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訊)有讀者反映,豎立世遺大炮台腳、近澳門博物館出入口的利瑪竇銅像近日有「異樣」,利氏原來手執的毛筆不翼而飛。文化局對此表示關注,將聯絡民署討論有關事件及研究後續處理。局方提醒巿民及旅客有責任保護公物,不應破壞或盜取。
該座銅像是由藝博館、耶穌會及文化局聯手統籌製作,2010年8月初豎立於此,當年為紀念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而設,特邀本地藝術家黃家龍設計。銅像高2.2米,重近半噸,外形根據耶穌會修士杜嘉豪的利瑪竇人像素描創作,利氏穿着明朝士大夫衣飾,右手執毛筆,左手提古籍作思考狀,為凸顯利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卓越成就,作為中意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徵、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並優化大三巴公共空間。
現場所見,不少旅客與銅像留影,視為重要景點之一。黃家龍回應稱,當年豎立銅像不久,已有人折斷該支銅製毛筆,但很快獲得修復。直至兩個月前,又得悉有人破壞該支毛筆,於是立即裝置鋼釘加以鞏固。很遺憾近日又有人刻意破壞銅像,期望有關方面加強監管,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