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在新冠疫情期間,巴基斯坦穆斯林和基督徒攜手並肩為需要幫助的人分發食物,具體活出跨宗教和諧的典範。
Author: admin
梵蒂岡發行「世界地球日」特別紀念郵票
週三(22日)為世界地球日,梵蒂岡集郵及錢幣局發行為紀念世界地球日五十週年,發行特別版紀念郵票。
越南教會發起「以愛抗疫」活動 援助因新冠疫情失去工作的人
(梵蒂岡新聞網訊)新冠疫情導致許多人失業,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越南教會在當地發起「以愛抗疫」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為他們提供食品。
神父被控傳播新冠病毒 遭肯亞警方拘捕
(天新社訊)一名天主教神職人員於肯亞被控「疏忽傳播傳染病」,原因是他從意大利前往肯亞後不遵守檢疫規定。 奧杜爾多神父(Fr Richard Onyango Oduor)上週四(16日)否認指控,在保釋後獲釋,並在14日完成隔離檢疫後(即5月2日)出庭。
聖座東方教會部設緊急基金對抗新冠肺炎
(梵蒂岡新聞網訊)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近東地區也遭禍害,今年逾越三日慶典和復活節都需通過實況直播禮儀來慶祝。有鑒於疫情嚴峻,當地醫療恐難以應對,聖座東方教會部響應教宗方濟各「不遺棄受苦者」的呼籲,決定設立一個緊急基金,援助該地區對抗疫情。
當90後遇上聖若瑟(1)現在的90後在煩惱甚麼?
文:容偉源、吳志濠 我可以出街了。為期約50天的隔離生活終於劃上句號。真沒有想過,住在亞洲大陸另一盡頭--伊比利亞半島--的我都會經歷如此刻骨銘心的一役,而且疫情還要較我國嚴峻得多。
【論盡家庭】(3.14)機場的祈禱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因為吾主上主,以色列的聖者這樣說過:「你們的得救是在於歸依和 安靜 ,你們的力量是在於寧靜和信賴。」(依撒意亞30:15)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五十五章:放縱主義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今天我們談談一種文化活動,其源頭有著宗教性質,或者可以說在現代世界對基督教文化有著重大的影響,那就是放縱主義(Libertinismus)。
【聖言啟航】真象 擘開的餅
文:梁展熙 甲年復活期第三主日 雖說禮儀在復活期的主日讀經中,為讀經一選取《宗徒大事錄》而非《舊約》是為讓信友一探初生教會在歷史中的發展,但在禮儀中的選讀時序卻並不是按歷史時序的。譬如,上主日我們讀到的是在伯多祿於聖神降臨,因吸引了大批來自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人加入初生教會之後,《路—宗》作者為這段時期的教會發展所作的總結(宗2:42-47)。在今個主日,禮儀卻為我們稍為『倒帶』,回到五旬節當天,去聽聽伯多祿所給的第一篇講道辭的節錄(14, 22-33節)。當然,《宗》所載的這段講道辭,一方面記錄了伯多祿為了針對他的聽眾(為了參與五旬節而從羅馬帝國各地到耶路撒冷朝聖的猶太人)而作的講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路—宗》作者如何因應他當時的讀者(外邦人基督徒以及支持基督信仰的人)所作出的選材焦點。內容要點與我們在復活主日當天聽到的伯多祿對科爾乃略的講道辭(宗10:34上,37-43)如出一轍:在耶穌在世的傳教事業上,天主一直臨在。根據天主在《聖經》【這裏專指《舊約》,畢竟當時《新約》尚未完成】所透露的計劃,耶穌被交付,受死刑,但在第三天獲祂舉揚,從死者中復活。現在,耶穌已坐在天主的右邊。伯多祿更在講道中指出,宗徒們不單是上述這一切事的見證人;而且,透過他們剛剛領受的聖神的德能【記着,當天就是五旬節,聖神降臨的那天】,他們有能力為之作證。為了加強他這番話的說服力,伯多祿更引用《聖詠第十六篇》,舉達味王的說話為例,作為另一位人證【古猶太人認為,一個說法要成立,最少要有兩個成年男子的證言方算成立】。
【聖言心語】復活期第三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24:13-35 今天的福音記載兩個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在路上遇見復活耶穌的情節。他們的心眼被蒙蔽,沒有認出耶穌來。門徒們跟我們一樣都是旅途中的朝聖者。走在耶復活耶穌生命的道路上,認不出祂,或許是因為我們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又或者是因為他們不願意相信耶穌真的已經死了這個事實。耶穌的死亡對門徒們來說,是一件悲傷的事情,因為祂尚未完成祂的使命。但耶穌的使命又怎能是我們可以輕易了解的呢?有時候生命中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領悟或明白的,這些認知上的死角,往往也是阻止我們認出耶穌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