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蘭 2017年8月23日「天鴿」颱風來襲,為所有當時身處澳門的居民或遊客帶來驚恐的一日。接連幾天清掃滿目瘡痍的街道,停水停電的生活,排隊輪水、輪飯盒的經驗,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一年過後,與朋友談起天鴿,朋友回想去年看到外面招牌、窗花及大型垃圾滿天飛,不久家裡的玻璃逐片爆開,自己匆忙抱著小孩躲進廁所,談到此朋友已忍不住淚水直留。另一個朋友是政府前線人員,他提到自己連續工作了好幾天,災難現場情緒低迷,自己不忍心之餘,更擔心家人的安危,他說自己永遠都記得,回家見到家人及孩子,大家抱頭痛哭的畫面。「天鴿」對每個人或每個家庭帶來的經驗不同,產生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儘管事情已過去近一年,但如果沒有療癒內在恐懼及失控的經驗,負面的情緒仍可能繼續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Author: admin
羅馬宗座聖十字架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訪澳港 文杜撒神父: 教會傳播學是一門重要的學問
(本報訊)來自羅馬宗座聖十字架大學(Pontifical University of the Holy Cross)傳播學院教授克里斯頓.文杜撒神父(Fr Cristian Mendoza)上週日至四到訪澳門和香港,推廣有關聖十字架大學的籌款計劃,以及其大學傳播學院的課程。
巴西和阿根廷主教團對墮胎合法表達反對立場
(梵蒂岡新聞網)巴西和阿根廷的主教們採取行動,反對一些機構對贊成墮胎進行的宣傳。巴西聯邦最高法院週一(6日)舉行了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公開聽證會,討論關於將12個星期內中斷妊娠合法化提案。阿根廷參議院則於週三(8日)針對允許在14個星期內實施墮胎提案進行表決,而眾議院已於6月14日通過了這項提案,當時只有四票棄權。在兩國進行表決之際,教會舉行多項促護生命的活動。
【《人類生命》通諭五十週年】(1) – 捍衛大自然的通諭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教會於2018年7月,慶祝教宗保祿六世頒布的《人類生命》通諭(Humanae Vitae)面世50週年,是有關調節生育的文獻,亦是甚具爭議的通諭。從倫理和神學的角度來看,我們都覺得要為真福保祿六世50年前發布的《人類生命》通諭,再作闡述,看看教宗這份通諭,從1968至2018,如何延續教會訓導和教會的傳統。
印尼龍目島強烈地震 數百人死傷、七萬人無家可歸
(綜合報道)印尼龍目島(Lombok)上週日(5日)再次發生6.9級淺層地震,是一週內第二次的地震,造成至少105人死亡、236人重傷、數萬棟住戶大樓及清真寺受損,當局估計有七萬人無家可歸。教宗方濟各在地震發生後致電表示慰問。
批准修改《天主教教理》有關死刑條文文本 教宗方濟各:死刑是不能接受的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的一道詔書,批准《天主教教理》第2267號有關死刑的新文本,指出「對國家刑罰意識的新理解」,且「死刑是不能接受的」。 這項決定是由聖座教義部在8月1日(聖亞豐索主教紀念日)一封「致所有主教」的信件中宣布,並由部長拉達里亞(Luis F. Ladaria)樞機所簽署。
波蘭神父為司鐸聖召舉行「朝聖接力」
(綜合報道)與全球各地的教區一樣,聖召永遠不嫌多!波蘭琴斯托霍瓦(Częstochowa)總教區現時雖有900名神父、近100名修士,但仍不停為聖召祈禱,期望有更多年輕男士能回應司鐸聖召。今個夏天,總教區的神父將這個祈禱意向帶到街頭上。
讓女孩挑戰廚藝 首屆「生活的藝術」決賽圓滿結束 家長:女兒主動幫忙做家務
(本報訊)澳門首屆「生活的藝術」 (下稱AOL課程,Art of Living)廚藝課程決賽,上月29日假黑沙會議中心舉行,而初賽則於上月14日假環亭學習中心舉行。 本屆AOL課程共有九名女孩參加,年齡介乎9至14歲。她們分成三隊參與比賽,在初賽和決賽中分別製作,「印度爐烤雞(Chicken Tandoori)」和「抹茶戚風蛋糕(Mocha Chiffon Cake)」。
【速食哲學】(76) 宗教是出自人本性嗎?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人的本性為理性和社會性(會群居的)存有。但本性同樣使他為宗教存有嗎? 倘若我們走遍全世界,嘗試發掘它最細微的部分時,我們或會發現,每個文化都有一些宗教的信念。有人的地方,宗教現象便有跡可尋。哲學也探索這事實。實在,人是唯一能夠探索宗教的存有;在地球上,他是唯一能夠切盼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和相信一些神祇的存有。
婦女楷模 – 聖莫尼加(一) 夫婦關係 – 以溫柔引領丈夫歸向天主
文:鄭桂好 澳門婚姻家庭與生命委員會 8月27日是聖婦莫尼加的瞻禮慶日,基督信徒對她和她的兒子聖奧斯定的故事都有所認識,但對她的夫婦和婆媳關係又知道多少?她怎樣以她的聖德來維繫婚姻及家庭的和諧?她又如何以自己的德行來讓異教的丈夫和婆婆歸向天主?在《慈母莫尼加》一書上詳述了聖莫尼加的生平事蹟,今天讓我們齊來走進聖莫尼加的生命中,經歷她婚姻生活中的憂苦和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