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知行.成己達人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上週六(24日)在學校大禮堂舉行本學年中、小學畢業典禮,屆別為高中第59屆、初中第64屆及小學第68屆。蒞臨嘉賓包括: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黃嘉祺副局長、耶穌會(澳門)院長傅南渡神父、校牧陳俊偉神父、校董黃玉葉女士、校董黃彪校長、澳門工銀郭凱峯行長、校友會吳志輝會長、校友會鄧俊彥理事長等嘉賓及畢業生家長。
典禮在莊嚴的奏唱國歌儀式及頌唱校歌後開始,首先由校牧陳俊偉神父帶領祈禱,他祝賀全體畢業生順行完成中學階段,並勸勉大家要珍惜光陰,在光中行走,在愛中成長,慷慨與人共享,活現當下,追求卓越,將來學業有成,做一個心懷普世的「喜樂利人」。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黃嘉祺副局長致辭祝賀畢業生學有所成,順利畢業完成人生重要的學習階段,感謝家長的悉心栽培及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對學生的無私奉獻與作育英才,讚揚利瑪竇中學秉持利瑪竇神父的精神致力培育學生全人均衡發展,舉辦豐富多元的餘暇活動,發掘學生潛能,關顧學生身心發展,透過跨學科的比賽,培養學生優良素質,成就富正義感有自信的年青人。利瑪竇中學學生代表在本學年多項的學生賽事中表現卓越,碩果累累,獲獎甚豐,過程中有賴師長的指導及家長的培養。特區政府在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中刻意重視培養新時代公民,優化教育,提升學員競爭力。期望學校堅持辦校理念,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方針,培育人才。最後,黃副局長更勉勵學生在學業與作息中取得平衡,身心健康成長,並代表教青局感謝耶穌會和利瑪竇中學多年來對澳門教育的貢獻,祝願畢業生百尺竿頭、前程似錦。
耶穌會(澳門)會院院長傅南渡神父致辭則以開展一趟旅行來形容畢業生的現况,他提醒畢業生們在開始人生新的旅程時,必須要帶備並時刻檢查自己的心靈“旅行包”。這心靈的“旅行包”必須具備五個重要完素:一丶人生的指南針-必須有方向地去成為真實的自己;二、天主的愛常與我們同在,在人生的旅程中給予我們鼓勵與支持;三丶成為服務他人的青年,為世界作出貢獻和祝福;四丶常懷謙卑的心,不斷學習,虛心聆聽;五、成為懂得與人合作的人。寄語畢業生背上人生的旅行包,滿有旅行的智慧昂首前行。
張慧玲校長在致辭中勉勵畢業生常懷感恩之心,當感謝家人與師長的培育,並引用《安的種子》故事中的角色對待千年蓮花種子的態度,寄語學生選用合適的方法面對學業,種子就好比每個人的特質與潛能,選用正確的方式培育定會發芽成長。此外,張校長藉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的著作《原則與基礎》一書的內容,勸勉畢業生當明白自身受造的價值,秉持平心與不偏不倚的態度,學習會祖對生命的反思和體驗,選擇自己的人生終向。

在典禮中,張校長、校牧陳神父、院長傅神父及黃校董分別為中、小學畢業生頒發畢業證書。高三畢業生胡浚澎代表全體畢業生致謝,回憶在學校的一幕幕動人畫面,感謝校方的栽培、師長的教導、同窗苦讀之誼及父母養育之恩。本次典禮為疫後復常的畢業慶典,校方悉心安排合唱、朗誦及舞蹈表演以表高深厚誼的師生情及言笑晏晏的同窗意,氣氛溫情洋溢、熱鬧非常。
典禮上,由嘉賓、校董向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品學優異獎、紀念創校明勵志神父獎學金、紀念周國祥神父獎學金、紀念剛毅德神父獎學金等校內獎項。接續頒發教青局“蓮花獎”、“李白獎”、霍英東基金會、MACA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協會音樂、工銀澳門獎、英拓英語教育中心及利瑪竇中學校友會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等政府及機構獎學金。
張校長向服務學校五年至十五年的教職員致送紀念品,院長傅神父則向服務學校二十年至二十五年的教職員工頒發紀念品,並和張校長共同向服務了學校四十五至五十年,將於本年度榮休的陸冰妍職員、陸冰霞職員及張潔玲顧問致送紀念品,以表謝意與嘉許,場面溫馨感人。
最後,各畢業生與老師、家長們紛紛在學校精心佈置之畢業主題的戶外展板前拍照留念,祝福滿滿,歡欣祝福之聲響徹校園每一角落,場面愉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