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我與《晨曦》走過感恩的日子

高卓林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在有限的人生中,能有一個充實的歲月,實在是一件使人喜悅和感恩的事。我在主教公署從事《晨曦》週刊工作已三十八年。猶記我最後的一個工作天,當我離開辦公室時,突然淌下滿腔熱淚,心情激動,我感到我的人生已完結了一個階段;回望過去的歲月,不只依依不捨,我更感到一份充實和感恩。以下是我對過往的一些感想:

首先,讓我想念起一位敬愛的神長。三十八年前,我剛中學畢業,蒙當時的林家駿副主教〈後晉升教區主教〉聘請我進入主教公署工作。跟隨他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讓我認識這位神長待人處事之道。他對人慷慨大方、融和的人際關係,並對青年的求學上進寄予厚望和支持;我的中文學位課程,也是在他的贊助下而完成的。主教很耐心教導我的年青同事工作,並很喜歡與我分享他的學問;我從他身上學到的國學知識,讓我終生受用。

主教強調我們要培養「視野」,就是看事物的方法。回想當年,他派我去讀電腦課程,我告訴他很難學跟不上,但他對我說:學習成功與否並不重要,最重要讓你知道「電腦」是甚麼東西,有一個概念、有一個意象而已。

此外,他非常愛護並樂意幫助員工。有一次,我家裡有困難請他幫助,他除答允解決我的困難外,更以他自己早年的生活經驗為例,向我說了一番勉勵的說話,令我非常感動。所以他不單只是我的老闆,更是一位恩慈的長輩,他對我的關懷愛護,永遠銘記於心中。

其次,在三十八年的日子裡,我曾遇到一些很難肩負的工作,每每在主前懇切祈禱,求祂帶領而得以完成任務。上主讓這個卑微的我在教會內工作,並從中加深對教會的認識,並促進自己的信仰生活;另外,透過工作鍛鍊了我的信心和勇氣,為此感謝上主。而在信仰知識和靈修體驗上,讓我認識在教會內工作,需要有一份使命感、信仰情懷,這是我要不斷學習實踐的方向。這個聖善的渴求,不能單靠個人的努力,還需要天主的恩寵才可達致。

又在工作上為了找資料及心靈的需要,故我時常到聖保祿書局瀏覽書籍。我曾看了一些靈修書,因而藉此認識自己,不斷促進與主的關係。書局修女不把我看作僱客,而是當作她們的「協助員」,並時常邀請我參加保祿大家庭的瞻禮活動。

另一方面,因工作關係,讓我有機會看見和認識一些對澳門社會慈善、教育和福傳事業有傑出貢獻的神父修女,如陸毅神父、胡子義神父、高志慈修女、莫慶恩神父、譚志清神父等,他們在五十年代起走在服務前線上,為上主的慈悲作了很大的見證。亦有一些寂寂無名,黙黙耕耘,為福傳作出犠牲奉獻的人,他們在有限和困難的環境中,實踐他們的傳信使命。此外,還有一些神父、修女和教友堅持他們的理想,數十年如一日,鍥而不捨地工作。感謝上主,讓我透過他們的服務,看到上主的慈愛偉大,更重要的,就是人們透過他們的德表而認識上主。

最後,我要感謝主內摯愛的弟兄姊妹,他們在工作上與我充份合作,並以友誼滋潤了我的生命,以及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些有豐富靈修和輔導經驗的神長修女,有幸得到他們的指點,而有所得益。

我為過去的工作而領受的各項恩典,感謝讚美上主。我跨耀的不是我所得到的,而是上主對我和他人所展現的慈悲大能,願一切光榮歸於祂。現在我懇切地將新工作和未來的歲月,交託主前,求主垂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