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論修和聖事

文/Sean Innerst
譯/劉偉傑神父

告解、懺悔或修和 (聖事) 是天主仁慈寬恕人領洗後所犯罪過的聖事。《天主教教理》強調這是一件「再次皈依」的聖事 (教理1428) 。那些與基督和衪教會活著密切關係的人就更須勉力藉著定期領受修和聖事而獲得這份皈依。


怎樣稱這聖事?

修和聖事是兩件「治療聖事」之一。按《教理》另一件是病人傅油。當大多數教友仍舊稱它為「告解」時,我們似乎在給「修和」聖事命名方面有點困難,但這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正在描述這件聖事,而非單只在給它起個名字而已。《教理》一概稱它為「悔改」(皈依)、懺悔、告解、寬恕及和好聖事(教理1423-1424)。這些名稱雖概括這聖事的特徵,但卻未能深探天主透過這聖事所分施領受者無限慈悲的奧妙。
向別人告述自己的罪過並非易事,就算明知神父有絕對責任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告罪內容(「聖事的封印」),懂得欣賞這項慶祝天主仁慈聖事的美妙之處者仍佔少數 (教理1467) 。

面對現實

天主教徒相信基督啟示有關罪的存在,而人會因罪而受審判(瑪廿)。我們同樣相信天主不但有能力拯救人於罪過的後果(如地獄),他亦能將我們從罪惡本身釋放出來。藉著恩寵,天主讓已受洗和領受修和聖事的人成為「新受造物」或「再造之人」(格後五:17),在其中天主開闢了使人淨化、洗滌靈魂及在基督內成為新人的路徑。基督降世,不但為使人能榮進天庭,亦要招納我們做天國子民、天父的兒女。他不單關心我們的天國國藉,他希望我們徹底轉變,有如天使般純潔。這個過程一般循序漸進,但只要願意和主的恩寵合作,力求更新,聖事便有能力促成轉變。當然我們不能恃寵生驕,置主於不顧:因為惟獨靠主寵主惠,一切才有可能,「在天主無所不能」(瑪十七:26;谷十:27)。

告解無疑是七件聖事中較不甚討歡喜的一件,但我們該為擁有它而雀躍:皆因我們缺它不可!罪有如一種精神惡疾,需要療方去治癒這致命疾病,而天主就是藉聖事來施予救援。主知道人需要他的「愛情治療」來彌補領洗後的罪孽。所謂苦口良藥,總有些療法比較「難捱」;向神父坦白告罪亦並非如斯輕易。簡言之,修和通常是件困難的聖事,原因無非罪是我們對自身最不悅的缺點。面對過失,殊實難堪。但正如看病除痛也必先經過「望、聞、問、切」,同樣,人必先考查辨認罪過為何,否則罪便化不了為聖德。

與主面對面

教友通常都明白神父 (司鐸) 的重要,亦很少會埋怨神父在聖事中的角色。但一提及告解,有些教徒和教外人一樣,提出疑問:「為何人們要在神父面前坦白地告訴他們所犯過的罪?」(湊巧提問者通常為明知需要辦告解者),答案其實不太難:耶穌基督降生成人,作人與天父間的中保; 他建立神品,以人為媒介,藉此模式,以基督之名分施恩寵給人。

人並非不堪直接領受主惠,但因人的軟弱,需要有形的標記代表內在、靈性的實在事物,幫助我們恰當正視它們。撫心究底,假如無需要坦承己罪,甚至最隱私的罪,那怎能表達我們真切的態度呢?神父的臨在提醒人無所不知的天主的無所不在。神父是人;亦如同耶穌一樣,是天父大愛在世上活生生、具血肉的標記。這奧跡同時提醒我們人性的尊貴,肉身及一切的價值。基督取了凡人血肉與人相會,基督繼續藉神父的肉身寬恕我們。當神父在教友的頭上劃十字聖號時,說:「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寬赦你的罪。」

正如我們不能替自己施洗,同樣也不能自我赦罪,連教宗聖父也不例外。猶如別的教友,神父以領受天主赦罪施恩者的身份,找另一位神父或主教辦告解。按同一道理,參與彌撒聖祭時,教友不會擅自操上祭台取用聖體聖血,只會按本份領受二者。在聖體聖事內我們領受主體,在修和聖事內一樣領受慈恩。天主的辨法,目的是叫我們明白這恩典是份禮物,而非一種「自助式」服務。在主跟前,眾人都是領受者。

為己罪而慚愧,自然不過。虛榮心之作崇,皆因太執著人家對自己的看法;但驕傲乃更為嚴重的罪 (稱眾罪之端),它使我們漠視他人所想,就連天主也不肖顧慮;告解偶然帶來的愧咎感能提醒人對天主應抱的謙恭態度;人無權置主之聖意慈眷於不顧。為罪害羞,是愧咎感的健康表現。
告解中令人不太自在的步驟也蘊含一種神聖的道理。如果在神父跟前說明罪過令人難堪的話,這就正正能教我們學習如何變得謙遜。謙遜是驕傲的反面,亦是諸基督徒德行之源。人要接受診治,才能獲癒;而謙遜地告明己罪,求得慈恩,便是最佳良藥。天主不但扭轉罪的後果,復賞人因罪所失掉了的天堂,我們的行為也得以改正過來,化驕為謙,為此天主提供人趨慕其他德行的推動力(寵佑)。公教作者法蘭克•施 (Frank J. Sheed)說:當人犯罪,是「逆主旨,行我事」,但辦告解時,我們雖「逆我意」,卻「履主旨」。主除了逆轉罪在人身上的劣果,就連罪衍生的過程也給倒過來。主動領受修和聖事本身可以是一種贖罪,指引我們日後生活的方向:履行主旨。

重新改造

修和是天主無窮仁慈的傑作;我們得承認人是軟弱兼負傷的受造物,領洗後仍渴求他的治療。他從不把我們的救恩看作一項投機玩意。
聖經記載以色列民在歷史中作過悲痛的懺悔、哭告其罪,藉犧牲及補贖作賠補;我們照樣效法先民,常在基督內,向同一位新約的大父和天主尋求和解。

修和聖事的步驟如下:先查考自己從領洗以來,或從上次告解以來所犯諸罪,是謂「省察」;真誠覺悟、難過悔恨,真心發「痛悔」;立志寧死莫敢再次犯罪,是謂「定改」;在神父面前一一告說明白己罪,是謂「告明」;履行彌補罪行的神功,改過遷善,是謂「補贖」。修和乃修補人和天主暨人與人之間破裂關係的聖事。(按教會訓導,所謂「不完美的痛悔」,即因怕天主永罰而發的痛悔,都足夠準備人妥辦告解。參《教理》1451-1454)

了解到有告罪的需要後,找神父便是為了這緣故:獨自告明省察出來的大小罪過 (參詞解表部份)。若望福音第廿章廿三節記載耶穌向他的宗徒們說:「爾赦人罪,人罪見赦;爾所不赦者,其罪留存。」神父確實要「聽」取告解,方能知道哪些罪能赦與否(例如墮胎)。所有罪都明顯地具有社會及團體幅度的影響。換言之,它損害人際間關係。亞當和厄娃的首宗罪只是得罪了天主一個 (因為當時根本還沒有其它人存在世上),然而眾人卻承受著那宗罪的債累。藉著修和,神父作為教會的代表,迎接我們重投教會團體最深刻密切的共融 (教理1455-1458) 。

告明既畢,神父邀請教友做補贖,以盡其所能改過 (例如將偷竊物送歸原主)。賠補以外有「補贖」 (可以是誦念經文或行些善行),望主垂憐清除因罪而當受的現世或煉獄的暫罰。教會的任務之一便是履行寬恕和問責之職。要是我打爛了鄰家的窗子,我可以道歉和求寬恕,賠個不是了事;但按義理,總有人要修換那口破窗。賠過及補贖的目的在於雙管齊下,進行物質及靈性上的「撥亂反正」(教理1459-1460及1472-1473)。
神父邀請教友表達悔意,並矢志不甘再冒犯天主 (此舉是告解中的必要條件)。要是教友心想一步出告解亭或修和室後便把心重蹈覆轍的話,整個修和聖事便會弄到虛假不實,甚至可以說那人根本沒有發過真心痛悔;缺乏這元素,修和便等同無效。

一切辦妥後,神父給予赦罪,他「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赦罪。他赦罪所需的條件有三:1) 該領了神品鐸職;2) 需要在長上前考了道理及得准許;3) 獲得主教任命授權聽告解。晉昇鐸品是一件聖事,它使候選者成為耶穌基督的司祭。神父本身並不握有什麼權,一切都是他自天主所領受得來的(教理1465-1466) 。

詞解表
修和、告解、悔改:均指同一件由基督親立的聖事,為赦教中人領洗後的罪犯,復還因罪而失落了的恩寵,讓人獲得靈性/精神的康復並重新與教會共融。

大罪:凡任何妄用自由,明知故犯的嚴重罪過。「大」原意指「死」,故「大罪」即「死罪」:某些罪徹底摧毀人與天主及自己靈魂的關係,好比一種「死亡」。每項「大罪」均需在修和聖事中告明方可獲赦。

小罪:是較輕的罪,亦指在缺乏完全自由或知識情況下犯的罪。「小罪」可藉修和以外的方法而獲赦免,例如虔與彌撒,但勤辦告解,告明小罪,神益匪淺。這是一份具意識的邀請—求天主開恩,照亮生命中容易誘導犯更嚴重罪過的黑暗角落。

罪宗:我們有責在告解中提及犯罪的根由。它們是生活上潛伏四處,經常誘惑人偏離正仇、防礙悔改的種種人、地、事物、傾向、境況等。天主有能力善用各樣東西指引人趨慕聖德,但人要合作,在告解中表白,尋求光明的引導及治療。「七罪宗」分別為:驕傲、慳吝、嫉妒、忿怒、迷色、貪饕和懶惰(教理1866)。

痛悔:為己罪懺悔是妥辦告解所不可或缺的。「完美的」(上等) 痛悔,是從愛天主而發,就是惱恨罪,因為得罪了萬善萬美、無窮可愛的天主。因為怕天主罰下地獄,不許升天,或是因為罪在主前,醜陋不堪而惱恨己罪,皆是「不完美的」(下等) 痛悔。後者足以讓懺悔者有效地領受修和聖事,但我們應勉力認出罪是愛的否定,要求真心痛悔。

賠補:是為彌補罪過而獻給主的。我們並非藉此「收買」天主。他的寬恕是一份禮物,但罪獲赦後,我們仍該盡法糾正錯誤,否則難以肯定改過之心。例如:有人搗蛋打破你家窗子,要是那傢伙只嚷聲「對不起」,便掉頭跑去,量你也不忿氣。按義理,搗事者應先求寬恕,接著主動獻身,提出賠償或作出修補。現世不補過,將來煉獄受。神父或會邀請向人家道歉,達致修和,同時祈禱補贖。

赦罪:神父因主之名寬恕人罪。只有天主能赦罪,但他願意他的司鐸神子作為分施慈恩的常法。在特殊情況下,例如瀕近臨終又沒有神父在場聽臨終者告解的話,我們惟有依恃信靠天主的仁慈,憐憫囿恕罪人誠切悔改之心。

付諸行動
花時間細察經常犯罪的因由。這或許是虛榮心、淫念、妒忌或其他人性傾向。了解誘惑的模式和我們跌倒的緣由是邁向邀請主寵的第一步。主的恩寵能直達人心,治療並減輕慣性犯罪所帶來的懊惱和過份的罪咎感。對自身的無知是靈性成長的大敵。祈求天主啟示我們認出犯罪的根由吧!

C_07a-photo02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