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保祿學校《聖體奇蹟》國際展覽學校巡展啟動禮

(本報訊)為延續《聖體奇蹟》國際展覽在本澳的推廣,繼去年十月在利瑪竇中學開展首站《聖體奇蹟》國際展覽學校巡展後,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下稱文協)上週二(10日)於聖保祿學校開展第二站,並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儀式,該會辦公室主任鄭希禾女士、聖保祿學校校長陳信望神父、聖保祿學校校牧羅樂仁神父、道明會 Fr. Javier Gonzalez Izquiedo、聖保祿學校校董戴麗勤女士,以及聖保祿學校校董黃萬鏗先生進行剪綵儀式,聯同聖保祿學校教學委員會成員和一眾師生出席開幕儀式。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理培育委員會舉辦《天主教教理》卷三深化課程基本倫理工作坊圓滿結束

(本報訊)為向教友們推廣教友對《天主教教理》的閱讀和應用,教理培育委員會在過去五年,分別舉辦了《天主教教理》四卷的課程,迴響甚佳。課程的參加者當中,不乏堂區傳道員及學校宗教老師,他們皆表示,除了向學生傳遞天主及教會的教理知識,倫理生活也是一個甚為重要的幅度,但當中的許多議題都相當複雜。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醫院牧靈司鐸何知行神父 與臨終者同行,給予病人真正的安慰

死亡病例近日急增專訪醫院牧靈司鐸何知行神父與臨終者同行,給予病人真正的安慰 ​​(本報訊)自去年12月中開始,醫院牧靈司鐸何知行神父花了很多時間身處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他的使命?就是為那些面對「最後旅程」的人,給予靈性上的安慰。即使面對疫情進一步的發展,他至今對新冠病毒仍保存「一線」的陰性狀態。何知行神父日前接受本報葡文部訪問,談及在這波疫情的心路歷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厄娃:女人與蛇的對話(上)

文:梁展熙(S.Th.D.)聖大教授(聖經科) 在上一期,我們簡略地了介紹過我們應如何理解在《創世紀》第三章中的蛇,以及如何理解《創.三》——甚至「史前史」中的許多其他章節——作為具象徵意義的古人神學反思的文字紀錄,而非現代意義的歷史事件紀錄。今天,讓我們回到《創.三》的故事本身,並聚焦在那一段簡短但深刻的對話:女人與蛇的對話(創3:1b–6a)。

信仰.書情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信仰.書情】《沉默之後》:沉默的迴響

文:盧泳灤 2022年11月21日 《朝日新聞》報道,由角川文化振興財團主辦、《朝日新聞》和梵蒂岡教宗文化委員會贊助的「梵蒂岡與日本:百年計劃」研究項目中,來自日本的研究團隊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的道明會修道院圖書館內,發現了一宗寄自日本的珍貴捲軸。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生命不能交給演算法決定,需要倫理與尊重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二(10日)接見了《關於人工智能倫理的羅馬倡議》簽署者。教宗強調,「為使科技的發展也能在世界各地增進正義與和平,每個人之間的手足情誼是一大條件」。「演算法倫理」(algor-etica)意味着「秉持倫理原則對演算法進行反思」,就人工智能領域的重大挑戰達成普遍有共識的倫理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多個宗教代表拜訪行政長官賀一誠 介紹聯合文物展覽活動

澳門多個宗教代表拜訪行政長官賀一誠介紹聯合文物展覽活動:「千里同風:澳門六宗教文化及文物展」 澳門多個宗教代表日前週一(9日)上午拜會行政長官賀一誠,並獲行政長官及社會文化司長歐陽瑜接見。此行主要向行政長官介紹將於2月25日星期六,由六宗教共同籌辦之跨宗教展覽活動「千里同風:澳門六宗教文化及文物展」。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教區舉行榮休教宗追思彌撒

澳門教區舉行榮休教宗追思彌撒教區上下一同道別本篤十六世 (本報訊)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羅馬時間2022年12月31日羅馬時間上午9時35分於教會之母隱修院(Mater Ecclesiae)的住所安息主懷,享耆壽95歲。天主教澳門教區上週一(2日)起,於主教座堂內設榮休教宗遺照供教友弔唁,不少教友到主教座堂為榮休教宗祈禱,並在弔唁冊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