買賣;然而,他們內心卻一直想着如何繼續壓榨窮困和卑微的人,心懷着無止境的貪婪:直到要連麥糠都要賣得出去謀利。如此待人,就算如何頻密的獻祭,如何時常祈禱,也是徒然:他們的所作所為,天主斷不會忘記!不過,當窮困的、被壓迫的人走到上主台前時,祂必然會將之舉揚(見〈答唱詠〉)。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48)世界的誕生是偶然?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天主是無限智慧,同時也是無限的愛。當祂行動時,其背後行動的目的與祂的無限智慧、知識與愛是一致的。這目的就是天主自身的光榮和人的幸福。《天主教教理簡編》第53點(參閱《天主教教理》第293-294點和319點)教導我們:「世界是為了天主的光榮而受造,藉此天主願意顯示及通傳祂的慈善、真理和美麗。天主創造的最終目的,就是在基督內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格前15:28),一面為祂的光榮,一面為我們的幸福。『天主的光榮就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生命就是享見天主』(聖依勒內)」。 一個小男孩問教宗方濟各,說天主在創世之前,祂到底在做甚麼呢。教宗解釋說,那時天主祂無限的快樂,無限的愛著。所以祂想向他人分享這份快樂和愛。因此,祂創造了我們。正如《天主教教理》解釋的,天主在祂的受造物內展示了真、善和美。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前海島市市政廳廳長暨《號角報》創辦人 巴路士9月1日離世,享年89歲

文:Marco Carvalho 《號角報》其中一名創辦人、前海島市市政廳廳長加斯堂.文博爾托.巴路士(Gastão Humberto de Barros),因阿兹海默症引起併發症,於上週日去世,享年89歲;消息由其兒子巴路士Jr.(Gastão Humberto Barros Jr.)證實。巴路士的遺體上週五運往內地火化。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嘉許36位教師 2019天主教學校聯會教師發展日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於9月10日(星期二)下午2時30分至4時45分,假座理工學院體育館舉行「2019教師發展日」,主題是:「同行  成長  啓迪  發亮」。當天全體會員學校約有二千九百位教師參與,大會並向服務25年至50年的36位老師頒發嘉許狀;同場亦有教育專題講座,由香港明愛專上學院副教授兼宗教﹑靈性及道德教育中心聯席主任陳乃國博士主講:「星光道的引路人:天主教學校工作者的素養與角色」。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道明會陳南英修女安息主懷

(本報訊)玫瑰道明傳教修女會陳南英修女,於2019年9月7日在仁伯爵綜合醫院逝世,安息主懷,享年80歲。 陳南英修女於1939年7月7日在越南出生,早年來澳,入讀聖羅撒學校,15歲領洗,1957年在澳門進入玫瑰道明傳教修女會,1961年宣發初願,1964年矢發永願。陳修女在澳門及台灣從事教育和福傳工作多年。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勞工主保堂舉行歡送迎新大聯盟

文:一位參加者 8月25日(主日),聖若瑟勞工主保堂舉行一個簡單而隆重的歡送迎新大聯盟活動;當天的彌撒聖祭,敦請本澳教區李斌生主教主持,襄禮有馬嘉道神父聯同萬嘉諾神父、韋振立神父及夏子明神父等。彌撒中舉行新本堂主任司鐸萬嘉諾神父的宣誓儀式,在李主教的見證下,宣讀效忠及服從教會的誓詞,簡單而隆重的宣誓禮儀後,隨即新舊主任司鐸馬神父與萬神父互相擁抱祝賀,在場的教友亦熱烈鼓掌祝賀,見證這一幕動人的交接儀式。講道中,李主教特別強調今日福音的主題,天國是向所有人開放的,天主召選以色列人,是為將祂的祝福帶給天下萬民,絕非為讓選民高高在上,而是基督徒應為福音作證,讓人因看到善表善行而讚美天主和皈依祂;李主教解釋「窄門」的意義;他認為我們先謹守教會的教規及真福八端,做一位行不逾矩的人,努力修身成聖,同時要做好榜樣,以身作則帶領著其他人;此窄門才能進入。相反,若然放縱自己,不守十誡,那麼又怎能進入此窄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