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聖言啟航】 真正需要祈求的神蹟:和好如初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三主日 上主日我們聽過耶肋米亞先知的其中一段自白(耶20:7-9),他的先知職務是在流放巴比倫開始的時候結束的。一般相信,他的友人在耶路撒冷被毀(主前587年)後把他帶到埃及,其後他就在那裏殉道。這個主日我們所聆聽的厄則克耳(33:7-9),則是另一位流放時代的先知。與耶肋米亞不同的是,厄則克耳是在巴比倫軍隊首次圍攻耶路撒冷時(主前597年)流放巴比倫的猶太人行列之中,當中還包括南國猶大王耶苛尼雅以及其他成千上萬的人。本身是司祭的厄則克耳,是唯一一位在應許之地以外接受天主召叫的先知。在革巴爾河畔【按:革巴爾其實是一條灌溉渠,為巴比倫周圍的耕地供水】,厄則克耳有一次強而有力的超性體驗。厄則克耳發現到,雖然連南國猶大的子民都被充軍塞外,但上主並沒有拋棄祂的子民,祂反而是與祂的子民一起到被充軍的地方去。上主指派先知為「護衛員」【按:指的是那些駐在城牆,負責在有敵人靠近時響哨的人】(7節)。上主要厄則克耳把那載有祂要向以民宣講的訊息的書卷吞下;也就是說,祂要厄則克耳在把這訊息消化了之後向那「叛逆的家族」(2:5)宣講,期望他們能夠悔改。遺憾的是,與耶肋米亞先知的情況一樣,厄則克耳的訊息並未得到接受(3:10)。厄則克耳的訊息,正是以民最恐懼的:聖城已被夷為平地,他們回鄉已無望。然而,上主要厄則克耳宣講的其實是,只要他們願意回到上主那裏,那麼,終有一日,他們將能夠回到家去。只要他們為了他們的罪過而悔改,上主的光榮將再一次充滿耶路撒冷。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以默觀和關懷來守護生命和地球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6日)在梵蒂岡舉行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治癒世界」為題的要理講授,他從教會的社會訓導來闡釋如何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危機。教宗強調,默觀和關懷這兩種態度顯示出糾正和重新平衡人類與受造物關係的方式。
美國首都舉行「維護生命遊行」 總統特朗普:生命權適用於未出生嬰兒
(綜合報道)美國第四十六屆「維護生命遊行」(March for Life)上週五(18日)在首都華盛頓舉行,數萬名反墮胎人士冒着嚴寒參與,當中有不少大學生參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表視頻表示支持,重申永遠捍衛《獨立宣言》的首項權利,即是生命權。 外電報道,成千上萬反墮胎人士沿憲法大道遊行至最高法院,人群展示「請為停止墮胎祈禱」及「我意外懷上的孩子已30歲」等標語,要求行政部門以實際措施阻止墮胎,並停止資助幫助墮胎的醫療機構,估計今年是歷年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