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甲年四旬期第三主日 水,是維持人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今天的讀經一和福音,講述的都是人需要水,但求的人的態度不同,他們得到的也就不完全一樣。然而,在兩幕之中,我們都感受到天主——生命之泉——都渴望人得到生命。
Author: admin
【聖言心語】四旬期第三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 4:5–42 今天的讀經的主題是「水」。福音的一開始,我們看到耶穌真正的面貌,又累又餓又渴的出現在一位撒瑪黎雅婦人面前。耶穌常常在福音中用各種方式提醒我們:其實祂充滿人性,跟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需要。從福音中我們得知,撒瑪黎雅和猶太人是對立的族群,但耶穌並沒有避開他們,反而說要賜給他們活水。那名婦女因此質問耶穌甚麼都沒帶,還要向她討水喝,更不懂耶穌口中的「活水」到底是甚麼意思。這名撒瑪黎雅婦女希望以後永遠都不用再辛苦汲水,但耶穌所說的活水是永生的泉源,是超越一切物質的活水。
【速食神學】(71) 誰是假基督?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耶穌逗留了四十天之久——好讓門徒自己能證明耶穌真的從死者中復活了。然後祂回歸天家。 「耶穌說完這些話,就在他們觀望中,被舉上升,有塊雲彩接了他去,離開他們的眼界。他們向天注視着他上升的時候,忽有兩個穿白衣的人站在他們前,向他們說:『加里肋亞人!你們為甚麼站着望天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了天,也要怎樣降來』」(宗1:9-11;參閱16:19;路24:51;若14:28)。
DA PACEM DOMINE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出遊取消 敬禮仍在 不一樣的「大耶穌」帶出各人生命的使命
文:姚子汶 四旬期後的首主日,為澳門教友可說是特別重要的日子,因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苦難善耶穌(大耶穌)聖像出遊的日子。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為了教友及其他澳門民眾福祉,教區宣布取消今年的「大耶穌」聖像出遊,這為不少澳門熱心教友是一大可惜。 出遊取消,但敬禮仍在。信友仍能透過網上直播,分別參與苦難善耶穌的九日及當日敬禮。上週六(29日)傍晚六時,先於崗頂聖奧斯定堂舉行葡文敬禮和提前主日彌撒,及後再開始中文敬禮。
【好書推介】《來自天堂的療癒》
本書簡介 耶穌正在敲你的心門,等待你敞開心接受祂的愛;祂要治癒你過去的創傷,賜予平安、慰藉和希望!繼《從天堂來的21封信》後,恩思立邀請我們踏上「療癒」的旅程,透過簡單實用的祈禱方法與默想步驟,循序漸進地體驗天主的愛,獲得成長和愛的力量,面對內在的痛苦、認識真實的自我,而能真正成為完整的人,邁向全新的人生。 上智文化事業 ◎出版 恩思立(Eddie Ensley) ◎著, 左婉薇 ◎譯 澳門聖保祿書局有售 每本澳門幣80元
桑德里樞機發表信函呼籲普世教會為聖地募款
(梵蒂岡新聞網訊)普世教會按照教會傳統在聖週五為聖地捐款。聖座東方教會部部長桑德里(Leonardo Sandri)樞機在一封呼籲信函中解釋募款為中東地區基督徒的意義。
復活節守夜禮儀中九篇讀經的意義 讀經一:兩種創造
文:陳繼容 根據羅馬天主教會的禮儀年, 上週三2020年2月26日, 我們慶祝了「聖灰禮儀」,開始四旬期,教會禮儀年其中一段最重要的時期。透過四旬期這段準備時期,聖教會提醒我們,主耶穌為了拯救我們,甘願接受十字架的苦刑為我們死了,所以我們要悔改歸依,順從祂的教導,以克己、守齋、善功、愛德工作等,為自己和別人所犯的罪做補贖,好好準備迎接復活節,才不會辜負主耶穌愛了我們一場。
教宗患輕微感冒 多項活動與行程需更改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週四因身體不適,早上缺席了在聖若瑟拉特朗大殿與羅馬聖職人員一同舉行的修和禮儀,並需要缺席與聖座各部會首長的四旬期避靜。 教宗發言人表示,83歲的教宗方濟各因身體微恙,當日原定的活動議程有所改變,取消了路程較遠的活動,會留在梵蒂岡處理公務。
新聞簡訊
美國主教:否決保護生命法案是「駭人聽聞」的決定 (梵蒂岡新聞網訊)美國參議院2月25日通過表決,否決了《保護胎兒免受痛苦法案》和《墮胎倖存者保護法案》。美國主教團稱這是一項「駭人聽聞」的決定。 在這兩項遭到否決的提案中,首先是《保護胎兒免受痛苦法案》,主張若胚胎已成長到20個星期時仍實施墮胎則屬非法,因為這時的胎兒已有疼痛感覺。其次是《墮胎倖存者保護法案》,認為該當從法律上保護那些墮胎失敗後還活著的嬰兒。這項法案禁止殺害嬰兒,同時也保障讓倖存嬰兒得到與其他兒童同樣的治療。 美國主教團維護生命委員會主席瑙曼(Joseph Naumann)總主教表示,「這兩項關於人權的關鍵性改革得到大部分美國人的極力支持,但無法向前推進……不用說其他參議員,即使只有一位議員投票贊成繼續殘害幾乎完全長成的胎兒,以及反對保護墮胎倖存兒童,都令人感到恐懼」。總主教最後强調:「大多數美國人支持這兩項法律提案,他們的聲音該當讓人聽到。」 巴基斯坦教會為印度的和平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印度政府近日通過極具爭議的《公民身份法》在該國引發衝突,已導致42人死亡,250人受傷,其中多數是穆斯林。這項新法律被認為歧視穆斯林。 對於新《公民身份法》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發生的宗派衝突,巴基斯坦宗教領袖也表示譴責。巴基斯坦主教團全國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上主日(1日)在卡拉奇舉辦的研討會中以新德里的衝突事件為核心,其他基督宗教領袖和人權活動人士也參加了該研討會。據《天亞社》報導,與會者們對印度所發生的宗派衝突事件表示極為擔憂,他們敦促新德里政府保護印度的少數穆斯林。 巴基斯坦全國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任迭戈(Saleh Diego)神父籲請所有巴基斯坦信徒於3月6日為印度的和平守齋祈禱。 巴西教會2020年友愛運動正式開幕 (信仰通訊社訊)巴西主教團主席、貝羅哈利桑塔總教區總主教奧利維艾萊.德阿澤維多蒙席,在阿帕萊奇達聖母朝聖地主教「2020年友愛運動」開幕禮。主教團主教以及友愛運動協調工作代表出席儀式,並通過廣播電台等媒體進行現場直播。 開幕禮期間宣讀了教宗方濟各致巴西教會2020年友愛運動文告。在文告中,教宗一如既往要求鞏固生命的價值觀、指出皈依和為兄弟姊妹服務之間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開幕禮中,數名兒童把聖女多斯波布萊絲的聖觸奉獻上祭台,指在牢記和紀念她的愛德精神、熱心為窮人服務的模範。這位無染原罪天主之母會修女(1914-1992年)於去年10月13日封聖。 巴西主教團又作出呼籲,指信眾應踴躍參與四旬期活動;而各牧靈小組、教會運動團體、協會、社團等,都要踴躍參與友愛運動,關懷他人、彼此友愛。為此,團體蒙召接納、社會重新發現布望,共同邁向復活的奧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