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s
聖教會的訓導權和禮儀改革(4) 「生命的標記」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何紹玲 「改革」在基督宗教中是一個關鍵詞,因為它是教會使命的一部分。作為天主教徒,須承認自己是罪人和對悔改的呼喚作出回應。一名天主教徒,須接受其(他或她)有需要個人改善、個人皈依及個人維新 。 2016年12月22日,教宗在給予教廷(各部門)的聖誕演講中指出「改革是生命的首要標記,是教會在朝聖之旅上能向前邁進的標記,因這是個活的教會、是會不斷革新的教會(semper reformanda),她需要革新,因她是活生生的。」
【第三個千禧的神修】(2) – 當今神修的四個特徵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當代基督宗教神修,嘗試避免兩個極端:精神主義或屬靈主義(Spiritualism,個人主義的和逃避主義的「fuga mundi」與「contemptus mundi」,即:逃避世界與對世界的蔑視)。另一方面,行動主義(Activism,與祈禱和默觀脫節的人類活動與社會活動)。換句話說,真正信實的神修,會盡量避免逃避現實、以自我為中心的神修生活,也會盡量避免外界社會活動充斥的世俗行動主義。許多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人士,都在認真地、努力地仿效神秘主義者、聖人們、優秀基督徒的榜樣,他們越在祈禱中與天主合一,便越將自己奉獻給身邊的人,特別是貧窮和受傷的鄰人。當然,聖人們是那些更新世界的人。甘地曾說過:「我們的世界需要聖人,而不是政客。」
澳門教區主教率團赴京及河北地區進行訪問
葉家祺 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李斌生率教區參訪團於5月29日至6月2日期間到北京及河北石家莊進行牧靈訪問。參訪團分別到訪3間修院,2間聖堂,2間教育機構與及國家宗教事務局,了解國內天主教在修院培育,牧靈,堂區工作及普通教育的情況,並促進彼此了解及互動交流。 修院培育概況 河北省與北京均被視為國內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重要培育地點。地域上目前有7所修院,每年聖召人數相對穩定,而且有較穩固的培育團,師資和相關硬件設施。 參訪第二天(30日)拜訪了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獲修院院長馬英林主教,常務副院長楊曉亭主教,副院長趙子良神父、李樹興神父、教務長張秋林神父等接待,並進行參觀及交流。

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