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an Shelley Alabanza
譯:何心豫
【編按】澳門教區將2023-2024年為聖召年,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邀請多位教授及講者就聖召主題每月撰寫文章,本報特此刊載聖召系列文章,讓讀者更深入了解聖召這個主題。
天主教澳門教區熱切迎接聖召年。聖召年鼓勵澳門的天主教徒多聆聽天主的話。在我們當中,有些人雖然未有自覺,但其實可能已有司鐸或修道的聖召—可能會是一名修士﹑傳教士,又或者是隱修士。
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耶穌的生活,特別是祂進行傳教活動的時候,我們能看到祂時常進入人羣中。祂跟群眾說話,分享天主的福音。他在病人中間,治癒他們。他與社會邊緣的人打交道—罪犯﹑妓女﹑麻風病人﹑稅吏等等。簡而言之,耶穌為當時社會帶來了非常強烈的影響。祂的傳教活動無可否認,是針對社會的。
儘管所有基督徒都被召叫跟隨耶穌,但其中有些人有獨特的聖召,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天主子民,其角色與平信徒的截然不同。即使處於一個正逐步世俗化的世界中,神父和修道人士仍然跟社會息息相關。事實上,那些被天主召叫要過司鐸和/或修道生活的人,可以被視爲當今的先知。
無懼宣佈﹑無懼譴責
先知與大多數普通人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有着驚人的洞察力,能看清當代的社會發生什麼事情。解讀社會環境或「時代徵兆」的洞察力,通常被視為擁有預知能力—這通常是先知才會有的能力。因此,當先知預測或宣佈預言時,他深刻解讀當前和當時正在發生的事情,然後展望未來。先知會向人們解釋,如果他們不改變自身行為,可能會產生什麼後果。
因此,先知會宣佈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們也會透過警告的方式宣佈,如果人們繼續進行危害生命和社會的行爲和生活方式,會有什麼後果。神父和修道人士在當今社會中仍然扮演此角色。他們比大部份的平信徒有更多祈禱和默觀的時間,因此能夠利用他們辨別聖神指引的能力,瞭解什麼行爲和生活方式對社會和地球有害。
此外,司鐸﹑隱修士﹑傳教士,透過獻身於傳道和使徒工作的生活,能夠了解人們的需要和關心,以及他們問題和願望。他們能夠擴大自身的視野,因爲他們不僅關心一個家庭,而是關心幾個家庭和整個社羣。他們與人們談話,告訴他們天主的旨意和福音。
許多時候,具洞察力和辨別能力的神父和修道人士,不僅有宣佈的責任,也有譴責的責任。他們必須公開反對不公義的事情﹑行為,以及反對有害的做法和邪惡。他們要反對掌權者濫用權力傷害無辜人民的行為。
敢言非易事,因為它需要很多的勇氣才能辦到。因此,司鐸和修道人士往往是窮人和弱勢羣體這些無聲者的代言人。
不顧聲望,服務為先
有司鐸或修道生活聖召的人,不會尋求聲望。先知之言非為引人注目。他們只是媒介,是天主的代言人。他們指向天主,而非自己。經過長期的禱告和默觀﹑與天主和人民親近,神父和修道人士從中獲得的智慧和洞察力,不是為服事他們自己,而是要分享的。他們用大多數人都能理解的話語和方式,表達天主的旨意和智慧。
司鐸和修道生活的聖召的著重點,不是其伴隨的聲望,而是如何服事。耶穌很清楚這一點,祂說祂來不是為受服事,而是服事人(瑪竇福音 20:28)。先知在生活中也很清楚這一點。他們拒絕特權,以便能夠體現和實踐他們所宣佈的訊息。
修道生活的歷史,由於充滿不同生活方式的例子,因此能幫助人們找到有別於當代主流的生活方式—例如托缽﹑修士﹑隱修士﹑使徒隱修士。因此,當今的先知﹑神父﹑修道人士,不僅用話語宣佈,而且也要身體力行。作爲先知,他們接受挑戰,身體力行向世界作另一種生活方式的見證—不自私﹑不追求物質的生活(物質﹑勝利﹑讚美﹑獎勵的生活);珍惜人民的生活;帶同理心和憐憫的生活;援助天主子民猶如先知一樣在世上實現天國的生活。
Ian Shelley Alabanza擁有聖若瑟大學的博士學位,以優等成績獲得最高榮譽。他在大學任教了10年,並教授了23個不同的課程單元。主題為哲學﹑神學﹑心理學。他的主要研究是移民宗教信仰,其他學術興趣包括宗教和精神心理學,以及文化人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