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解釋《天主經》的第三個呼求,指出這祈禱要求我們首先相信天主為我們每個人制定的救恩計劃:「這原是美好的,並在我們的救主天主面前是蒙受悅納的。因為祂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2:3-4)。」
教宗解釋,我們在呼求「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時,必須以相信天主照料人類和世界為前提。天主首先尋找了人,耶穌尋找稅吏匝凱的事件便是一例。耶穌對他說:「人子來,是為尋找及拯救迷失了的人」(參閲路19: 5, 10)。
因此,天主的旨意是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教宗問道:「你們是否想過,天主在尋找我是甚麽意思?我們每個人可能會說:『天主會尋找我嗎?』『是的!祂在尋找你!也在尋找我!』:祂親自尋找每一個人。祂是至高的天主!在這一切的背後蘊含着多大的愛呀!」
天主愛我們,為我們每一個人和全世界制定了救恩計劃。「天主不模棱兩可,不躲在謎題的後面,不以難以捉摸的方式計劃世界的未來。祂清澈透明。若我們不明白這個意涵,我們就無法懂得《天主經》的這第三個呼求。事實上,《聖經》已向我們充分敘述了天主對世界的明確旨意。」
依照這條思路,教宗説明在祈求願天主的旨意奉行在人間時,我們「並非被要求卑屈地低下頭」,好似奴隸一般,而是以轉向一個父親的子女的身份,對祂的愛確信無疑:「若我們說出這句話時,卻在令我們厭惡的命運面前表示無奈和屈從,那我們就有禍了。」相反地,祈禱是全然信賴天主願意我們獲得益處、生命和救恩。因此,《天主經》也要求我們有所行動。
他續指:「這是一種大膽的祈禱,甚至也可說是在進行搏鬥,因為世界上有太多沒有按照天主計劃的現實狀況。我們衆人對此都曉得。借用依撒意亞先知的話,我們能夠說:『父啊,這裡有戰爭、濫用職權和剝削的罪過,但我們知道祢愛我們,因此我們呼求祢:願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間!上主,求祢推翻塵世的計劃,將刀劍鑄成鋤頭,槍矛製成鐮刀;人也不再學習戰鬥!』(參閲依2:4)。天主願意看到和平。」
《天主經》邀請我們如同耶穌那樣熱愛天主的旨意,「以愛來改變世界。基督徒不相信一種不可抗拒的『天命』,曉得『一個救恩有待彰顯』。」若我們相信天主能夠也願意以善制惡,那麽即使在最嚴峻的考驗時刻仍信從和仰賴祂,便具有意義。
耶穌在革責瑪尼山園中儘管被世界的罪惡壓垮,因而陷於極度的恐慌中,卻仍舊說:「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祢的意願成就罷!」(路22:42),遂懷著信賴將自己交付於天父。「由於愛,天主可能讓我們走上艱難的道路,經受創傷和痛苦,但祂絕不會捨棄我們。祂將永遠與我們同在,陪伴在我們身旁和内心深處。對有信仰者而言,這不僅是一個希望,更是一個肯定。天主與我同在。」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