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利瑪竇】(6) – 傳教士的番僧身份

文:段春生神父 如同聖方濟沙勿略在日本曾遇到的身份認同問題一樣,利瑪竇神父在肇慶也遇到類似的問題。沙勿略在鹿兒島時,曾被當地的和尚認為是印度來的僧人,是「天竺宗」。同樣,利瑪竇神父最初在中國也被視為天竺的僧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是從耶穌會在遠東的傳教中心——印度的果阿(Goa)來到中國。那時,中國和日本都稱印度為「天竺」,而印度又是佛教的發祥地。所以從印度果阿而來的傳教士,很容易被認為是佛教的一個支派,甚至連中國的佛教徒也這麼認為的。但羅明堅神父和利瑪竇神父卻要努力擺脫僧人這一身份,要還原天主教傳教士的身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梁展熙博士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經人物傳

【聖經人物傳】亞當和厄娃:過錯後而心生的羞愧(下)

文:梁展熙博士(S.Th.D.)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聖經科目 在上一期,我們討論到《創.三》中的『赤身露體』(nakedness),很可能是用來借諭人在犯了禁之後的內疚和羞愧,尤其是當人無法面對時,便會做出的更多錯/惡事。今天,我們便要見證到這一幕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

【速食神學】(213) – 甚麼時候會犯違反貞潔的罪?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生命和婚姻是神聖的。因此任何反對它們的都是嚴重的事情。「違反貞潔的嚴重罪過,各按其對象而異:通姦、手淫、行淫、 色情產品、賣淫、強姦、同性戀行為。這些罪過都是邪淫性的表現。若在未成年者身上作這些行為,是傷害他們身體及道德完整的更嚴重罪行」(《天主教教理簡編》第492點)。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十字若望:持久的中庸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1591年12月14日,午夜剛過去,烏韋達嘉爾默羅隱修院(Carmelite Convent of Úbeda, Jaen)響起了鐘聲,喚醒隱修士們誦讀夜禱【註】。那位垂死的修士說:「我要伴隨聖母,朝向天國而誦念夜禱。」那天是星期六。他親了十架苦像後,開始慢慢祈禱,說:「In manus tuas, Domine, commendo spiritum meum. 意即: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你手中。」他安祥離世,終年49歲。他就是嘉爾默羅修士聖十字若望。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烏克蘭修女的見證:在戰爭中選擇生命

文:斯維特拉娜.杜霍維奇(Svitlana Dukhovych) 戴杜拉(Teodora Shulak)修女是烏克蘭人,去年10月當選贖世主會總會長。該修會自1998年起在烏克蘭服務,烏克蘭會省有5個團體26名修女。她們在堂區幫助贖世主會會士,教授要理,組織夏令營、朝聖和避靜。 戴杜拉修女稱,「每個人的靈修生活都有其各自的敏感性。顯然,在一場戰爭中,有如此多不同的內心體驗,如此多不一樣的情緒和感受,以至於有時,尤其是在戰爭開始時,連祈禱都變得困難。」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3月祈禱意向:為受虐者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發布2023年3月份祈禱意向,特別為受虐者祈禱。教宗於視頻訊息中坦言,對於虐待案件,尤其是教會成員犯下的虐待案件,不能只道歉和請求寬恕:「請求寬恕很必要,但不夠。請求寬恕對受虐者有益,但必須以他們為一切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