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老楞佐堂:跨文化尊重與包容的象徵

文:Vítor Teixeira,Universidade Fernando Pessoa 聖老楞佐堂是澳門最具標誌性的宗教建築之一,亦是天主教在遠東地區存在與影響力的活見證。它同時是澳門葡人社群的重要歷史聖堂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十六世紀,當時澳門因耶穌會傳教士的貢獻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成為天主教在亞洲拓展的關鍵點。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為青年主持守夜禮:天主的愛使恐懼給希望讓位

教宗良十四世在羅馬郊區托爾維爾加塔為青年禧年慶典主持祈禱守夜禮,重申唯有在基督內才有真實的友誼。教宗勉勵青年勇敢作出充滿意義的重大抉擇,聽從基督的聖言,服務窮人,效法祂的榜樣去生活、去愛。 (梵蒂岡新聞網)與人的友誼和與主的相遇、勇敢選擇與被揀選、對在場眾人的問候和對朝聖途中不幸過世者的悼念。教宗良十四世8月2日晚上在羅馬郊區托爾維爾加塔會場與青年禧年慶典參與者一起進行守夜祈禱,並且圍繞著這些課題展開交談。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青年在羅馬大競技場辦告解:齊心協力改變世界

參加青年禧年慶典的年輕朝聖者們8月1日度過了「懺悔日」:一千多名司鐸在兩百個帳篷告解亭以10種語言為青年施行和好聖事。意大利馬爾凱的朝聖青年瑪利亞姆說:「在這人群當中,在不太安靜的地方,我沒想到天主的擁抱是如此強而有力。」 (梵蒂岡新聞網)今年29歲的瑪爾定納(Martina)從意大利南部福賈來羅馬,跟著她堂區的30歲以下青年團體一起參加屬於青年的禧年活動。她於8月1日懺悔日當天在羅馬市中心大競技場辦了告解,然後向本新聞網說:「我現在感受到的是,每個祝福都是新生命的第一天。」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追尋信仰之路

【追尋信仰之路-神父信箱】神父為何穿著「羅馬領」?

神父為何穿著「羅馬領」? 敬愛的神父: 我是一位天主教律師,我注意到「羅馬領」(Roman Collar)在大眾眼中與天主教神父密切相關,但其實並非所有神父都穿戴這種領子。在某些地區,神父在日常生活中穿著傳統的長袍(cassock)。另一些則可能選擇簡單的黑色襯衫,在領口插入白色領片。顯然,這些變化反映了文化差異和個人偏好。教會在禮儀以外的場合對神職服裝持開放態度,《天主教法典》第284條(Canon 284)也有相關規定。然而,在世界許多地方,「羅馬領」仍然是最常見和最容易識別的選擇。例如在熱帶地區,神父可能會選擇較輕薄的布料以求舒適。為什麼神父必須穿著這種羅馬式神職服裝,而不是一般人所穿的流行服飾呢? 一位謙和的律師 敬上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隱藏於天主內的生命在愛中彰顯:納匝肋的瑪利亞小姊妹會 LSMN

(本報訊)從7月27日至8月4日,納匝肋的瑪利亞小姊妹會在路環依撒伯爾靜修院舉行了年度避靜。這些祈禱、默想聖言和朝拜聖體的日子,使她們得以「嘗嘗上主的美善」。避靜神師李愛德神父帶領她們深入研讀一些聖經章節,這些章節正是她們神恩的根源。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因應全新管風琴之裝設,主教座堂暫停對外開放至十月

文:Marco Carvalho 澳門主教座堂(聖母誕辰主教座堂)預計於十月中旬,將迎來一部嶄新的管風琴。此樂器由加拿大 Casavant Frères 公司精心設計與打造,並將於八月十五日起,於主教座堂內展開裝設工程。然為配合工程之進行,此澳門教區之主座教堂,已7月28日暫停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