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進
cxj0303@126.com
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修士,很高興能借次機會表達我八年來在修院的學習心得以及對修院的無限感恩。我個人認為,修院生活有別於一般的高校生活。修院是天主教會栽培和鑄就有志為天主獻身並樂於為人群服務者的高等教育院校,因此,修院教育以基督精神為本,秉承基督宗教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我們修士在個人及團體幅度達至成全。只有當我們修院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與薰陶後,才會真正地踐行仁愛,發揚基督的博愛精神,將基督的神國帶到人間-構建和諧社會,實現民主、文明、自由、平等、公正等的價值目標。
Zac Davis, 2014
我認為修院旨在培養我們修士四個方面的發展目標,亦即:德育、智育、靈育和體育。
從德育方面說,修院的教育就是要我們愛主、愛人,愛主主要體現在愛人的層面上,正如若望一書4章20節中說:「凡說我愛天主,而恨他的弟兄者,就在撒謊,看得見的弟兄,他尚且不愛,看不見的天主,他怎能愛呢?」修院培養修士要相互友愛、相互包容、相互接納、相互理解,從而由修士彼此間的關係延伸到與外界所有人的關係。的確,如果沒有愛,缺乏友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成為赤裸裸的利益關係、金錢關係,或者在關係中充滿敵意和排斥,更有甚者,動輒就加害於人。友善意味著包容。沒有友善,所追求的都是個人的利益;沒有友善,也就更談不上為人服務的精神。
為人服務要求我們放下自己,裝上別人。耶穌三年的公開生活中,除了祈禱以外,就是服務。耶穌為各種各樣的人帶去了愛的福音。因此,修院教育我們不僅僅要學習知識,提升自己,更要修煉自己、放空自己、謙卑自己、只有學會放下自己,在服務別人的過程中才不會抱怨或者摔跟頭。也只有真正學會放下自己,才能把別人裝在心裡,時時為別人著想。修院秉承耶穌的教導:「如果有人勉強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兩千步;有人要你的內衣,你連外衣也給他;有人打你的左臉,你把右臉也轉給他。」要我們做一個有德之人,有彈性的人,柔軟的人,謙虛忍讓的人,這樣不僅可以在衝突中避免受傷害,而且也可以做別人生氣或暴怒時的滅火器。愛與友善可以增進人與之間的情感,增強團體和社會凝聚力。
修院的規章制度讓我慢慢學會了自我約束。人人都知道:征服別人不是本事,能征服自己的人才算是贏家。人也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修院的規矩幫助我增強法制意識。我相信,只要能做一個遵紀守規的好學生,一定也是一個遵紀守工法的好公民。
從智育方面說,修院科學合理、按部就班地為我們提供系統的神哲學課程,使我們在神哲學專業知識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便在日後的牧民過程中有理可依、有章可循。禮儀課讓我明白神職人員生活中最重要是日課祈禱;教會論使我懂得熱愛自己所信仰的教會,並與天主的恩寵配合,發揮自己的特長,服務人群;社會訓導使我明白作為一名基督徒在生活中要主持正義,有環保的意識,鼓勵與勸勉信友要熱愛大自然。還有很多課程讓我受益菲淺,此處就不一一列舉。此外,修院提供大量的圖書,讓我們借著自習時間刻苦鑽研和閱讀,使我們在認知方面和社會間接經驗方面有了提升。
修院也鼓勵我們做一個勤於學習、敏於思考、善於分辨的人。一個不愛學習、思考和分辨的人容易被社會淘汰。作為修士,需要與時俱進,不能蜷縮在自己的小圈子裡面孤芳自賞,而要將自己的知識與智慧與人分享,知識越分享就越豐富。將來我們在舉行感恩祭中,面對教友講道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修院鼓勵我們要努力學習,將來做一位合格的神父──言傳身教相結合的楷模。
從靈育方面說,修院教育要我們死於自己,活於天主。常言道:「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不斷地尋求天主的旨意,放下自己的意願。生活中,常常需要做決定、做選擇、做取捨,所以只有樹立正確的目標,有正確的權衡標準,才會處處為天主開道,讓天主在我心中作王作主。
我們還需要不斷地追求成全、完美與聖善的生活。對神學知識理性的明白和感性的明白有一些不同。理性的明白未必能在實踐中活出來,而感性的明白會用心將自己所認定的信念努力生活出來,因此,我們不僅僅需要對天主理性上的認知,更需要感性上的依賴。唯有真心依賴天主,時時向他表達愛,表達才會達致成全、聖善與完美。
獻身生活離不開天主的恩寵與召叫。獻身生活是天主的恩賜。如果沒有天主的仁慈和恩寵,靠人的能力是很難堅持下去的。面對當今充滿誘惑力的世界,如果只憑自己的意志一定會半途而廢。獻身生活不是追求現世的成功,也不求榮華富貴,而是度一個清貧淡泊的生活,為天國作見證,見證天主的臨在和天主的慈愛。
獻身生活如同「世上的燈,山上建立的城。」所以我們需要喜樂地活出我們的獻身生活。如果每天憂心忡忡,或者每天一副苦瓜臉,或者每天愁眉不展,我們的見證就成為負面和消極的。別人就不會從我們身上體驗天主的臨在與愛。所以獻身生活是充滿喜樂與甘飴的,透過獻身生活,我們可以引人走向真理。
另外,獻身生活也需要出世的精神,入世的態度。獻身生活要求我們遠離世俗而又親近世俗。乍一看來,似乎有些矛盾,其實不然。獻身生活讓我以出世的精神對待萬有,但還要以入世的態度接納、懷抱、服務於人。獻身生活不是看破紅塵,也不是逃避世俗,更不是尋找清靜,而是要我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貧病可憐的人。
接照聖經的教導,我們不僅要友善地對待人類,還應當友善地對待動物和大自然。創世紀中教導我們:人要治理大地、保護生態,而不應該與自然對立。(參創1:28)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節約用水,使用太陽能節省能源,保護大自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與自然為友。亞西西方濟各稱「太陽哥哥,月亮妹妹。」表現了聖人對自然的熱愛。為了人類美好的未來,我們要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從體育方面說,修院除了重視以上三方面的教育外,也不忽視體育。修院舉辦各種各樣的體育競賽活動,並且提供體育活動和鍛煉身體的場所:如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等,為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此外,修院每天為我們提供營養豐富的飲食,使我們每天能夠攝入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常言道:「身體是本錢。」失去了健康,就等於失去了一切。一個獻在於主的人,也需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需要為健康投資,否則如果失去健康,為人服務也只能成為無法實現的夢想。
除了每天攝入營養和參加體育活動外,我們也通過默觀祈禱──打坐,使自己沉澱自己、放空思想、恢復能量。人需要動靜結合。只動不靜,會變得越來越浮躁;相反,有靜無動,會降低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敏感度,變得自私而又麻木。打坐的祈禱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呼吸,改變心情,使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面貌常常處於最佳狀態,不斷地向周圍人傳遞正能量,並且讓自己的能量磁場波及面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影響。
修院教育要我們將基督的文化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將我們所學的真正運用到實踐中,作酵母、作鹽、作光,讓我們的好行為感染別人、影響別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要營造平等、友善與和諧的氛圍。感恩修院八年來對我的栽培。感恩修院讓我在德育、智育、靈育和體育方面有了成長與發展。每個人從「搖籃」到「搖椅」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在我人生的重要階段,修院擺正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未來的生活與服務中,我相信有堅實的基礎作鋪墊,誇張地說一句,即使再「我行我素」,都不會偏離正道,因為在修院潛移默化學來的知識、理論和為人之道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深入我的骨髓,融入我的血液。感恩修院!感恩這個造就人才與心靈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