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月牧靈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與「俄羅斯地區」的耶穌會會士會面,坦言現時人類正處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又認為俄烏之戰事被分成好人與壞人的想法全屬錯誤,強調「戰爭中受苦的是人民,是百姓;導致仇恨。而發動戰爭的人完全忽略了人類。」
Author: admin
生委會舉辦「成長路上『性』在有你」性教育講座
(本報訊)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9月24日舉辦「成長路上『性』在有你」性教育講座,講座分上、下午場進行,當天邀請了香港明光社性教育高級項目主任張勇傑先生負責主講。上午場以探討現今社會對性的觀念出發,學習「家庭如何成為建立孩子健康性態度的場所」,下午場的主題為「如何培養孩子的性別自信」,反思在鼓吹性別自主的現況下,人與生俱來的性別價值該怎樣被欣賞。
方濟各與痳瘋病人
文:厄瑪烏之旅 亞西西的聖方濟各,在悔改前曾對痳瘋病人表現出極度的厭惡和排斥。在其遺囑中他親口承認,年少時每次遇到痳瘋病人,內心無比地反感,因此時常拒絕接近他們的住處。如果在旅行中偶然看到一個痳瘋病人,或經過痳瘋病人居住區,他都會堵住鼻子扭頭離開。
【新書推介】《靜裡乾坤大:避靜實用手冊》
本書簡介 選擇做避靜,是想和天主親近,但避靜期間究竟要做甚麼呢? 本書提點避靜期間如何與主密談,例如:避靜的歷程是怎樣的,如何祈禱默想、做省察、怎樣準備與靈修指導者交談、如何訂立可實踐的生活計劃,並提供相關祈禱經文,供避靜者參閱。 這是一本實用的指南,幫助讀者在靜默中,去聆聽自己、細聽天主。 編:高欲剛、張雷 每本澳門幣58圓正 澳門聖保祿書局有售
【速食神學】(192) – 社會真的需要權威當局嗎?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一個交響樂團不會能夠演奏任何樂曲,除非它有一個指揮統一樂團裡所有成員,並讓他們共同協作起來。同樣,一個社會需要一個指揮將它的所有成員召集在一起,使他們能夠齊心協力,共同謀事。
【祈禱】(2) – 祈禱的性質和種類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祈禱是培育我們基督徒生活的活水。祈禱就像靈魂在呼吸。靈魂感受天主在我們生活中的臨在,並與祂溝通。祈禱就是「全心全靈都歸向天主」(聖若望達瑪森聖師)。祈禱使我們與天主聯繫在一起:「當無人再聆聽我時,天主還是聆聽我……假如我祈禱,我絕不會完全孤獨。」(《在希望中得救》Spes Salvi,教宗本篤十六世)。
【心遇聖言】服務「為王」的特徵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路17:10)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駕崩,讓媒體有機會詳細描述英國皇室的生活模式,包括他們眾多僕人的工作:管家、男僕、侍從,連風笛手,還有許多其他方面的管家。在我們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傾向不使用「僕人」一詞,因為這詞常被認為有辱人格與尊嚴。雖然僕人曾是富有人家才能負擔得起,但今天的中產階級人士因忙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聘請家傭、廚師、保姆等成為現今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聖言之光】在希望中相信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禮儀在這主日和下主日都讓我們反思「信德」。今天,禮儀特別讓我們留意到天主的「不在」(divine absence)乃是煉淨我們信德的熔爐。此外,信德不單是來自天主的恩寵,並不是個人所贏得的『奬品』,信德更是天主透過信友團體——教會——來傳遞給我們的。
專訪教區歷史檔案及文物處辦公室主任(2)
專訪教區歷史檔案及文物處辦公室主任(2)葉家祺:檔案和文物工作,每次都是全新的相遇 文化遺產和文物的保護有趣的地方是?
專訪教區歷史檔案及文物處辦公室主任(1)
專訪教區歷史檔案及文物處辦公室主任(1)葉家祺:檔案和文物工作,每次都是全新的相遇 天主教澳門教區成立已逾四個世紀,除了各聖堂和朝聖地記載和見證着教會在亞洲的歷史外,四百多年來的每一份文件、檔案及每一件文物,均承載着澳門天主教會的痕跡。要保存這些歷史遺產,需要特別的部門。《號角報》今期邀請教區歷史檔案及文物處辦公室主任葉家祺,與我們分享該部門的工作,以及保育與修復檔案文物的種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