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9日)如常舉行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將當日有關「治癒世界」的要理講授聚焦於「共同福祉」的概念上。 教宗說「如果我們衆人一起追求共同福祉」,我們就比以往能更好地擺脫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危機。教宗感嘆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集團利益正在顯露」,有些人出於自私的目的試圖利用這場危機。
Author: admin
玻利維亞教會9月舉行《聖經》月
(梵蒂岡新聞網訊)玻利維亞天主教會今年9月舉行《聖經》月,格言是「聆聽聖言,此刻行走」。該國主教團福傳區「聖經教育」部門邀請信友們藉着創意和分享《聖經》材料活出這段時間,加強與耶穌基督充滿活力的相遇。玻利維亞主教團《活的教會》(Iglesia viva)網站發表了上述消息。
南蘇丹新冠疫情 慈幼會和耶穌會神父留在難民身旁
(梵蒂岡新聞網訊)新冠疫情未能阻止修會會士們在這個最年輕的非洲國家的服務。他們提供物質服務、心靈安慰並為孩子們創辦培育課程,給予逃避戰爭和暴力的難民新生的機會。
《未來的大地》一書面世 為一種新人文主義創造條件
(梵蒂岡新聞網訊)梵蒂岡庇護大樓週二(8日)舉行了卡洛.佩特里尼的新書發布會,介紹了作者與教宗方濟各多次會談的果實。作者說明這本新書從他與教宗關於《願祢受讚頌》通諭的交談受到了啓迪。
帕羅林樞機祝聖主業團29位新鐸 「司鐸永遠是另一個基督」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上週六(5日)在羅馬聖歐金尼奧大殿主持彌撒,祝聖了主業團的29名新司鐸。樞機提醒新司鐸耶穌託付給牧人的任務,留意他們所要照顧的羊群的需求。當天是加爾各答聖德蘭修女的瞻禮,樞機邀請新司鐸效法這位聖女,重視簡單生活的價值。
白冷城耶穌誕生大殿重獲「新生」
(梵蒂岡新聞網訊)經過七年精心而深入的修復工程,白冷城的耶穌誕生大殿重現了昔日的輝煌。耶穌誕生大殿是君士坦丁皇帝於公元330年下令興建的一座建築傑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之列為受保護的人類文化遺產。
【心筆在言】一張泊車票
文:Joshua Un 這個專欄的名字是取自《禮記.大學》中的一個詞「心不在焉」。反省自己的信仰成長時,發現很多時候,對那份與主的關係總是心不在焉。因此,希望透過生活的反省和文字表達將我的心時常在這份關係上。
【向日葵之歌】雨中基督
文:羅芷芬 疫情期間,與友人一起閱讀聖十字若望寫的《心靈的黑夜》。我對聖十字若望了解甚少,印象中知道他加入了加爾默羅會,25歲時晉鐸,支持聖女大德蘭的信念,協助她改革修會回復到原始會規的嚴格祈禱生活中。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六十四章: 共濟會和天主教(2)
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自1738年教會發出了第一份譴責之後,經過了差不多三百多年,教廷對共濟會的態度並沒有改變。教會於1983年11月23日發出最後的一次反對共濟會的理由仍然是:謹守完整的公教信仰與隱藏在共濟會秘符後的共濟思想,是不能協調的。從十八世紀開始,教會對共濟會的抨擊此起彼落,雖然雙方經過無數次接觸及商議,但半點效用也沒有。
【從《聖詠集》到答唱詠】(10)陞階經
文:龐保頤(Aurelio Porfiri) 在本系列先前的部分,我們已看到聖詠在教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僅是神修上的原因,還因為聖詠文本在禮儀中的極大重要性。正如我們先前已提到過,大部分在禮儀中詠唱的經文都是來自聖詠。我們應該記住,進堂詠的對經有一段經文、領主詠的對經有一段或多段經文,以及奉獻詠有一段經文〔至少理論上來說是這樣,因為現今該經文尚未像羅馬禮特殊形式(extraordinary form of the Roman rite)一樣出現在《彌撒經書》(the Missal)中〕。因此,聖詠是羅馬禮儀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