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加沙希臘東正教聖波斐利聖堂建築群的一棟建築日前遭襲擊,導致16名基督徒死亡。耶路撒冷東正教宗主教府為此予以譴責,指襲擊聖堂及其機構,以及教會為保護無辜平民,尤其是婦女和兒童免受空襲而提供的庇護所,是「不可忽視的戰爭罪行」。以色列軍方已承認在19日對加沙走廊進行的空襲中毀壞了一座教堂。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憐憫是天主在我們心中的烙印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四(19日)晚上在伯多祿廣場為陷入困境的移民和難民主持祈禱活動,呼籲世人救助他們,治癒他們的傷口,幫助他們為社會做出貢獻,建立一個以友愛與和平為標誌的更美好世界。祈禱活動在面朝聖伯多祿大殿左側的大型雕塑前舉行,該雕塑的名稱是《不知不覺中款待天使》,描繪了一群來自不同文化和種族背景、不同歷史時期的移民和難民。世界主教會議第十六屆常規大會的全體與會者參加了祈禱活動。
聖中六校家長日促家校合作
(本報訊)為讓家長更了解學校環境、學習概況,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上週六(10月21日),在花地瑪百年顯現紀念堂(聖中六校禮堂)舉辦了「聖中家長日」活動,校長、教職員、家長、學生超過四百五十人參與。
聖家學校校董會舉行交流分享會
(本報訊)聖家學校於2023年度按法制要求成立了校董會,並在上週一(10月16日)於聖家學校的多功能室舉行了第一次校董會會議,以促進董事會成員之間的相互瞭解,並使他們對學校的現狀和運作有更深入的瞭解,為更好地履行董事會的職責做好準備。
嚶鳴下月初首演《聖則濟利亞莊嚴彌撒曲》
(本報訊)聖則濟利亞(Santa Cecilia)是天主教的音樂主保聖人,教會把每年11月22日定為聖則濟利亞日,很多地方為此舉行彌撒,並演繹紀念這位聖人的作品。嚶鳴合唱團分別於11月4日晚上八時正及11月5日晚上六時正,在聖若瑟修院舉行的兩場音樂會,將特別演唱兩部以聖則濟利亞為題材的作品,除了區師達神父的《聖則濟利亞清唱劇》(Cantata“Sancta Cecilia”),還有古諾(Charles Gounod)的《聖則濟利亞莊嚴彌撒曲》(Messe Solennelle de Sainte Cécile),其中後者將是整套作品在澳門的首演,嚶鳴正傾力為演出進行排練。
「一日瑪利亞之城」的家庭氣氛重現澳門
澳門「一日瑪利亞之城」停辦數年後,再次於10月15日假利瑪竇中學舉行,共170位來自不同背景、年齡、職業、宗教背景的小孩與青年參加,當中還有兩位神父、一位修女和一位牧師出席。大家見面時,都互相打招呼,問候、甚至擁抱。歌詠團用愉快輕鬆的歌聲,歡迎來自各方的朋友。不一會,整個禮堂洋溢着温馨和強烈的家庭氣氛。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CN/23/028/2023 為加沙人道局勢及世界和平守齋祈禱 教宗方濟各宣告10月27日(星期五)為守齋祈禱日,梵蒂岡時間黃昏6:00在伯多祿大殿作一小時的祈禱。為回應教宗的意願,李斌生主教呼籲本澳教友於當日守大、小齋,而主教座堂會由傍晚7:15開始明供聖體至凌晨1:00。 特此公告 秘書長 劉偉傑司鐸 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日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CN/22/027/2023 委 任 令 奉李斌生主教諭,公布任免令如下,2023年10月22日起生效: 1、任命歐若石神父(José Oliveira Marques)為氹仔嘉模聖母堂堂區副主任司鐸。 2、任命狄師東神父(Sheldon Eric D’Souza)為主教座堂堂區副主任司鐸及菲籍人士天主教牧民中心(司打口)副主任。 特此公告 秘書長 劉偉傑司鐸 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新慕道之路」團體兩執事領受司鐸聖職
主教籲新鐸勿忘默想天主聖言及旨意 (本報訊)「新慕道之路」團體兩位執事——聖歐若石執事(Jose Oliveira Marques)及狄師東執事(Sheldon Eric D’Souza)——上週六(10月21日)下午三時正,假聖母誕辰主教座堂在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手中領受司鐸聖職,成為天主教澳門教區司鐸。
【聖召年系列】(1) – 當今的先知:司鐸及修道聖召與社會的長久關聯
文:Ian Shelley Alabanza譯:何心豫 【編按】澳門教區將2023-2024年為聖召年,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邀請多位教授及講者就聖召主題每月撰寫文章,本報特此刊載聖召系列文章,讓讀者更深入了解聖召這個主題。 天主教澳門教區熱切迎接聖召年。聖召年鼓勵澳門的天主教徒多聆聽天主的話。在我們當中,有些人雖然未有自覺,但其實可能已有司鐸或修道的聖召—可能會是一名修士﹑傳教士,又或者是隱修士。 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耶穌的生活,特別是祂進行傳教活動的時候,我們能看到祂時常進入人羣中。祂跟群眾說話,分享天主的福音。他在病人中間,治癒他們。他與社會邊緣的人打交道—罪犯﹑妓女﹑麻風病人﹑稅吏等等。簡而言之,耶穌為當時社會帶來了非常強烈的影響。祂的傳教活動無可否認,是針對社會的。 儘管所有基督徒都被召叫跟隨耶穌,但其中有些人有獨特的聖召,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天主子民,其角色與平信徒的截然不同。即使處於一個正逐步世俗化的世界中,神父和修道人士仍然跟社會息息相關。事實上,那些被天主召叫要過司鐸和/或修道生活的人,可以被視爲當今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