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傳播愛的教育 澳門曉明學校歷史珍藏展開幕

(本報訊)文化局轄下的澳門博物館,上週五(2日)下午舉辦「回歸愛的教育——澳門曉明學校歷史珍藏展」開幕儀式,由文化局局長穆欣欣、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殷汝濤、前曉明學校校長范桂芳修女、前曉明學校校友代表黃懿蓮及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主禮,一眾校友出席觀禮。

穆欣欣局長在致辭中表示,曉明學校為澳門平民家庭女孩提供免費教育,而「曉明」取自拉丁文「Stella Matutina」,有「晨星」之意,為家境清貧的澳門女孩提供「破曉明星」,照亮她們日後的道路:「展品反映上個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澳門的人文面貎和社會風尚。當然,最感人的是那份純粹而堅定的辦學信念,以及刻苦奮發的求學精神,不但能勾起過來人似曾相識的集體回憶,期望也為年輕觀眾帶來觸動和鼓舞。」

前曉明學校校長范桂芳修女在致辭中,表示今次的展覽令自己非常感動,又指今次展覽的主題——「愛的教育」——十分貼切,因為這就是曉明學校的教育與精神:「我們師生間的感情一直維繫,從未中斷,這種長情和深情,世間少有。曉明教育的,就是『家』的概念和『愛』的共融,曉明人就是一家人。」

修女憶述自己由1953年開始,便與平靜修修女一起開辦曉明學校,逐個地帶每一個女孩入學,教她們讀書識字和做人處世:「若問我曉明學生有甚麼特別,我想最特別的是,她們懂得珍惜,珍惜讀書的機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情誼,珍惜上天給予的恩賜,珍惜人生的價值。我感到欣慰的,不是她們有甚麼名成利就,而是曉明畢業的學生,不論去到世界哪個角落,都能懷有感恩之心,回饋社會。學校的期望,她們都做到了。」

修女又稱,自己是名修女,而傳教是使命、教育是事業,兩者合而為一,正正能體現中國文化與基督信仰的共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奠基於『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曉明學校就是憑着『敬天』和『愛人』的信念,將東方的道德哲學和西方的自然哲學接軌,這樣教育成才的學生,經過幾十年的人生實踐,都能以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克服種種困難。」

曉明學校於1953年在澳門設立,這所面向草根家庭的學校「以宏揚大愛為圭皋,以崇尚道德為教育方針」,為貧困兒童提供學習園地,成為學生在初踏成長路上的破曉明燈。該校於1975年與聖羅撒女子中學合併,經近半世紀歲月沉澱成昔日校友的厚重回憶。

是次展覽直至今年10月3日結束,展出一共接近150件珍藏品。而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校園遺風」介紹昔日校舍、設施以及學校的發展歷程;「教學園地」展示當年的課本、學生筆記、功課簿,以及勤工儉學所完成的勞動作品和藝術作品;「青春印記」展示當年的運動照片、獎狀、畢業證書和紀念品;最後「愛的真諦」展示各類活動照片和師生之間的通信,見證校園內外恆久的師生情誼。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