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區秘書長馬嘉道神父早前接受本報葡文版訪問時,表示本教區傳教節活動將於今年10月19日舉行,亦即是「特別傳教月」的第三個星期六,屆時將會於大三巴牌坊(天主之母堂遺址)前舉行彌撒聖祭,對上一次是於15年前。
年初,馬神父曾對本報表示,教區當時仍等待有關當局批核;現時已正式得到批准,可在天主之母堂遺址舉行傳教節感恩彌撒:「政府有關當局已給我們准許,將於10月19日晚上八時在大三巴前舉行彌撒聖祭,即是普世傳教節的前夕。」他又說,在澳門的歷史上,大三巴充滿特別的意義,「因為很多東方傳教士都在澳門聖保祿書院開展他們的傳教工作。藉着今次的慶典,我們希望提醒各人這份召叫,更鼓勵本地教會要時刻保持這份傳教使命。」
除了在大三巴前舉行彌撒後,教區還會在「特別傳教月」於10月6日早上11時至下午5時,假塔石廣場舉行傳教節嘉年華,屆時將聯同本地各堂區及澳門教區豁下各組織與機構一同合辦節目內容,目的旨在將天主聖言帶到澳門本地群體中。
此外,為紀念教宗本篤十五世發表的《夫至大》通諭一百周年,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學院將舉辦專題學術系列,探討與此通諭相關之歷史背景、神學思緒及影響。
「特別傳教月」標誌
教宗方濟各於去年宣佈將訂定今年十月為特別傳教月,並以「受洗者和被派遣者:基督的教會在世界上的使命」為主題,邀請全球地方教會和教友一起履行傳教職責。而這個專為這次特別傳教月而設計的標誌,背後也蘊藏了許多特別的意思,值得我們深究。
標誌主要由五種顏色所組成,呈帶狀圍繞成球,分別代表地球和五大洲,十字架貫穿五個顏色帶包圍地球,象徵我們的使命就是促進上主和全球人類間的共融, 而透過這些鮮明活潑的色彩,作為主的勝利和復活的標記。這個地球特別設計成透明狀,意旨透過聖神的帶領,使福音的傳播不受阻隔、無分疆界;基督徒的慈愛和世界在聖神內轉化,戰勝了地域界限,開啟了我們的心目。在標誌旁的文字「Baptised and Sent」標示了每位基督徒的兩個特質:「洗禮和宣布」。
十字架的五個主色代表著五大洲:紅色代表美洲,綠色代表非洲,歐洲是白色,亞洲是黃色,而大洋洲則是藍色。紅色是追悼美洲殉道者的血,是基督信仰新生命的種子。綠色是生命的顏色,象徵增長、豐收、年青和活力;同時也是希望的顏色,是信、望、愛三德中的望德。白色是快樂的顏色,是基督新生命的起始:也是蒼老的歐洲正在面對的挑戰,她或許能從其眾多教堂和輩出的聖人聖女的恩祐中,恢復其傳播福音的優勢。黃色是光的顏色,透過真光滋養,永光永亮。藍色象徵活水,它緩解我們的渴竭,並引領我們回歸父家,這同時也是天堂的顏色,是上主居住在我們之中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