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若瑟大學於2018年6月8日在青州校園舉行歡送會,感謝榮休副校長伊詩迪教授(Maria Antonia Espadinha),在校四年期間提供的服務及貢獻。
(本報訊)本年10月18日為傳教節,除特別為新興教會及新開教的地區熱切祈禱外,還將彌撒中的捐獻匯交羅馬,作為全球海外傳教經費。 今年教區總務處收集這項捐款為澳門幣三十二萬五千九百七十六元七角($325,976.70) 主教座堂 $40,600.00望德聖母堂 48,265.30聖安多尼堂 12,501.30聖老楞佐堂 109,048.90花地瑪聖母堂 15,500.00氹仔嘉模聖母堂 34,866.60望廈聖方濟各堂 40,409.60路環聖方濟各堂 3,985.00聖若瑟勞工主保堂 16,800.00聖瑪沙利羅學校 4,000.00合計 $325,976.70
文:Vitor Teixeira譯: 余漢釗 自然神論自公世前五世紀的古希臘時代已存在。不過當時崇拜的不是單一個神,而是多個神,因為那時候的文化及信仰是多神教的。後來到了羅馬,它遇到了基督信仰,而後者更把它融匯了。其後多世紀,它隱藏在基督信仰裡頭,但潛伏在某等哲學思想背後。終於在十七世紀,自然神論達到全盛期,湧現出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88)和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同時在教會裡面亦呈現出宗教意識。在法國大革命雅各賓專政年代,羅伯斯比爾(Maximilien de Robespierre, 1758-1794)頒令「至上崇拜」(Culte de l´Être Suprême)以對抗無神論。在美國,一眾開國元勛,如約翰亞當斯、伊頓亞倫、富蘭克林、杰斐遜、麥廸遜、華盛頓和托馬斯潘恩等都是受自然神論所影響的,致美國的政治制度亦然,政教分離及宗教自由。