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81)「教會是至公的」是甚麼意思?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至公(Catholic)」一詞來自希臘文的形容詞「καθολικός」(katholikos),意謂「普遍的」、「大公性的」。這詞彙最早在公元107年由教父聖依納爵.安提約基在他的書信《Letter to the Smyrnaeans》中首先採用。他的話在《天主教教理簡編》第166點中被引用:「教會是至公的,意即普世性的,因為基督臨在於她內:『那裡有耶穌基督,那裡就有公教會』」(聖依納爵‧安提約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疫情下的花地瑪聖母瞻禮  首次以車輛聖像出遊

(本報訊)普世教會週三(13日)慶祝花地瑪聖母瞻禮,天主教澳門教區每年均隆重慶祝,每年的花地瑪聖母聖像出遊更是澳門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但今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本年的聖母聖像出遊以另類的方式舉行,而部份的禮儀亦改以網上直播形式舉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堂區馬槽佈置大賞2019」舉行頒獎儀式

(澳門教區傳播中心訊)由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主辦的《溫馨家聚馬槽佈置大賞2019》,原定於本年2月進行堂區馬槽的頒獎儀式,受疫情影響,順延至5月6日(三)假聖若瑟修院舉行,由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演影項目策劃部黃啟堯主任擔任頒獎嘉賓,並由堂區神父代表領獎。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聖座發表《關於國內流離失所者的牧靈指南》 「接納、保護、促進、融合與合作」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教宗方濟各的敦促下,普世教會的使命持續拓展視野,關懷生活上的邊緣人。許多出於種種原因被迫逃離家園的人,數個月、數年,甚至是數十年來生活貧困,苦不堪言,全家人一無所有,連基本權利和尊嚴都遭到剝奪。為此,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移民與難民事務處發表《關於國內流離失所者的牧靈指南》,並於本月5日舉行介紹會。這份文件在接納、保護、促進與融合方面提供建議與指南,包括詳細行動及協力合作。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坦桑尼亞司鐸聖召激增 納匝勒大修院十月落成

(梵蒂岡新聞網訊)坦桑尼亞現有的五座修道院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司鐸聖召培育工作,在多方合作下,新的一座大修道院即將落成。該國兩千多位本地司鐸協同外籍傳教士牧養着大約1400萬名信友。 這座名為「納匝勒」的大修道院將於2020年10月在卡哈瑪(Kahama)教區落成啟用。納匝勒大修道院的興建計劃是坦桑尼亞主教團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才開工,以應對該國司鐸聖召數量的激增。 坦桑尼亞自1917年首批四位本地司鐸聖召開花結果以來,聖召人數就穩定增長,然而,近年來更是激增,使現有的五座大修道院飽和,無法容納更多的修士接受司鐸培育。實際上,所有這五座大修道院接受的修士學生人數已經超過其可容納的能力,即使如此,在2020年到2021年學年度,仍有約一百位修士將面臨無法入學的風險。 因此,有必要加快卡哈瑪教區大修道院的建設速度。該國主教團已經朝此方向行動起來,特別是透過募款活動為落實此計劃提供資金。然而,地方教會的捐獻仍不足以支付建設所需。為此,主教團主席尼埃松戛(Gervas John Mwasikwabhila Nyaisonga)總主教透過向外部的恩人們作出慷慨捐獻的呼籲。 坦桑尼亞目前有兩千多位本地司鐸,他們在外國傳教士的協助下牧養着1400萬名信友。該國天主教人口數約佔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