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四旬期活動聖灰瞻禮及豎立十字架禮儀 教會的四旬期是指復活節前的四十日準備期。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舉行了一系列活動,以提醒師生們準備身心迎接復活佳節,紀念基督戰勝死亡,帶來逾越希望。
Author: admin
四旬期分享:生活中學校耶穌活出天主的美善
(本報訊)聖德蘭學校上週四(2月22日)在該校禮堂,分別為初小及高小學生舉行四旬期分享會。 分享會由葉慧明修女及靈德育主任向學生講解四旬期的意義,提醒學生們四旬期是準備心靈以紀念耶穌基督的苦難、死亡與復活。鼓勵學生們效法基督,以善言善行向人彰顯主的美善。 然後藉分享影片《無尾鳳蝶的故事》提示學生要克己、拒絕誘惑、悔改、就像毛蟲蜕變成為蝴蝶的過程一樣。讓學生反思生活要作出改變,要克服困難,實踐愛德,使生活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最後以祈禱作結束,祈求上主恩賜師生悔改的勇氣,以善度四旬期。
【新書推介】《驅魔師進擊:善與惡、愛與仇恨的爭戰》
《驅魔師進擊:善與惡、愛與仇恨的爭戰》Dio più bello del diavolo. Testamento spirituale 本書簡介
友愛勤勞 由禮開始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為「禮儀之邦」。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
專訪香港教區溫國光神父 獲苦難善耶穌邀請,踏上司鐸聖召之路
專訪香港教區溫國光神父獲苦難善耶穌邀請,踏上司鐸聖召之路 (本報訊)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及耽誤,今年的苦難善耶穌敬禮及出遊最終能如常舉行、重回澳門街。以往每年都有不少外地的教友,特意前來澳門參與此一年一度的盛事,當中鄰埠的香港教區司鐸溫國光神父,也是「出聖相」的常客,全因他一次參與出遊的經歷,使他最終踏上聖召之路。
【心遇聖言】四旬期:讓我們信德生活抗震之時刻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四旬期第一主日 當撰寫此文時,土耳其及敘利亞大地震的人數已超過4.2萬人。死亡數字及破壞程度,實在令人震驚。 確實,大自然可以是非常殘酷的。然而,「人為因素」也是造成如此多傷亡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儘管土耳其有符合當前地震工程標準的建築法規,但這些法規卻很少被嚴格執行。最終,隨着地震的發生,建築物很容易倒塌。雪上加霜的是,敘利亞正處於長達12年的內戰之中,這加劇了向受災地區所提供緊急援助的困難。
烏克蘭神父會晤教宗 向聖父送贈瓦礫製成的十架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烏克蘭遭俄羅斯侵略即將滿一週年的時刻,烏克蘭希望明愛會(Caritas-Spes)秘書長格里涅維奇(Vyacheslav Grynevych)神父週二(21日)下午在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晉見了教宗方濟各,獻上一尊十字架,它是用轟炸摧毀的住家玻璃窗碎片所做成的。隨後,這名司鐸講述了這次私下與教宗的感人會晤。
教宗公開接見:讓我們以聖神為起點重新出發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2日)舉行例行的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他關於「福傳的熱情」主題的系列要理講授,強調聖神在傳福音中的中心地位。
教宗接見宗座生命科學院:技術為人服務,虛擬不能取代真實
教宗接見宗座生命科學院「技術為人服務,虛擬不能取代真實」 (梵蒂岡新聞網訊)宗座生命科學院於週一至週二(20日至21日)舉行大會,主題為「匯集於人:為共同利益而興起的技術」。開幕當天,與會者在樞密會議廳(Sala del Concistoro)拜會教宗方濟各。教宗談及三大挑戰和一項艱巨的任務,這些挑戰包括技術世界中人類生活條件的變化、新技術對定義「人」和「關係」的影響,以及「良知」的概念及其後果。
烏克蘭舍夫丘克大總主教:這場戰爭既荒謬又瀆聖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俄羅斯去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一週年的前幾天,烏克蘭天主教希臘禮教會大總主教舍夫丘克日前在總主教府與記者進行線上對話。他提到烏克蘭和世界的「悲劇」,提到在這12個月的「盲目、荒謬和瀆聖」戰爭中「受創的人民」,以及在實現和平道路上「無能為力」。大總主教呼籲政治家、媒體和在國際層面有發言權和責任的人,「你們不要讓我們孤立無援……謊言和冷漠能殺人」。他也說,不同領導人探訪基輔是一種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