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乙年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繁榮茂盛 得蒙庇蔭

梁展熙

在今天的讀經一、答唱詠以及福音選讀中,植物的戲份頗多。在讀經一中,厄則克耳先知利用了香柏嫩芽,來比喻將可重生的猶大遺民。聖詠作者則把義人比作香柏,高聳入雲。至於在《馬爾谷福音中》,耶穌則先後把天國比作穗的種子和芥菜子。繁榮茂盛,得蒙庇蔭,我大概可用這八個字來撮寫今天的讀經。

先談讀經一和答唱詠,畢竟兩者中都有香柏的身影。先談香柏,畢竟它在四篇讀經中佔據了兩篇(讀經一和答唱詠)。香柏(cedar)其實在不少地方都有出產,但在黎巴嫩地區中,香柏(學名:Cedrus libani)尤其重要。香柏可長高至130尺(=40米)高[從附圖中可見它與人高度的對比],樹幹直徑可達8尺2吋(=2.5米)粗。因此,它常被用作大建築的材料。著名的例子有撒羅滿在耶路撒冷中為上主所建造的聖殿。此外,(黎巴嫩)香柏並不見於地面,卻常見於海拔600-2000米高的地方。讓大家有個概念:澳門松山只有90米高,而香港大帽山則有957米高。話說回來,今天的讀經一只截選了厄則克耳先知的大鷹與香柏的比喻(《則》十七章)的結語。事實上,這章中還出現了葡萄藤【註一】。厄則克耳講這比喻的時代背景,乃迫在眉睫的滅國之禍(主前587年的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所滅)。至於讀經中的這三節結語,乃上主藉先知之口留給猶大國民的希望:上主會親自把這國民中年少遺民留著,重新栽種;這遺民更會茁壯成長,及至可讓外國人也可棲息其中的地步。
至於福音中的兩種植物。一是穀(grain)。《谷》作者並沒有在一開始就讓讀者知道那種子屬何種植物,直到其發芽生長,成熟結穗之後,讀者才知道它是作為糧食的穀物。二是芥子(mustard seed)。芥子在學界中成了個問題,因為一般的芥類植物不會長得如比喻(=寓言)中所說的那麼高。唯一例外的,是鮮見於大中華地區的黑芥(black mustard;學名:Brassica nigra)。雖然這品種的芥子最矮只有兩尺高,但最高可長至八尺。然而,芥類植物一般不會吸引鳥類結巢(大概因為枝條不夠粗壯堅硬之故),因此,學界認為耶穌這樣講寓言,旨在強調天主的非凡能力。
的確,對於古人來說,植物──尤其農作物──的成長,本身就是個奇蹟。今天我們都知道,種子本非死物,但它只有在泥中吸取水分和養分才會發芽生長。然而,古人並沒有這植物學知識。尤其因為他們居住在較為乾旱,不利農作物生長的環境,種子生長成熟過程,就被認為是上天恩賜顯靈的現象。因此,今天的讀經一和福音,都有強調天主在為人提供生活所需(農作物)的參與,並為人類提供了非凡的保護庇蔭。因此,乘著教宗據報將於本月十六日發表主題為「Laudato Sii」(暫譯:你備受讚美)的有關環保的通諭,讓我們一起省思一下大自然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吧!

【1】的確,我們慣稱的葡萄『樹』並不對。葡萄植物並非如松杉般靠主幹支撐挺立的,而是依附支撐物攀爬生長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